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算命先生-如果选水浒传108将知名度更高的十个人

admin2022-12-12 04:10:1315

青州算命先生,如果选水浒传108将知名度更高的十个人?

知名度高低因人而异,下列十人是个人根据以往有关《水浒》文章中的留言以及与身边朋友的交流中总结而来,至于是否合理,见仁见智。

十 ***

燕青在《水浒》中拥有几乎完美的人设,虽然出身低微,却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三教九流、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智商、情商双高,同时为人忠义。

李固与贾氏趁卢俊义离家时合谋害他,还将燕青赶出家门。以燕青的本事,天下间哪里去不得,但是为了主人安危,他宁可留在大名府要饭度日也不肯离开,可惜卢俊义刚愎自用,不听燕青之言不说,还对其一顿打骂,结果回家就被捉了起来。

南征方腊结束后,燕青洞悉到身为梁山二号人物的故主卢俊义必定成为奸党打击的目标,所以劝其急流勇退,可惜再度不被采纳,最终卢俊义被人下了水银,因腹痛失足坠江而死。

除此之外,看似风流的浪子,却在大事面前不糊涂。由于生得俊俏,又招人喜欢,所以京城名妓李师师对燕青十分动心,言语 *** 。可是为了招安大计,燕青不敢留恋女色,于是直接拜了李师师为姊,断了那妇人的念头不说,还心甘情愿让其为自己这个所谓的弟弟帮忙,不得不说,对于人心的洞察,燕青炉火纯青。

由于人物塑造得很出彩,所以燕青的知名度要高过他的主人卢俊义,个人认为与花荣差不多。不过由于在刘兰芳老师的经典评书《岳飞传》中燕青再度出场,并击败了金兀术,所以使得知名度又有小幅度升高,故而在花荣与燕青之间,个人最终选择了燕青。

九 鼓上蚤时迁

时迁的高知名度主要来自于他的特殊职业。由于梁山的主业是打劫,所以他这个小偷就显得很特别,尽管在书中他立下不少功劳,但最终只排名倒数第二,疑似遭到了不公平待遇,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的高知名度。某种意义上讲,时迁几乎成了小偷的代表性人物甚至是代名词。

八 母夜叉孙二娘

小时候还没看过《水浒》,便知道孙二娘是个开黑店的,卖人肉包子。纵观整部书,梁山所有开店的除了笑面虎朱富基本开的都是黑店,连貌似忠厚的朱贵也时常用 *** 麻倒客人, *** 劫财。而与李俊并称一霸的催命判官李立论凶残也丝毫不亚于孙二娘。

但是这些人包括孙二 *** 丈夫张青论名气都无法和孙二娘相提并论,或许是因为她是女性,所以更显得与众不同。总体来说,孙二娘是个让人难以评价的人物,她残忍,但是也很讲义气,多少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意思。所以尽管篇幅不多,但由于特殊性依旧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

七 青面兽杨志

杨志的人物设定其实不讨喜,倒霉了一辈子,但是他的知名度很高。一方面是他武艺不错。一方面是沾了祖上杨家将的光,因为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所以在《水浒》中出现这么一个杨家之后必然会引人关注。同时,杨志卖刀的故事也很出名,想想真是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一个泼皮无赖都敢挑衅叫嚣。

六 智多星吴用

总体来说,《水浒》或多或少有些《三国演义》的影子,所以作为梁山智囊,有事没事摇个破扇子的吴用一出场就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三国》中那个智多近妖的诸葛亮。

吴用的能力和诸葛亮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论,而且他的出众也得益于梁山的“文人”太少,多少有些“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意思。同时,梁山最终结局让人遗憾吴用可以说“功不可没”,所以他的高知名度似乎“坏”的一面更多。

五 黑旋风李逵

李逵的知名度肯定没得说,看没看过《水浒》的也必定知道这么一号人物。初读时很多朋友会不由自主地将他与《三国》里的张飞联想到一起。实际上《水浒》中与张飞对应的人物是豹子头林冲,同样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兵器也都是丈八蛇矛,但是由于林冲的性格和张飞差别很大,所以很少有人把他们联系到一起。

李逵给人的最初的印象是粗鲁蛮横,但忠心率直。不过通读过原著后对他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这家伙是个不折不扣的变态 *** 狂,书中心思歹毒阴狠的人不少,但手像李逵那么黑的纵观所有古白话小说也算凤毛麟角了。总之,对《水浒》研究得越深,对李逵的印象就越差。

四 及时雨呼保义宋江

梁山的“带头大哥”,名满天下的“英雄好汉”,时常一报名就王霸之气侧漏,使得各路英雄跪倒拜见。

宋江的能力不俗,情商也很高,但高知名度带给他的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谩骂,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宋江的坚持,梁山最终才接受了招安,以致在南征之后十不存二三。

客观讲,对于招安的路线,个人一直认为没有错,梁山上很多人是朝廷降将,还有一些草莽英雄存的心思是“相当官, *** 放火受招安”。纵观一百单八将,不算那些瞎起哄的,明确提出反对招安的头领不过十一二位,所以招安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而且就梁山而言,招安也几乎是唯一的出路,除非他们一辈子窝在山上,同时朝廷永远不重视,不然覆灭是早晚的。

只不过宋江太急了,选择的时机不是太好,所以不仅在征战四方时众兄弟死伤殆尽,连自己也被奸党视作眼中钉毒死。

不过换个角度说,梁山上真好汉没有几个,多数都是凶狠残暴、蝇营狗苟之辈,所以宋江大送人头也算有功于社稷了。

三 豹子头林冲

林冲身上的经典故事不少,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棒打洪教头”好像还一度被选进课本,加上影视作品的渲染,林冲忧郁帅哥的形象被很多人所喜爱,故而拥有了极高的人气。

但是多数人对原著中的林冲其实并不了解。首先就是他对应的《三国》人物是张飞,这点不看原著根本就想不到;其次,林冲从来不曾反对招安,他是一个受封建思想禁锢严重的人,上梁山属于迫不得已,他一心想的都是能够早日洗脱失身为贼的这段经历,重新为国效命。

还有一点就是林冲对高俅的仇怨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在高俅被俘时,林冲仅仅是对其怒目而视,在高俅见风使舵,承诺为梁山招安一事出力时,林冲马上没了反应,并参与到“高俅欢迎会”上。

所以影视作品和同人小说中那些刺杀高俅、反对招安、最终气死的桥段不过是编剧和小说家们的自行改编,毕竟与其让林冲像原著那样看起来窝窝囊囊,还不如死的轰轰烈烈。

不过,这只是自欺欺人的一厢情愿罢了,和原著一点关系也没有。

二 花和尚鲁智深

直来直去、性格粗鲁、义薄云天、粗中有细,鲁智深的人设极其讨喜,几乎是公认的真英雄、大丈夫,“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的故事更是称得上妇孺皆知。

就个人而言,感触最深的其实是原著中的“杭州坐化”。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粗鲁莽汉,在一瞬间大彻大悟,还写下颇具禅意的一篇颂子,让人似乎看到了佛家常说的那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 行者武松

武松知名度和人气都是全书更高的,就个人故事篇幅而言,武松是全书之冠。“武松打虎”“血溅狮子楼”“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可以说发生在他身上的每一个故事都称得上家喻户晓。

连带着,与武松相关的人物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等角色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如果不是本文限定了“梁山好汉”,那么这几位很可能尽数上榜。

不仅如此,由于超高的知名度与人气,使得民间故事中还给武松加了很多戏,比如周侗的半个徒弟、学艺自少林寺。最夸张的是连原著中鲁智深生擒方腊也被改成“武松单臂擒方腊”。

注:此名单限定为梁山好汉,所以梁山之外的人物不进入榜单。

{!-- PGC_COMMODITY:{"charge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445408950885941295&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446321513316365396&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446321513316365396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46321513316365396\",\"product_id\":\"3445408950885941295\",\"title\":\"【读书天地】水浒传 120回全集原文原著完整版 四大名著之一\",\"cover\":\" *** s:\\/\\/lf6-cm.ecombdstatic *** \\/obj\\/temai\\/52d267e5a729f5ee56821933d3319f64d418a24bwww790-790\",\"pr *** \":3800,\"market_pr *** \":4980,\"cos_fee\":1900,\"detail_ *** \":\"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 *** = *** s%3A%2F%2Fhaohuo.jinr *** ai *** %2Fviews%2Fproduct%2F *** 2%3Fid%3D3445408950885941295%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446321513316365396%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446321513316365396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4CI_Pqlo-gv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11,\" *** _type\":4,\"cos_ratio\":5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445408950885941295&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446321513316365396&alkey=13_85777155145_0_3446321513316365396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4CI_Pqlo-gv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水浒传\"}","commodity_id":"3446321513316365396","detail_ *** ":"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 *** = *** s%3A%2F%2Fhaohuo.jinr *** ai *** %2Fviews%2Fproduct%2F *** 2%3Fid%3D3445408950885941295%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446321513316365396%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446321513316365396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4CI_Pqlo-gv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 *** \":49.8,\"pr *** \":38,\"real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445408950885941295&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446321513316365396&alkey=13_85777155145_0_3446321513316365396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4CI_Pqlo-gvMAE\",\"shop_goods_id\":\"3445408950885941295\"}","img_ *** ":" *** ://p26- *** .ecombdimg *** /obj/temai/52d267e5a729f5ee56821933d3319f64d418a24bwww790-790"," *** _type":4,"origin_pr *** ":"","pr *** ":38,"promotion_id":"3446321513316365396","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读书天地】水浒传 120回全集原文原著完整版 四大名著之一"} --}

青州算命先生-如果选水浒传108将知名度最高的十个人

卢俊义超级帅哥?

人怕出名猪怕壮,用于卢俊义身上真是恰当。况且,坑也是梁山泊惯用的手段,又不是 *** 个用在他身上。

话说,当年卢俊义,年32岁,在北京城内有诺大的家业,生活幸福,只因一个僧人给晁天王做法事,提了句“头领们如何不闻河北玉麒麟之名”,便引得吴用亲自下山来“请”。

这个卢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三绝(另外两绝知道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说说)。首先,题目提及的武功盖世不假,宋江深知人才难得,

“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

关键是人家卢俊义在北京呆得好好的,何苦要上山落草为寇呢?再说前面也没有交情,那只有下套了。

《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张顺夜闹金沙渡”,吴用带着李逵先到北京城,打出高价算命,也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招数,见到卢俊义,就说他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死于刀剑之下。除非到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一难。也就是到梁山泊的势力范围内了。又在他家中 *** 壁上题了藏头反诗,“卢俊义反”。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后面的情节就是卢俊义路过的时候,被硬请上山,给他的管家李固说卢俊义就和我们走了,不回去了。造成卢俊义回到北京就被当成梁山草寇抓起来,没得回头。

卢俊义不是 *** 个被坑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前面的第三十四回,“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霹雳火夜走瓦砾场”,宋江邀请秦明入伙,秦明身为兵马总管,兼受统制使官职,不肯,于是宋江等人就把他灌醉,有他的马匹、衣甲、兵器和头盔在手,叫人冒充就是了,安排人马打青州城,烧杀百姓,引得慕容知府把秦明的妻子都杀了。

有一就有二,后面朱仝照看的小衙内,一个小孩子,被李逵砍死了;李逵打死殷天锡,这个不知道算不算赚柴进上山的计谋?

还有金枪将徐宁等人。后面做得稍好的就是,可能一方面挖坑,一方面也把人家的家小赶紧接上山。

反正,梁山一方面是靠江湖义气来相聚,第二,那些官职、地位高的,没有什么好的 *** ,只有先坑了再说了。

我想知道历史上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故事?

民国官场“不倒翁”谭延闿虽然混得风生水起,可他的母亲李夫人,曾是个通房丫头。如果不是儿子有出息,作为小妾的她,在谭家并无地位,反而在24年里,只能在一旁站着伺候,看着丈夫和正室吃饭。

谭延闿是湖南茶陵人,也是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学识渊博,曾经参加过清末时期的最后一次科举,并且在此次考试中获得了 *** 名的成绩,得到了会元的荣誉称号。要知道在清朝的历史中,往前数200年,湖南都没能出过一位会元,而谭延闿却是为家乡填补了空白,让其增光添彩。

除却在学问上的成就,谭延闿在仕途上也是顺风顺水。官场上的得意在于谭延闿的为人处世之道,他八面玲珑,轻易不会得罪人,处理起事情来也是周到全面。

一、八面玲珑,谭延闿那令人称赞的过往

谭延闿的优秀在于其母亲李夫人的辛勤培养,从小李夫人就对这个天生聪慧的儿子寄予了厚望。虽然自己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她的眼光深远,知道想要搏出未来就必须要在成长的阶段付出努力。为此,她对谭延闿很是严格,总是要求谭延闿要比旁人更加懂得吃苦。

李夫人的身份特殊,在家中总是要谨言慎行。谭延闿则是在母亲身上学习到了这一点,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仕途之上,他都习惯了察言观色,有人争吵之时,他便是以和事佬的形象出现。也是因其格外圆滑的个性,造就了他在官场上一生不倒的传奇。

*** 与谭延闿的关系很好。在谭延闿的妻子病逝之后, *** 便要做主将宋美龄介绍给他。为了守住妻子临终之前的承诺,他拒绝了才华横溢的宋美龄,在这个过程中又恐怕伤到宋美龄的面子,于是他便准备了礼品去到宋家去认干亲,正式的给宋家长辈磕头敬茶,从此,他便成了宋美龄的干哥哥。

事实上,即使谭延闿不做这些额外的事情,宋美龄也不会多说什么,毕竟男婚女嫁都是双方自由的选择,她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对这种事情看的很开明。但不得不说的是,谭延闿的体贴也让她格外受用,之后这兄妹二人的感情极好,平日里也会经常走动。

至于前文中提到的妻子临终前的承诺,也是说来话长。

谭延闿的妻子名叫方榕卿,是谭家世交的女儿,二人在结婚后,谭延闿便请求妻子能留在家中照料自己的母亲,方榕卿是个温婉善良的女人,他知道李夫人对于丈夫的重要性,因此便在家中全力照顾婆婆,直到其离世。

妻子的付出谭延闿自然清楚,为此他曾承诺过会答应方榕卿的一切要求。方榕卿并不贪心,平日里从不约束丈夫,仅是在临终的那一刻向谭延闿提出了要他不可再娶,照顾子女的要求。

在当时的旧社会,男权为重,女子人微言轻。

谭延闿本不必太过遵守对于妻子的承诺,可是他仍旧守住了自己的初心,完成了自己的诺言。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对于妻子的感激,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母亲李夫人的感同身受。

二、封建社会规矩多,身份是一生撕不去的标签

在谭延闿的印象中,母亲始终都是一副顺从卑微的形象,在饭桌上吃饭时,他跟兄弟们都可以入座吃饭,唯独母亲要站在一旁讨好的为每一人布菜,那时候他便是发誓一定要努力让母亲硬气一回。自此之后,每每想到母亲的境遇,便化作了学习的动力,激励着谭延闿要更加刻苦地学习。

母亲是大家族中的丫头,伺候的是当家主母,所以常常会看到主母的儿子。久而久之便是被这位公子哥纳做了小妾,这位公子哥便是谭延闿的父亲谭钟麟。

谭家是晚清时期的名门望族,谭钟麟更是做过朝中的吏部尚书,因此,这样的家族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规矩,李夫人便是被这些规矩牢牢束缚着。

1880年1月25日,谭钟麟做了一个梦,梦中是晚清的探花何凌汉前来拜见。在醒后恰巧听闻了李夫人生育的好消息,遂谭钟麟便是惊喜地认为这孩子是探花转世,前来谭家报恩的。

因此,谭钟麟特意为其赐了“祖安”的名字。

母凭子贵,生育了儿子的李夫人,再也不用干粗活,但也仅限如此,由于她身份低贱,她仍需要小心地伺候着丈夫与正房夫人。虽然同为妾室,她依然要看着颜夫人的脸色行事。

李夫人的肚子很争气,在之后的几年中又是为谭家生育了两个儿子。但是这都没有令她扬眉吐气,她仍是要在饭桌上伺候着正主们,一直等他们用好餐食之后,她才可以挪步到另外的房间吃饭。

李夫人也是个有心气的人,对于家庭中的不公她不是没有意见,可是在这样森严封建的家族之中,她实在是渺小的如同蚊子一般,又有谁会去在乎一只蚊子的委屈呢?在她还在企图利用丈夫的宠爱来提高地位时,一件小事却是打碎了她的希冀。

晚清民国女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李夫人撞见了丈夫与正室夫人在交谈,谈到深处,丈夫便亲切地抚摸着正室陈夫人的侧脸。这个动作让李夫人怔愣了一番,她想到丈夫与她在一起时,高兴的时候,仅是会捏一捏她的脸颊。如今一对比,丈夫对待她的动作便是如同对待宠物一般。

青州算命先生-如果选水浒传108将知名度最高的十个人

这其中的区别深深打击了李夫人的内心,泪水瞬间便盈满了眼眶。

她悟了,不管自己怎么做,丈夫都不会对她另眼相待,因为出身问题,大概这一辈子她都要谨小慎微地活着。想明白后,她便是如同死了心一般,将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培养儿子身上。

谭延闿自 *** 是个争气的孩子,因为父亲认为他是探花转世,所以,在他5岁的时候便是安排了比别人更多的任务,而这些任务他每次都能超额完成。当然,这其中离不开李夫人的鞭策与教导。

一日,谭延闿从私塾回来后,给母亲说起了私塾中的趣事。这说着说着,便是说到了私塾中的孩子,总是称呼他为小老三,他觉得这个叫法并不好听,纵使自己年龄小,也不该这样叫呀。

谭延闿的无心之言却是瞬间击中了李夫人的痛处,望着儿子稚嫩的小脸,她本想随便说点什么圆过去,可刚一开口,便是豆大的泪珠滴落下来,言语之中也挂上了哭腔。

谭延闿见母亲如此,还以为自己惹母亲不开心,于是便赶紧安慰道,娘别哭,我就是随便一说,你若是不喜欢听,我今后便不再提了。

孩子这般的懂事,李夫人便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泪眼婆娑地向儿子道出了自己心中多年的委屈。

她告诉儿子说:“都怪 *** 出身太差,只是谭家的小妾,如今连累你被别人耻笑,这小老三便是他们嘲笑你是庶出的孩子。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娘吃点苦没关系,你们兄弟几人能不能硬气起来便是要靠你们自己了。”

当时的谭延闿年龄尚幼,还不能完全消化母亲的话语。他只是从母亲的委屈之中,感受到了这么多年来,郁郁寡欢的原因。

更何况随着他渐渐长大,看到吃饭时,母亲只能站在一旁伺候着,这也极大 *** 了谭延闿的自尊心,所以他对传统礼教非常反感。

自此之后,他便是转了心性,比以往更加努力一些,有小伙伴找他去玩耍,他也是推脱着有功课要做。

三、将心比心,让母亲得到尊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谭延闿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他13岁的时候,便在当地的童子考试中,拿下了秀才的名次。父亲谭钟麟很是高兴,更加坚信自己的儿子是探花郎转世。李夫人虽然仍旧需要低眉顺眼地伺候正房以及颜夫人,但内心十分喜悦,就连说话都比以往轻快了几分。

儿子的成就让母亲与有荣焉,而母亲的苦难则是儿子进步的动力。谭延闿懂事之后就更加明白了母亲的不易。

因为母亲常常要站着伺候一家人,长久以来便落下了腰疼的毛病,这些谭延闿都知道,心里也是格外不好受。

如今他还小,还不能改变母亲的生活,但是他知道,自己是母亲唯一的依靠,只有自己争气了,母亲才能挺起腰板。

在考上秀才之后,谭钟麟对谭延闿的功课更加看重,为其请来了各地的名师,以便于他充分学习各类知识。而谭延闿也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不管在哪一位老师的课堂上都用心听讲,认真学习。

每位老师都很喜欢这个聪明又好学的孩子,也经常在谭家长辈面前夸奖其将来必成大器。

每次李夫人听到他人对于儿子的夸奖都很高兴,谭钟麟也因此对李夫人更加温柔了几分。一年又一年,一直到了1904年,谭延闿再次参加了清末时期的最后一次科举,并且荣获到了 *** 名会元的名次。这可是湖南省百年未出的名号,这消息传回来后,谭延闿在当地都是出了名。

这样大的荣誉,谭家也是四处张灯结彩,宛若过年一般。谭钟麟为此特意吩咐,让李夫人从此以后一同坐下用餐。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令李夫人的内心狂跳不止,一直到下人为其摆好碗筷,拉开椅子后,李夫人才逐渐感觉踏实起来。

这一顿饭李夫人并没有吃多少,内心的滋味杂陈,百般涌上心头,这眼泪怎么也收不住。

谭延闿回来之后,见到母亲可以一同落座吃饭也是很高兴,这一刻的他,觉得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终于让母亲硬气起来了。在这之后,他更加细心地照料母亲,晨昏定省,每日不落,他认为自己是母亲的支撑,只有自己把态度摆出来,别人才不会轻视母亲。

然而,封建社会的糟粕传统,哪里那么容易被打破呢,虽然李夫人凭借儿子提高了地位,但在谭家中依旧不能如同正房那般自在,出身始终是其身上永远撕不去的标签。在谭钟麟去世之后,没了丈夫的庇佑,李夫人的日子再次难过起来。

彼时,谭延闿已经步入仕途,生怕自己不在的时候母亲会受到欺负,每次在离家之前他都会多次嘱咐弟弟,让其好生照料母亲。之后结了婚,他更是将妻子留在谭家,代替他去侍奉李夫人,妻子知道丈夫是个孝子,也是全心全力地伺候婆婆。

1961年,李夫人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阶段,为了儿子的仕途着想,她一直拦着儿媳,不让她把自己的身体情况告诉谭延闿,因此谭延闿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在知晓消息后,他不顾自己正处于晋升湘督的重要阶段,拼着官职不要了也要回来。在他的心中,若是连母亲的葬礼都参加不了,那么,纵使自己博得再大的官职,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夫人下葬的那一天,因为母亲妾室的身份,族中元老们始终不肯让李夫人的灵柩从大门而出。

对此,谭延闿转变了向来亲和的态度,强硬的要求杠夫必须从谭家的大门走出。几位家族的老者见此,直接拦在灵柩之前,嘴里嘲讽着,一个妾室,还妄想从大门而出,哪来的这么大的脸面。

谭延闿听后暴怒,心头的气血顿时涌上大脑,他索性躺在了母亲的棺盖之上,让杠夫起灵的同时,还大喊着:“谭延闿已死,快快抬我出殡!”

族中长老们皆是被谭延闿的大胆吓了一跳,沉默片刻后便不再阻拦,任由灵柩从大门而出。

结语

旧社会时期,妾室并不像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样嚣张跋扈。实际上,小妾的地位都很低,就连她们的归属去处,也会时刻把握在丈夫手中。

在封建思想的压迫下,女人没有自由生活以及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通常都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丧夫从子。总而言之,她们的一生都要作为男人的归属品去生活。

若是等到年老色衰之时,被丈夫赶出家门,没有安身之所,也是极为可能的。

所以,谭延闿的母亲卑微了一辈子,活着时,要低三下四,死后,谭延闿便要保住母亲最后的尊严,这是谭延闿能为母亲做到的最后一件事。

他深知母亲这一生的苦难都源于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将心比心,他对自己的妻子格外尊重,妻子生前,他不纳妾,妻子死后,他也恪守承诺,绝不再娶。

一生一世一双人,若是放在现代便是稀疏平常。但在旧社会,这便是引人非议的大事。谭延闿能顶着压力为母亲“争一争”,而后又能遵守对妻子的承诺,他大节无亏,小节有德,是一个真男人。

在梁山十大一流高手中?

万能的网友总会提一些人物排名类的问题,如果单纯的武力,逻辑文史姨认为梁山头领从高到低的排名依次是卢俊义、关胜、鲁智深、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花荣、徐宁、杨志,题主所说的武松并不能入选。但论其他技艺或者是单项能力极高之人,好像也没有武松的位置,下面逻辑文史姨说说自己整理的梁山十大高手。

武艺无双——卢俊义

“马步军中推 *** ,丈二钢枪无敌手”。能被施公“吹”成这样的,卢俊义是唯一一位。作为书中钦定的武力魁首,卢俊义是梁山上唯一一位在外战时都能做到神挡杀 *** 挡杀佛的人。卢俊义最炸裂的一战当属征辽时一人独斗耶律四子并斩杀一位,接着又一人读破数千辽军精锐铁骑(卢员外的马也是好体力),可以说卢俊义除了脑子和水战不好使外,其余各项战斗属性都是妥妥的 *** 。

综合素质 *** 人——关胜

就是因为卢俊义武艺无双,所以作者才多少拉低了他的智力属性,而被挖走的智力属性,全部加在了关胜身上。《水浒传》中有两位综合属性极高之人,一是关胜,二就是石宝了。石宝作为“反派”没有洗白的可能,但关胜自一出场就没有辱没武圣的光环,无论是大局观还是战斗指挥能力均属上乘,而关胜又没有先祖关羽那份傲慢,如果把他放在三国中,荆州可能就不会丢了。当然,关胜的道路安全交通意识很差,最终因酒驾重伤而死。

青州算命先生-如果选水浒传108将知名度最高的十个人

射术 *** 人——花荣

全书中的箭法高手有许多,但花荣是唯一一位从出场射到结尾的。花荣的神箭既能为梁山军打开气势,也能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关于花荣的战绩不再阐述,最终自缢身亡让人想不通,也不敢去想。

暗器 *** 人——张清

张清出场太高调了,一袋飞石连打梁山十余名将领。飞石的杀伤力比不上弓箭,但 *** 力却是杠杠的,许多将领在被石子打中的下一秒,梁山好汉的长枪就会刺入他的胸膛,就是这么的惬意。张清的传道能力也很强,跑到别人梦里就教会了她人扔石头,自己还白捡了个媳妇,这人就是琼英。

女将 *** 人——琼英

琼英并不在108妖星之中,但她嫁给了天捷星,自然也就被收编了。琼英的本领是在扈三娘之上的,所以她的出现也让扈三 *** 位置有所下滑。

法术 *** 人——公孙胜

公孙胜刚出场时只会吹吹风,直到打高廉时习得了五雷天罡 *** ,一清道人才真正觉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梁山外战中遇到的最强法师是乔道清,乔某在公孙胜面前也只是晚辈。后来公孙胜提前离开了梁山,将替天行道的大任交在了樊瑞身上,如果征南没有樊瑞,梁山就走不出江南了。

阵法 *** 人——朱武

前七十回的朱武压根就没有什么可吹的戏份,直到外战篇章,朱武才真正的告诉了大家我神机之名不是吹出来的。敌将中有不少研究阵法之人,但在朱武面前,都是乐色。在众多被朱武伤害的同行中,兀颜延寿算得上是最悲催之人了。

水性 *** 人——张顺

张顺的水性可能在全书中也是 *** 的,他不仅能潜至两千多米的湖底,还能在水下潜伏七天七夜。张顺与水有缘,最后也不幸成了水鬼。

徒手 *** 人——焦挺

焦挺、燕青、武松等人都有徒手能力很强的人,但逻辑文史姨综合考虑了一下,还是选择了相扑世家焦挺。当然,上阵杀敌可不能光靠拳脚,所以我们焦挺平时也是有朴刀加成的。

运气 *** 人—— ***

*** 想加入梁山,却不好意思主动投靠,然后他就遇到了来无影去无踪的公孙胜,这是什么运气?

公孙胜让他找戴宗,他还真碰上了来去如电的神行太保,这是什么运气?

公孙胜不在梁山打不下高唐州, *** 胡乱 *** 一箭居然射中了高廉,为公孙胜的归来争取了大把的时间,这是什么运气?

有着“累建奇功,名闻海外,深通武艺,威镇京师”的八十万禁军都教头丘岳,被 *** 在乱军中一刀砍死,这是什么运气?

杭州城 *** ,许多梁山头领染病身亡,只有 *** 能自愈,这是什么运气?

呵呵,所以没有谁比 *** 运气更好的了…

文/逻辑文史游

还有许多单项能力突出的人就不一一列举了。

晁盖这话是不是意味着心里压根就没想让宋江接位?

如果晁盖想让宋江接位,那他大可不必说出这么意味深长的遗言,所以晁盖根本就不想让宋江接位。

我认为这句话可以有两个解读:

1.寨主谁都做的,可他宋公明做不得。

2. *** 我的就是宋公明!

其实晁盖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重义气的闯将罢了,当个山大王可以,但是玩心计他差远了。

托塔天王晁盖

一个家境殷实的村长,听 *** 湖刘唐扇呼了几句,就要去劫那生辰纲,生辰纲是那么好截的么?前一年已经被劫了一次,这次能不多加防范么?

再说了,万一你们失败了,人家跑也就跑了,吴用就是个教书的,不显眼,刘唐混江湖的,不知道犯多少罪了,公孙胜是修道的,云游四方,三阮是打鱼的贫困户,芦苇荡里一钻就跑掉了,只有你晁盖,在地头上有头有脸,各方人马都认得你,你往哪跑?

智多星吴用

入云龙公孙胜

赤发鬼刘唐

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阎罗阮小七

这样来看,晁盖其实也就是个老愤青,人家捧几句就要为人家两肋插刀。

结果,他想干却不知道怎么干,于是他找来了吴用,从七星聚义到这一伙子人上梁山,几乎所有的道道都是吴用提出来的,智取生辰纲,斗何清,火并王伦,每个事件都有吴用的影子,晁盖,几乎只是门面的存在。

之后,晁盖为了义气,把宋江救回了山寨,同宋江一起回来的还有宋江的一干心腹。

呼保义宋江

宋江上山后还没等晁盖说话就对众位头领说:“休分功劳高下,旧头领坐左边主位,新上山的坐右边客位。”

这时的宋江难免有喧宾夺主的意思,但是晁盖却没说什么,这是宋江 *** 次要和晁盖争权。

之后的宋江就开始大肆收拢心腹,各路英雄(强盗)来到梁山的原因大多是:“不如今日和我们一同上山,投奔宋公明”之类的话。

慢慢的,晁盖也回过味儿来:这样下去老大的位置可不保了!于是,当杨雄石秀上山的时候,晁盖就想立一立他当大哥的威风,敲打敲打宋江。

但是这正着了宋江的道,晁盖要杀了杨雄石秀,结果宋江几句话就轻飘飘的把他二人保了下来,这样宋江不仅收拢了人心,还挫了晁盖的威风。

病关索杨雄

拼命三郎石秀

之后宋江又借坡下驴,要去打祝家庄,一来同样也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与晁盖争锋;二来可以拉拢更多的弟兄们,都跟着自己干,晁盖也同意了,估计是想让宋江在祝家庄吃个大瘪,掉掉面子。

结果,宋江三打祝家庄,又带回了孙立,扈三娘等一干头领还有无数的金银珠宝,大大的涨了宋江的威望。

病尉迟孙立

一丈青扈三娘

这下晁盖坐不住了,眼看着自己的威望大不如前,急需立几个大功来涨涨面子,结果:

晁盖想要打高唐州,宋江劝他: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然后宋江带人去了。

晁盖欲打青州,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然后宋江带人去了。

晁盖欲打华州,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然后宋江带人去了。

只要是有立功的机会,就是宋江带着他的兄弟们在立功,并且又收编许多新的心腹,而晁盖和他的兄弟们却一直都没有立功的机会。

而且他还发现他的军师吴用,公孙胜也在和宋江眉来眼去,支持他的也就剩刘唐和三阮了,而宋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越来越牛,晁盖感觉他不能坐以待毙了!

于是到了打曾头市,他马上就要带人出征,结果宋江又来了那句话:

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晁盖怒了,怼了宋江一句:“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

这话已经说的很不客气了,然后又“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

“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可见此时的晁盖威望全无,下山还要请人,哪像宋江,一提到下山,众兄弟们齐声吆喝:“愿随哥哥前往!”

但是就这么寸,就下这一次山,就把自己的小命送了去。

晁盖打曾头市,一连几天没打下来,正是生气的时候,来了两个和尚,说要帮晁盖夜袭曾头市,结果走到一半,两个和尚没影了,然后就中了埋伏。

“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振地,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急拔得箭出,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

中埋伏很正常,但是乱箭射过来时别的武艺稀松平常的小弟啥事没有,就你山寨之主,武艺高强的晁天王中了箭?真就那么寸?

交战之初,曾家说道:“我曾家府里,杀你死的不算好汉。我一个个直要捉你活的,载装陷车里,解上东京。”

更有意思的是这支箭还是毒箭,一直说要活捉人家,转身就偷袭?还用毒箭这种下作手段?人家史文恭好歹也是枪棒教头,曾家五虎的师傅,武艺不在你晁盖之下,怎么可能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后来发生的事更蹊跷,按理说人受了重伤需要紧急 *** ,何况还是一寨之主,于是林冲命大 *** 速撤回山寨,但此时呼延灼(宋江收编的人)却说道“需等公明哥哥将令”。

豹子头林冲

双鞭呼延灼

???老大受了重伤,却还得等一个二把手的将令???

于是,大军滞留了许久,晁天王的伤也就耽搁了许久,宋江的专属送信员戴宗才赶来让他们回山,估计从此时起,晁盖就意识到了,他中箭绝对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回到山上,宋江也只是抱着晁盖哭,也不想办法治好他。

其实这时候把神医安道全请来是可以治好晁盖的,但是梁山上只有张顺认得安道全,而张顺是宋江的死忠,张顺对安道全的存在只字未提,这就很明显了吧。

浪里白条张顺

神医安道全

晁盖虽然受了重伤,脑袋却异常清醒,所以临终前才会留下那样的遗言:“若哪个捉得 *** 我的,可让他做梁山泊主。”

箭上明明写了史文恭的名字,晁盖却没有说:“若哪个捉得史文恭的,可让他做梁山泊主。”言下之意就是 *** 我者另有其人,而且很可能就是眼前这个人!!

山寨中能捉住史文恭的人不少,偏偏只有宋江的功夫最差,力气只娘们大小,所以最没有可能捉住史文恭的人,就是宋江,所以谁都做得梁山之主,唯独他宋江做不得!

但是玩厚黑,他和宋江差远了,宋江一听就能听出他的意思,

然后宋江偷换概念对各头领说: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

史文恭的确不好捉,这也是晁盖留给宋江的难题,于是宋江把卢俊义坑了过来,让他捉了史文恭,且假意让他做梁山之主。

玉麒麟卢俊义

但卢俊义可没那么傻,梁山上没有一个是善辈,他 *** 天上台,不到晚上就得让人剁碎,晁盖就是例子!于是他赶紧放低自己的姿态,表示他愿意给宋江当小弟。

但是晁盖的遗言放在那,宋江也不好无视,于是吴用出了个主意,让他二人分别去打东平,东昌二府,谁打下来的快,谁做梁山之主。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吴用并没有同宋江前去,而是去给卢俊义当军师,然后宋江就顺利地先赢了下来。毕竟有吴用在,他有一百种 *** 让卢俊义赢不了。

卢俊义很明白其中的道道,也赶紧就坡下驴,奉宋江为首,于是宋江也很“无奈的”坐上了头把交椅。

宋老大的手腕,不得不服啊!

在下江南史公公,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