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达人下载-什么是官杀混杂
算命达人下载,什么是官杀混杂?
所谓官杀混杂,就是正官与七杀在命局中同时出现,又称为官杀并见。这是个在命局中难以处理的问题,在浩瀚的古今命理书籍中却少有专题论及,即便有也只是点到为止,语焉不详。
有的书中将官杀混杂说成是:混浊不清。这种比喻是比较恰当的,在处理 *** 上一般认为是:去者为浊,留者为清。似觉欠妥,何者为浊?何者为清?去的不一定是浊,留的也不一定是清。应当如是说:官杀混杂为浊,去一留一为清。在命局中出现官杀混杂,在两者之间只能择其一,比如裁布用剪,裁纸用刀,如果反用,或者两者并用,其效果将会功倍而事半。如果把官杀混杂的去留处理好了,则在命学评断中,思过半矣。
一、官杀的特性与功能
要处理好官杀混杂的问题,如同医生治病一样,一个懂解剖学的医生比不懂解剖学的医生必然技高一筹,必须要了解正官和七杀的特性与功能,然后辨症施治,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1、正官的特性与功能
正官乃是清正廉明之官,为人正直,行为文明,讲究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办事认真,运用法纪管理好地方上事务,这样社会才会繁荣康宁,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因此,正官有治理与管理两方面的职能,官旺清纯,定然官居尊位,其职务多为文职,其行业多为文市,若与七杀相对而言,有喻为君子的美称。
月支为提纲,为衡器,用以衡量十神的强弱旺衰。正官临月最为得力,称为正气官星,又叫真官。官星旺,凡事称心如意,事业有成,有财的,叫财官双美,有印的叫官印双全,其他柱上的正官叫虚官,力量差些。但如果有气,有财生,亦成真官。正官强弱还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策划事物的本领。正官强者才华外露,办事得体,但刚强勇猛不足,缺乏开拓创造精神,透干亦如此。其职务为文职,其行业为文市。
正官不宜多,多了就变成七杀,其人将是意志不坚,容易动摇,办事缺乏魄力,行动消极。用正官必须身强,身弱无扶助者,正官亦会变成七杀。正官最怕伤官,伤官见官,为祸百端。又怕刑冲破害、死绝、空亡。
2、七杀的特性与功能
地支下七位为七冲,天干下七位为七杀,又称为偏官。古代命书将七杀喻为猛虎,命中有七杀如同抱虎而眠,可以威慑群兽。这种比喻也似觉欠妥,驯兽员也不敢抱虎而眠,这叫自投虎口,虽威慑群兽又有何用。
七杀得势之时能叱咤风云,驾驳权力, *** 刚猛,并富有创新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其职务多为武职,行业多为武市。其负面作用亦不容忽视,有的将七杀喻为小人,很确切。所谓小人,不讲礼义,不懂法纪,粗暴轻率,胡作非为,肆无忌惮,空有其力,徒有其智,对这样的人要善于驾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法,使其是非分明,改邪归正,弃暗投明,发挥所长,为我所用,为我效力,护卫君子。
“杀”就是残害,绝情寡义,专门攻克日主,所以要惩要戒,不然就会伤及日主,七杀必须制服,食神制杀最为得力。
七杀得月令旺气就成为旺杀,又叫真七杀。其他柱上出现七杀,叫虚七杀。真重虚轻,还要看其是出现在天干,还是隐藏在地支,在天干的容易惹事生非,隐藏在地支的,如同囚禁在家中,安分守己。
七杀与日主要比较轻重,身强杀弱时,除了事事不顺,还产生依赖性;有财生杀时,胆子大脾气粗暴;身弱杀强时忌财,不然非贫即夭,这时要印绶化解,杀生印,印生身,缓和杀势,也成为吉命。
二、何谓官杀混杂
官杀混杂就是在命局中正官与七杀同时并见,正偏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互不协调,形成多头管制,命主莫衷一是,难负重压,造成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月干与月支上官杀重叠,不叫官杀混杂。官杀同在月柱上,称为一气乘旺,更增加了官星的力量。如同人一样,手足并用,拳打脚踢,其力更猛。月干七杀,月支正官,可以获得七杀威武而行使其权力。如果不在同一柱上,天干有杀,地支有官,就以杀论命。天干官星明显,地支七杀隐晦,就以官论命。年上官,月上杀,只论杀。年上官,时上杀,或年上杀,时上官,才是官杀混杂。用官怕杀,用杀怕官。
官杀混杂又分为真混与假混。官杀一齐出现在天干上或官杀一齐出现在地支上,而无去留者为“真混”;有去留者为“假混”。干官支杀,或干杀支官,亦为“假混”。无法去留者,命主多受折磨,为衣食劳碌奔波,正官行七杀运,使吉变凶。
三、官杀混杂对命局的影响
官杀是五行中克我之神,正官乃阴阳异性之克,为有情之克,是为善神;七杀乃阴阳同性之克,是为恶神。恶神驾御得力,亦可变为善神。一般是喜正不喜偏,在命局中,如遇有官杀混杂就会善恶不分,是非不明。
正官清正,七杀凶顽,官杀混杂,官将不威,正义难扬,恶人嚣张,制造混乱,运途阻滞,前进困难,犹如君子与小人相处,日久受其感染,利令智昏,干些坏事。又比如地方官员与 *** 头目沆瀣一气,成为保护伞,该处地方必然刑事案件频发,社会上将无宁日矣。
官杀混杂不一定为凶命。日主强喜克,因其需要克制,命局才能达到中和平衡,此时混杂,仍为吉命;日主弱忌克,此时混杂,凶力大增。总之,日主强,可混;日主弱,不可混。
官杀混杂对于女命尤为重要,因女命以官星为夫星,官杀混杂表示夫星多位,难免重婚再嫁,而且在行官、杀、财运时,可能遭遇 *** 、 *** 等桃色事件,或被坏人引诱上当受骗。
四、官杀混杂的净化 ***
官杀混杂就应当留其所喜者而去其所恶者,还要注意其力量的强弱。正官力量强时,就应当留正官而去杀;七杀力量强时,就应当留七杀而去正官。也可以不去正官,因七杀有刚强之气,不怕混。去留的 *** 是:用天干上的神来除去藏干中的神,有正官留正官;有七杀留七杀。有时官杀都在天干,或官杀都在地支,就应视其轻重,留重去轻。
官杀混杂决定去留时,还要注意日干的阴阳:阳日干去杀留官;阴日干有伤官时,就应该去官留杀。一般来说:天干易去,地支难去。官杀混杂净化 *** 有制、化、合三种。
1、制
食神是克制七杀最为得力的用神,《继善篇》云:“一杀创乱,独食可擒。”命局中以正官为用神,杂以七杀,有食神克制七杀,必然官高爵显;若以七杀为用神,杂以正官,有伤官克制正官,虽然也可居尊位,但无发达之力;无制服、无去留者必为贫贱之命。尤其是官杀强旺而身弱者,更要制服。若食神和伤官亦并见,食神有力则去杀,伤官有力则去官。杀强身弱者,亦可用食神制杀,必须注意食神在命局中的位置,要无财泄食助杀、无枭印夺食为妥,尽量避免克泄交加。
食神制杀只能一制一,如果只有一个七杀,而有两个以上的食神,这叫“制之太过”,有的命书中称为“尽法无民”。
食神制杀时还要注意日元是阴干还是阳干。阳干要日元强旺;阴干不怕杀旺,只要食制。用食制杀时,天干上就不能露财透印,财能滋杀,印能夺食护杀。杀用食制,贵在中和:杀轻助杀,食轻助食。
食神制杀时不宜见偏印,经云:“食神逢枭,不贪即夭。”见了偏印可用偏财来解。食神制杀太过,也可用偏印来解。
在命局中冲和制不能同在一处,有制就不能遇冲,有冲就会失去制的效果。
2、化
官杀乃是印星的原神,官杀克身可用印来化解,使之达到官杀生印,印生身,将矛盾转化,变不利为有利。
身弱官杀强时,当用印化,化比制好。因身弱已受官杀之克,再用食伤,必然克泄交加,其命更困。如果用印来化官杀,既可化官杀又可生身,一举两得。印还可以制正官的恶神伤官。尤其是七杀强时当用印化。经云:“齐之以刑,不如化之以德。”
《继善篇》云:“众杀横行,一仁可化。”
官杀都喜印。正官遇印叫正官佩印,又叫官印双全,乃富贵之命。有官有印才是真官,有官无印,虚名虚利。真官之命定是清正廉明,学识渊博。七杀遇印即可化为权力,发挥更大的威力。经云:杀无印无文彩,印无杀不威武,杀印双全,功名显达。日主身弱有印绶,即使官杀混杂,也非凶命。身弱无印,最怕官杀混杂。用印化杀,不忌正官。用财生官,最忌七杀。
官杀强旺时,可以制和化同时并用;官杀弱时,不宜制化并用,还要用财来生弱官杀。在命局中制和化同时出现时,如化弱制强,则会施恩不足,反结怨恨;如化强制弱,就会依赖成性,无自理能力。
3、合
日主身弱,七杀强透,既无食制,又无印化,可以用合的办法去之。《继善篇》云:“官星七杀交差,却以合杀为贵。”七杀为凶神,合去七杀为贵命。正官为喜神,合去正官为贱命,又叫贪合忘官。但在官杀混杂的情况下,为了去留使命局清纯,对正官亦有用合的办法去之,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格局的层次必然低下多了。
用合的 *** 时,也要注意日主的阴阳。阴日伤官,只能去官,不能合杀;阴日伤官既可去官,又可合杀,紧邻正官就去官,紧邻七杀就合杀。阳日食神即可以去杀,又可合官,但官不喜合,定当损贵,紧邻七杀就去杀,紧邻正官就合官。阴日食神只能去杀,不能合官。食神若合印,印绶贪合忘生,必不顾日主之用。还有自合之法,如甲午、壬午、辛巳等等。
正官怕合,合正官还要看合神的强弱,合神强,正官被强合神所牵连。合神跟随正官为好命。如果遇有正印和正财与他干相合而不顾及正官,叫做孤官无辅。正官还忌日干外的干合,否则成为破格。正官忌冲,正官逢冲遇合即可消解,也就是“贪合忘冲”。官冲不合,便成为漂泊之命了。
七杀可与劫财、羊刃、伤官相合。七杀与羊刃相合时,威武刚强,建功立业。经云:“杀无刃不显,刃无杀不威,杀刃相停(相等),位至王侯。”又云:“杀乃威猛,刃为武器,独杀刃强,将帅之命。”阳日干七杀会与劫财干合。阴日干七杀会与伤官干合。干合多时反成仇敌。
杀刃相合时,杀轻刃重喜助杀,官运无妨。杀重刃轻,宜官制刃,无食伤更妙,但行官运有害。若食伤重,必然泄刃又伤杀。
官杀混杂在命局中无法去留净化的,也可以在行运的运程中予以化解。因之行运既可成格,亦可破格。
克冲刑害不一定能达到净化的目地。比如克,被克者的力量不一定全部消失。刑,有越刑越旺,还有开库之能。因此,净化 *** 仅此上列三种,是更佳的理想 *** 。
五、净化官杀混杂的实际作用
以上所阐述的净化 *** ,其实仍然是鉴定命局层次高低、判断其人贫富贵贱的 *** 。比如去留的问题,并非真的将官杀去掉,而在命局中不复存在,只是将实有的官杀,看成是实有虚无,此法也并非是改运的 *** ,每个人的生辰八字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上述 *** 的作用应该是:
1、提高预测判断的准确率。认识其人的真实情况,使命理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2、孔子云:不知命者无以为君子。做到达人知命,识时务者为俊杰,掌握自己的命运,顺势而为,量力而行,少走弯路,少受折磨,不应成为命运的奴隶,而应成为命运的主人。
3、便于趋吉避凶,防患于未然。不该办的事不办,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做到人身安全,家庭康乐。
还有道术的存在吗?
道术永恒存在。
道教源于道家,源于道教
那么什么是道术 借用一段百科的话语
《庄子·天下》:“道术将为天下裂”,这里指道家哲学。 道士的自身修行称为道术,包括内丹,外丹,服食,导引等内容。道教的宗教活动包括道教经法、忏法、斋、醮、符咒、禁咒、隐遁、乘跷、驱邪、伏魔、降妖、消灾、祈禳、纵横、兵法、神仙术、辟谷等。
这些都属于道术的范围,那么言归正传,什么术才是道术?道家哲学属于道术,道教方术属于道术,而请注意一点,道在术之前。古之巫觋自古有之,会画符算命会巫医法术,这些是道术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单单靠这些方术,远达不到道术标准,道术,源于道家哲学,故高于方术。
道术自古有吗?有,也没有,古代人神话了古时的先贤达人,以其术法为道术,然而道术并非是如此飞天遁地的神通,而是在心中皈依大道,在身外见证大道,术是道士寻找道的一种通道,一种法门。
古代的道士是为了寻找大道,追寻道理而生,是为了与道合真求得长生的,而外界的干扰因素太多,所以道士通过自然界的现象找出了道术,以古哲学结合方术。
那么有人问了,你说这么多,究竟道术存在于否?
答案是存在 为何存在,因为道存在,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一种唯物的非主观的形态,古人追寻他,是为了寻求自然道理。
符咒法术,是道术,但也不是道术,它存在于各种地方,在道馆,在寺庙,在民间各家的法坛上,有些民间法教,将道术作为一种手段而不将其原理道弄清楚,这种道术不是真的道术。
而许多的和尚道士,利用道的本性对道进行研究,他们行的才是真道术。
如果说画符念咒,天人感应之术是否存在,他们存在,在各个道观的斋醮科仪之中,祈祷为国为民,祈祷大道来临,在民间法教如茅山,梅山的师公摇动的师刀之中,为信仰的百姓带来心灵寄托,将他们的信仰呈达上天。
而道术作为道,哲学的方面他也永远存在,只要还有人在探索 这个世界的本源,只要还有人忠孝仁爱,那么他就还存在。
如果哪一天,术法不在了,那么道术也一定存在,因为他是道的化身,只要有人坚信,那么道术又会出现在人们心中,人民信仰使然。
道之所存
一个悟性高的人有什么特点?
1、讷于言而敏于行,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2、喜欢安静独处,不参与无效社交。
3、能给人信心,勇气,光明,方向。
4、做事圆融,懂变通。
5、既 *** 又能合群。
6、明理,特别能够理解别人。
7、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
8、内心善良,经历过很大痛苦。
9、看问题一针见血。
10、读书能力超级强。
11、自我反思能力强。
12、举一反三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把经历转化为经验的能力都极强。
13、善于观察,做事有条有理。
14、努力追求道德精神的卓越不凡。
15、懂得换位思考,知道别人的需求,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
16、心态比较好,不杞人忧天,不盲目自信。
17、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欠缺什么,对自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18、想事时化繁为简,做事时遵循规律。
19、感知敏锐,具有快速适应能力;思维开阔,具有超强创造能力。
20、善于触类旁通,善于去伪存真,善于未卜先知。
对于上善若水这句话你又有什么看法和见解?
“上善若水”意思是至善的德行有如水一样,出至先圣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先圣老子阐述水是现实世界最接近于“道”,通过水的特性和精神我们可以明白“道”的大概意思。
水是不断变幻无常的,要学会遵“道”而行。水的形态有三种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由液态水通过温度上升转化成气态水,气态水上升因温度变化转化成液态和固态水降落地面,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生命空间得已生存和运转,可以明白:“道”是有一定的运动轨迹和规律可以遵循的,外在所有的一切都遵循“道”的运作不断变化,所以要学会在不确定性中保存自我,要遵循“道”的规律才能很好获得生存空间。
水往低处流,无怨无悔,要学会“善”。水往往低处流,滋润万物,常常待在谁都不愿意待的地方,默默的给予所有生命之源,从来不争不抢不吵不闹,默默的付出和给予,无怨无悔的对待所有生物,这是大善;要明白大善要普渡众生,无怨无悔不争不抢,无私奉献。
水透明纯净无瑕,没有杂质,要学会人要“真”。水本身没有任何杂质,透明纯净无瑕,流动中受外界影响会携带其它物质,而形成颜色变化,但静下来水还是水,沙还是沙,还是那么的透明纯净无瑕,要学会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我,让自己内心保持本“真”,保持原始本质的真诚,唯有心“真”才不会被影响,从而转变成其它物质。
水滋润万事万物,因水而美,要学会人要“美”。水滋润万事万物,给予所有生物生命的源泉,所有生物因为水的滋润而绽放生命的无限美好,都因为有水的存在才让这个世界充满美好,要学会在利他中获得美好,才能让社会和身边的空间更加美满。
水还有很多特性,比如水的力量至柔至刚,有如太极图描述那样,阴阳相合,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太深没有人完全理解清楚,上面是个人粗略体会,大家一起讨论学习,浅见请见谅!
我是“荆棘皇冠1983”,一个迷途中寻找心灵灯光的行者,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一道光,点亮自己的同时点亮他人,大家可以多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请点赞加关注,谢谢!
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1965年,陆小曼在上海去世,她生前留下遗愿,想要与徐志摩合葬,但是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却对此表示反对,陆小曼的骨灰因此不得不停留在上海达二十几年。
直到1988年,陆小曼远在 *** 的娘家亲属回到 *** ,将她的骨灰安葬在苏州东山华侨公墓,她才得以入土为安。△张幼仪、徐积锴 *** 。那么,徐积锴为什么反对陆小曼与徐志摩合葬呢?徐积锴出生于1918年,那个时候徐志摩已经和张幼仪结婚三年了。儿子的出生本该让徐志摩感到高兴,但是徐志摩却一门心思想着摆脱婚姻和家庭的束缚,所以在徐积锴出生后不久,便丢下张幼仪 *** 二人,只身前往欧洲留学。徐志摩不爱张幼仪,这在当时几乎是人人皆知的。据说,在结婚之前,徐志摩看到了张幼仪的照片,他十分鄙夷的说张幼仪长得像个土包子。但是徐志摩最终还是同意与张幼仪结婚,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为了满足父母抱孙子的愿望。可以说,徐积锴的出生对于徐志摩来说是一种解脱,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后可以去尽情追求自己所为的理想和自由了。△徐志摩和张幼仪。1920年,徐志摩在英国认识林薇因,并坠入爱河。这段岁月对于徐志摩来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徐志摩爱慕林薇因的容颜和才华,而林薇因则对徐志摩的诗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两人交往甚密,在康桥演绎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后来在张幼仪哥哥张君劢的要求下,徐志摩不得不将张幼仪接到英国,但是徐志摩对待张幼仪的态度简直让人抓狂。1921年张幼仪怀孕两个月,徐志摩先是要张幼仪冒着死亡风险把孩子打掉,张幼仪不同意。徐志摩便提出离婚,张幼仪也不肯。徐志摩便抛下张幼仪一人在沙士顿,去康桥大学读书去了。1921年,张幼仪临近生产,徐志摩也不闻不问,张幼仪不得不写信叫哥哥张君劢来照顾自己,两人辗转来到柏林,不久后张幼仪便生下次子彼得。徐志摩明明知道张幼仪当时的去向,却依然不理睬,后来为了逼着张幼仪签署离婚协议,才勉强去了一趟柏林。△林薇因。尽管与徐志摩在康桥的日子是美好的,但是在经过理性思考之后,林薇因还是跟随父亲林为民回国了,而且没有与徐志摩告别。林薇因的不辞而别,其实就是对徐志摩感情态度的一种表达。后来,林薇因选择与梁思成结婚,这是一段十分美好的姻缘。多年以后,林薇因在谈到她为什么离开徐志摩的时候,她是这么说的: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1922年,徐志摩结束游学回到北京,认识了陆小曼。陆小曼那时候十九岁,但他与徐志摩有着相同的经历,都是经历过包办婚姻的人。王庚家世显赫,他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与艾森豪威尔是同学,当时年仅27岁的他已经是陆军上校了,可谓是前途无量。徐志摩与王庚是很好的朋友,徐志摩回国之后两人经常见面。那时候王庚和陆小曼的感情已经不算很深厚,再加上王庚将精力都放在事业上,没有时间陪伴陆小曼,所以陆小曼每次想要出去玩的时候,王庚就告诉她让徐志摩陪她去玩。△王庚和陆小曼。因为王庚的纵容,让自己后院起火,而且这把火还是自己的好友给放的,要是王庚会但是会未卜先知,我估计打死他也不会选择让徐志摩代替自己陪老婆的。在徐志摩陪伴陆小曼的日子里,两人日久生情。后来王庚到哈尔滨担任 *** 局长,陆小曼虽然也去了,但是没过多久,她便以不适应哈尔滨的生活为由,又回到北京,与徐志摩过起了神仙般的生活。后来陆小曼与王庚发生了极大矛盾,再加上王庚对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关系十分不满,两人因此离婚。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对于徐志摩再婚,徐志摩的家人十分反对的,特别是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徐申如是浙江海宁乡绅,思想比较传统,他觉得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已经是大逆不道了,现在还要跟一个有夫之妇结婚,更是有辱门风,所以坚决反对。△徐志摩和陆小曼。后来徐志摩亲自去找徐申如说情,还让胡适从中调和,徐申如这才勉强答应。但是徐申如对陆小曼是极度没有好感的,因为他觉得这段婚姻是很对不起张幼仪,孙子徐积锴更是显得越发可怜。对于徐积锴而言,他一直都是由祖父祖母养大的,那时候也只有八岁,所以他对于父亲与陆小曼的结合,并没有太大的感觉。1926年张幼仪从国外回来,带着徐积锴到北京读书,一直到1931年徐积锴的祖母生了场大病,才再次回到老家。徐积锴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祖父徐申如让父亲徐志摩回来,父亲提出要陆小曼也回来侍奉母亲,徐申如只说了一句话:她若来,我就走!陆小曼终归是没有回来。不久之后,祖母去世,陆小曼穿着孝服往徐志摩家里赶,但是祖父却派人去把陆小曼给拦了下来,不让她进家门,陆小曼只得返回上海。那时候陆小曼憋着一口气,对于徐志摩父母不认她这个媳妇不服气,所以这才决定去徐志摩家里。△徐申如。徐申如的态度让徐志摩十分不快,为了帮陆小曼争取应有的权利,他在母亲灵堂与父亲大吵一架,父子二人从此反目。只不过徐申如没想到的是,就在当年十一月,徐志摩就因为飞机出事而去世了。对于徐志摩的死,徐申如对陆小曼更是耿耿入怀,因为他觉得徐志摩的死,跟陆小曼有着莫大的关系。徐申如知道陆小曼是有名的交际花,人员关系十分复杂,而且她挥金如土,还染上了 *** 烟瘾。徐志摩一介书生,为了满足陆小曼的奢靡生活,他不得不四处 *** 来维持生活,在京沪两地来回跑,而徐志摩又喜欢坐飞机,这才导致坠机身亡。徐申如对于陆小曼的这种态度,对徐积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陆小曼后来的生活也让徐积锴十分不满。对于陆小曼的交际生活,徐志摩居然是容忍的,这也许是爱情的力量。但是在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回想起徐志摩对他的种种好处,她便不再去交际了,但是她的生活来因此失去了来源。早在徐志摩还在世的时候,陆小曼就有昏厥症,后来她结识了翁端午,翁端午有一首推拿绝活,所以陆小曼的病情很稳定,这也让她离不开翁端午。不过翁端午是个吸食 *** 的主儿,在他的带领下,陆小曼也开始吸食 *** ,她的痛苦更加减轻了,她也因此更加离不开翁端午了。△翁端午和陆小曼。徐志摩去世之后,陆小曼与翁端午同居,不过翁端午是个有妇之夫,而且他还有好几个孩子,所以两人的生活是十分拮据的。解放后,陆小曼先后在上海文史馆和山海中国画院工作,这才有了稳定的收入。但不管怎样,对于徐积锴来说,尽管陆小曼曾经是父亲徐志摩的妻子,但是自从他与翁端午在一起之后,她就与徐志摩没有关系了。更何况,陆小曼还甘愿与一个有妇之夫在一起,这更让徐积锴对陆小曼没有什么好感。徐志摩死的时候,陆小曼没有去接徐志摩的遗体,十三岁的徐积锴承担了这个责任,去把父亲的遗体接回老家。后来徐志摩的追悼会,徐积锴的祖父徐申如也没有让陆小曼参加。也就是说,陆小曼从嫁给徐志摩,到徐志摩去世,陆小曼压根就没进过徐家的门,就像是这段婚姻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因为徐家人不认陆小曼,以及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与翁端午同居,所以徐积锴难以仅凭陆小曼的愿望,将其与徐志摩合葬。徐积锴在父亲去世之后,一直跟随母亲张幼仪生活,张幼仪很能干,在国外进修期间学到不少东西,回国后做过生意,赚了不少钱。1953年,53岁的张幼仪再婚,嫁给了中医苏纪之,得到了徐积锴的极大认可。对于徐积锴而言,他同意张幼仪再婚,是因为他觉得母亲可怜,可是他观念使然,这一点与祖父徐申如的老旧观念是很不一样的。同样的道理,徐积锴并不是因为陆小曼与父亲的婚姻而对其不满,而是他认识到自己的父亲其实在这段婚姻中很可怜。△徐积锴回老家祭祖。徐积锴后来一直在美国生活,他常常与胡适、梁实秋等人,以及顾维钧和孔祥熙等人的后人来往,他不但从他们口中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其实是一个大才子,而且他也知道了父亲在与陆小曼婚姻中的那种难以对家人提及的痛苦。正是因为陆小曼的自私,让徐志摩成为了一个为了钱财疲于奔波的人,而且还得不到陆小曼的照顾,最后直到坠机身亡。而且,徐积锴还经常看到胡适等人带美国女朋友出来吃饭,他们在美国是那么潇洒,有时候徐积锴就会想,如果自己的父亲还活着,也许也会在六七十岁还有女人要他。但是徐志摩却把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都奉献给了毫不懂得关系自己的陆小曼,徐积锴觉得这很不值得,他可怜自己的父亲。所以说,不管是站在徐家的角度还是站在徐积锴个人的角度,他都不愿意让陆小曼死后与父亲徐志摩合葬。1988年,张幼仪在美国纽约去世,她是与徐志摩有感情纠葛的女人中,活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女人。不过张幼仪也没有与徐志摩合葬,也没有选择与跟自己生活了18年的苏纪之合葬在苏州,而是选择将自己安葬在纽约这个她人生最后居住的地方。就陆小曼个人而言,她对不起王庚,也对不起徐志摩,与翁端午的结合更是让人觉得十分不堪。这样一个女人,徐积锴不让她与徐志摩合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