东北人算命-你相信命里一尺难求一丈吗

admin2022-12-12 14:57:5421

东北人算命,你相信命里一尺难求一丈吗?

首先我不信这句话。

我看过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是相信命运,那你就信吧,反正我是不信。

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这个问题可能不在我的领域内,但是我一直想展开来谈谈这个问题。

“命里一尺,难求一丈”,请问那些信命的人,你是怎么知道你只有一尺命的?莫非你会神算?莫非你是李淳风和袁天罡?这两位神人是天下唯一的,没有之一,连武则天做皇帝都能推出来。

如果相信命运,那些祖祖辈辈农民的后代就不要上学读书,就继续种地,反正我国种地技术家家户户的农民都会教给自己的孩子,沿续祖辈的传统就好了。

从大的方面说,如果相信命运,就不会有中国 *** ,也不会有我们现在的繁荣社会,更不会有 *** *** 北斗卫星等等的高科技, *** 坎坷不?不是一般的坎坷,是血淋淋的一路走出来的,从1921年到1949年,二十八年,老一辈革命家们,是怎样的在黑暗中上下而求索?那些先烈们,如果他们相信命运,是可以不死的,可是就是因为宁死都不相信命运,宁死都不服才献出了无数的生命, *** 当时是多么贫穷落迫,如果相信命运,还会出来革命吗?还会有 *** 几乎全家献出生命吗?本来自己国家都解放了,可是 *** 的亲生儿子却牺牲在 *** 战场上,对于他老人家来说,青年丧妇晚年丧子,这是多么悲壮的事……

我并不是鄙视相信命运的人,我是很偑服他们能有安于现状的心态,可能是一生都很安逸,安于现状,不想去冲锋破浪,想安于生活,但是这跟“命有一尺,难求一丈”是两回事。后者是彻彻底底失败了,就是说你做事遇到困难你就认怂了。

我一直敬偑的人是禇时健老人,当他74岁重获自由时,开始跟老伴承包荒山种橙子,橙子要六年才能结果,等到结出果来禇老已经八十岁了,其实我想老人并不想赚多少钱,他只是有眼光,他看到了种橙子的希望,也是要证明一下自己是打不倒的,只要给我自由,我照样是条好汉。

朋友们,如果你一生顺风顺水,就可以过一个平平淡淡安稳的一生,如果你屡次遭打击坎坷,那么你会信命吗?信了也就等于你被彻彻底底打倒了,你甘心吗?

就像禇老:只要有健康有自由,那么你想干嘛干嘛,如果不做事,那你干嘛去呀?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追求,那跟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那他活一天跟活一辈是一样的。

东北人算命-你相信命里一尺难求一丈吗

你认为东北方言的精髓在哪里?

东北话接近于普通话,其辨识度与南方方言相比还是比较强,一张嘴,别人就知道你是东北人。只有在东北各地闯荡久的东北本地人,才能辨识出所说的究竟是哪个地域的东北方言。吉林省大部分方言与黑龙江省相似,与普通话的相似度也较高,辽宁省只有一小部分方言与普通话接近,有相当一部分方言说话带弯儿,甚至尾音上扬。人们将大部分东北话戏侃为“大碴子味”,将有外味儿的东北话说成“苣麻菜味”“江溜子味”,东北话不管怎样的九腔十入调,只要在东北地域,都是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还是有共同点的。比如说话直接,不愿意拐弯抹角。东北人“急眼”了就会说:“说痛快话,别整那没用的。”“爱咋咋地。”这就是东北人直爽的性格。如果在外地东北人相见,不管是哪一省的,都会认做老乡。见面就说:“哎呀妈呀,老乡啊。”东北话的幽默特点,是人所共知的。演小品的大多为东北演员,张嘴闭嘴那种幽默是无人能及的。像近几年挺红的白鸽,虽是内蒙古人(内蒙古的东四盟也是东北),却嫁给了长春人。不看她表情,只听他说话就想笑。东北话的更大特点是表现力特强,一些特有的方言词语极具表现力。有人专门编了一本东北话词典,收集了像“舞舞揸揸”“破马张飞”“水裆尿裤”“低了算卦”等东北成语,听着之后头脑当中便产生了那种极具画面感的形象,听着都想笑。“波棱盖儿卡马路牙子卡秃噜皮了”这样的纯东北话,虽然发音跟普通话一样,但外人很难听懂,东北人自己一听就明白,语言的幽默形象感呼之欲出。

东北人算命-你相信命里一尺难求一丈吗

东北人都有什么外号?

比如这个人成天吵吵叭喊的,就会让人管他叫“大吵吵”。比如这个人成天说起来也没完没了的,很能说,但是说的都不是什么正事,这种人一般给起的外号儿就叫做“大勒勒”。有的人很能说,说的都是正事儿,这种人是能说会道的人,一般是没人给起外号的。还有一种人也挺能说的,不管什么事他都不懂装懂给你白话一通,这种人起的外号叫“大白话”。还有一种人挺能说,不管什么事都懂,一般起的外号儿叫“大明白”。还有一种人,成天说起来没完没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磨磨叨叨的一天,给这种人起的外号儿就叫“磨豆腐匠”、“磨叨匠”。这样的绰号,就是跟据这个人特点起的外号儿。

那些带有歧视性侮辱性的绰号儿,也根据这个人的特点起的比较多吧。比如“张瘸子”、“王秃子”、“老傻子”等等。

7成什么意思?

我的回答是;东北话7成的意思是做饭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有些时候做的饭菜会不是很成熟,只有十分之七的成熟率。

还有就是某个人替他人办事情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他会和对方说;我给你办的事情只有7成的把握。也就是成功率不能百分之百。

崇祯皇帝乔装打扮找人算命?

导语: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外有满洲八旗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和张献忠 *** 反叛。崇祯皇帝找人测字,为何连写了三个,算命先生都说:大明必亡?崇祯皇帝是个勤政节约的皇帝,但是即使他宵衣旰食、日理万机,依然收拾不了整个烂摊子。他是个皇帝,是整个国家的象征、一个国家走向的指示标,如果表现出忧心害怕,那么臣子必然人心浮动,加剧民心不稳,对整个国家而言是一种更为直接、更为猛烈的打击。而后人千方百计想揣测他当时的内心情感,民间便流传起他测字的故事。

崇祯皇帝生平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年号崇祯(1627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

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惜其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 *** ,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天启七年)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朱由检即位后,勤于政务。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竟遭辅臣的批评,崇祯帝连忙自我检讨。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

同时朱由检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 *** 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算命先生说了什么让崇祯脸色发白

有关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算卦的事有许多版本,不过不是崇祯自己去的,而是派大 *** 王承恩去找算命先生。亲们不必当真,权当 *** 的谈资即可。

崇祯十七年,大明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一日,崇祯皇帝乔装出宫,遇见一个算命先生,便起意测字,竟全是不祥的征兆。

崇祯皇帝一开始说“友”字,算命先生问:“你要测什么?”崇祯说:“国事!”算命先生沉吟了一会儿:“友字乃是“反”字出头,预兆着反贼出了头,大事不妙啊!”

皇帝自然是一惊,连忙说:“不,不是这个‘友’字,而是‘有’,有没有的‘有’字!”算命先生说:“‘有’字本是好事,但如果仍问国事,便是一场灾难。”

崇祯不解,算命先生便说:“你看这个有字,便是大明二字各去一半,国家垂危,江山不保。”

崇祯皇帝又惊又怒,嘴咬着大衣巾,取出银两付款,先生却连连摆手,道:“这钱我不能要。你口咬着巾,可不就是吊死的‘吊’字吗?这般不吉利,这钱我收不得。”崇祯皇帝顿时面如死灰,失魂落魄地回宫了。

东北人算命-你相信命里一尺难求一丈吗

曾有人说,这个算命先生是李自成手下军师宋献策,他眼见军队久攻不下,想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计策,混入城中演了这么一出戏,目的就是为了击溃了崇祯皇帝守城的决心,这便是民间传说的“崇祯测字”的故事了,虽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也表明了当时明朝灭亡结局的必然性。没过多久,李自成攻入城中,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了。

总结:崇祯上吊 *** 有暗示的结果,一个人感到前途渺茫时,千万不要找测字和相面的,这些所谓的半仙都是根据你的行为来判断,这些人知道,“三十六计,攻心为上”,倘若一个国家人心惶惶,那么这种国家不攻自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