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 陀罗-为什么还能当上天庭的天蓬元帅

admin2022-12-10 01:39:2954

紫薇斗数 陀罗,为什么还能当上天庭的天蓬元帅?

前提: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详细阐述。其中包括了猪八戒的来历、天蓬元帅的来历、天蓬元帅和猪八戒的联系、奇门遁甲、九宫八卦等等。

(部分内容比较深,请慢慢阅读,谢谢!)

正文开始:

看《西游记》人们普遍认为,猪八戒是因为错投了猪胎才变成了猪的模样,当然在小说第十九回的介绍中也是如此:“放生遭贬出天关,福陵山下图家业。我因有罪错投胎,俗名唤做猪刚鬣”,然而《西游记》第八十五回猪八戒的自我介绍却说:“我的儿,你是也不认得你猪祖宗哩!上前来,说与你听: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掌管天河八万兵,天宫快乐多自在。”

您看,同一小说里同一人物其介绍却完全不一样。那么猪八戒是怎么由一头猪变成天篷帅或者天篷帅和猪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天蓬元帅像

一、猪八戒的来历

在《西游记》前,杨景贤写的《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也是一只有来头的猪,第十三出《妖猪幻惑》中猪八戒的自我介绍是“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生于亥地,长自乾宫”。此妖有隐匿之能,是诸佛不怕,只怕二郎神细犬,只因强占了裴海棠,孙悟空为救裴海棠与其斗法。没成想裴海棠是救了,但此妖却隐了踪迹,摄去了唐僧,孙悟空无计可施,请来了二郎神,最终被那二郎神的细犬收服,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御车,即驾车的意思,我们听过“王良御车”的典故,《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也有“叔善射忌,又良御忌”之说,就是很擅长驾车的意思。那猪八戒自称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意思就是给摩利支天驾车的或是摩利支天的坐骑。

摩利支天是佛教中的菩萨,在密教之中,摩利支天或坐于野猪之上或乘七猪之车。

摩利支天菩萨

二、摩利支天信仰变化

您别看摩利支天是佛教中的菩萨,但她的御车将军却是地地道道的 *** 。这里顺便说一下,所有佛教中的坐骑全是中国制造,不信您就去翻翻佛经,在最初版本的佛典里绝对找不到诸佛菩萨有坐骑的相关记载的。法显禅师和少林寺首位住持佛陀跋陀罗翻译的《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一(下)明确规定,除了有病要去看病可以乘坐骑,其余皆不可,且小病只能乘雄的,重病才可不分雌雄。

摩利支天最初也是没有坐骑的,现存最早的南梁《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里面没有;阿地瞿多、不空等法师翻译的《摩利支天经》里也没有;敦煌藏着的早期摩利支天画像也没有,而且都是法相庄严,直到金刚乘时代才有了坐骑,且法相也发生了变化。

宋朝时期印度僧人天息灾翻译的《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七卷》中就有了各种猪的坐骑:“身有六臂三面三眼乘猪”、“身有炽焰亦着青天衣乘猪”、“于月轮中乘猪车而立”、“结毗卢大印乘猪车”等等…

*** 到了金刚乘及无上瑜伽密时期,已经少了慈悲之心,多了各种怪异变态的法门,就如此版本《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七卷》中就明确记载,用新妇所戴之花、死尸所戴之花、曼度迦花、如是之花再取男女同烧者之灰合和为药,给不信佛之女人能让她立马于佛法恒生敬爱之心等等。金刚乘时期的佛典类似的记载层出不穷,我想这基本已经远离了佛法…

*** 摩利支天菩萨法相

三、北斗七星与坐骑(内容比较深,有九宫八卦,需要慢慢理解)

书归正文,为什么摩利支天的坐骑是猪呢?这和中国的北斗七星有关,中国人自古就将北斗七星比喻为天帝的车驾,并用其制定时间,其实质上这是及其高深的天文学。《史记·天官书》记载:“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斗即为北斗,帝指东皇太一,帝车即东皇太一之车。

紫薇斗数 陀罗-为什么还能当上天庭的天蓬元帅

先秦典籍《鹖冠子·环流篇》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运于上,事立于下;斗柄指一方,四塞俱成”。看北斗七星就能分春夏秋冬,这还只是简单的依四象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如果将周天按八卦九宫十二支分,天道变化就可烂熟于心了,《易乾凿度》载“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这九宫即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排列的口诀为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这也是后天八卦方位图。而太一行九宫,是从坎宫开始的,《甘石星经》说“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

太乙九宫盘(即太乙行九宫,将勺子比作北斗星)

四、北斗七星与猪的关系

坎就和猪挂上勾了,《易经·说卦》“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那为什么坎为豕呢?这正和时间有关,古人用四来定时间:如四季,四时,四乡等等,而猪正好是怀胎四个月,因此人们认为猪最能感受时间的变化。

子夏问孔子说:“商闻《易》宣人生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偶,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原其本焉……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是这样吗老师?孔子说,是啊,当年老子也是这样给我说的。

故而人们将分阴阳、建四时的北斗七星比喻为猪,收录于《纬书集成》的《春秋说题辞》中载“斗星时散精为彘,四月生,应天理”。就是说北斗星散其精魄为猪胎,怀胎四月而生了下来,应天理之数。

北斗七星

唐代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补遗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僧一行幼年时因为家贫,邻居王姥姥对他特别好,长大后做了国师就常常想着报答王姥姥。有一天这王姥姥的儿子杀了人被判死刑,这王姥姥就来求僧一行,想让他给皇帝求情放其儿子出来,可这是违反国法的事情,僧一行怎么能做?于是就拒绝了王姥姥的这个请求,没成这王姥姥是骂骂咧咧的走了。

僧一行本是个感恩之人,心里自然很过意不去,就拿了一个口袋,交给了侍候自己的两仆人,并告诉他们某坊某角有废园,你二人中午就去那里蹲着,到傍晚时分看见七个数的东西就给我抓来。这二人依令而行,果然在酉时刚过就看到有七头猪到这废园中吃菜,两人将猪尽数抓了交给僧一行。这僧一行很是高兴,将七头猪全藏到一口瓮中,用六一泥封住了翁口,结果这一晚就不见了北斗七星。

注:所谓六一泥是指道家炼丹用以封炉的泥,取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矾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十斤搅和而成。

第二天李隆基问僧一行北斗七星不见的原由,一行说没什么大事,这是上天对陛下的一种警示,您只要大赦天下,自然无事,李隆基于是大赦天下。当晚开始,僧一行每晚放一头猪出来,北斗七星每晚就出现一颗,七日之后七星具全。

一行禅师像

五、斗姆娘娘与摩利支天的关系

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将北斗七星比喻为猪,这虽与摩利支天看似没什么关系,然而中唐至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思想比较流行,这一段时间道教生出了很多不同的流派,如神霄、清微、北帝、太乙、天心、东华等,相传道士冯佑受北阴 *** 所传太乙雷法,而创建太乙派。之后神宵派、太乙派根据九皇真母、北阴 *** 、太乙元君等原型,产生了斗姆娘娘这个神。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此神有很多的名号,有先天金气祖母元君,斗姆元君,紫光金尊,圆明道姆天尊等。

道家认为佛家的摩利支天是道家的斗姆娘娘所化。斗姆娘娘化胡后名为摩利支天,在西方教化众生,之后教化传回了中国,传到了一行禅师,一行传给了三藏比丘大师,大师传之白紫 *** 人,真人传懒牛和尚等等。就这样,摩利支天和中国的北斗信仰就挂上勾了,可能是摩利支在梵文中为光明的意,故而与代表光明的北斗星产生了结合。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斗姆元君,李羿瑄扮演

关于斗姆娘娘,很多道友因为他有了摩利支天的名,而对他有所排斥,更有胜者认为斗姆是满清对道教诸神瞎改造而产生的。我觉得完全无此必要,道教诸神的产生都有他相对的修行之法,绝非常理可度之。

说归正文,既然三教合一时期佛教对道教有所影响,那道教自然对佛教影响也颇深,道教中斗姆娘娘、太乙元君即为摩利支天,那佛教中的摩利支天菩萨的坐骑应该就是从斗车演变而来,而人们将北斗比喻为猪,故而摩利支天的坐骑也就成了猪。道教信仰中的斗姆娘娘也乘猪车,相传宋高宗被金兵围困,无计可施之时听闻空中有猪叫,抬头观望,但见斗姆娘娘四头八臂,乘七猪车辇,救他脱困。

就这样摩利支天的御车将军就成了猪,而它却“搭琅地盗了金铃,支楞地顿开金锁”逃往下界为妖作害。

在下界为妖作害的猪八戒

六、猪与天篷帅元帅存在的关系(有奇门遁甲入门,请耐心阅读)

天篷元帅是道家北极四圣之一,其神源自奇门遁甲中的天篷星。奇门遁甲中有三奇、六仪、八门、九星、八神之说,三奇指乙、丙、丁,分别代表日、月、星;六仪指戊、己、庚、辛、壬、癸;八门分别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九星为天蓬、天芮、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八神为值符、腾蛇、太阴、勾陈、 *** 、 *** 、玄武、九地、九天。

猪八戒介绍自己是“生于亥地,长自乾宫”,这是按十二地支、五行生克、九宫方位说的。十二地支对五行分别为子水鼠,丑土牛,寅木虎,卯木兔,辰土龙,巳火蛇,午火马,朱土羊,申金猴,酉金鸡,戍土狗,亥水猪;对应九宫方位的话亥位落于乾宫,指西北偏北的位置,亥水又是猪,这即是猪八戒生于亥地,长自乾宫的意思。

但在奇门遁甲中天篷星明明坐于坎宫,按理说他两应该没什么关系才是,然而前文提到,坎即为猪,故而落于坎宫的天篷帅也就和猪挂上了勾。

猪八戒

七、结语

*** 是元朝的国教,然而到了大明朝, *** 信仰慢慢的就淡化了,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 *** 已经没有以前的影响力,再加上有可能考虑到你猪八戒既然是菩萨的坐骑下界为妖,那唐僧实不该对你再另行驱使,故而需要给猪八戒重新设定一个身份。既然坎为猪,而天篷星占坎位,故而猪八和天蓬元帅就画上了等号。

谢谢阅读!

紫薇斗数 陀罗-为什么还能当上天庭的天蓬元帅

红鸾星动是什么意思?

在看八字或者运程中,很多朋友都会看到“红鸾星”这个词,只知道其为好的桃花星,却不知道其寓意如何,淘运阁给大家讲解红鸾星的查法和催旺红鸾星的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午巳辰怎么看呢?简单说来,就是属鼠的红鸾星在兔年,属牛的红鸾星在虎年,属虎的红鸾星在牛年,属兔的红鸾星在鼠年,属龙的红鸾星在猪年,属蛇的红鸾星在狗年,属 *** 红鸾星在鸡年,属羊的红鸾星在猴年,属猴的红鸾星在羊年,属鸡的红鸾星在马年,属狗的红鸾星在蛇年,属猪的红鸾星在龙年。比如今年是子年,则对应,就是出生在1975年的今年就走到了一个红鸾星的流年。有了红鸾星还不行,还要动。就是有东西来冲这个红鸾星才行,这样才能称之为红鸾星动。一般上来说,其实不一定红鸾星动了就一定会结婚,或者说要结婚,不一定非要红鸾星动,还有其它因素也可以催动结婚。比如命中的夫宫动了,夫星出现了等等也是结婚的信息。在实践之中,红鸾天喜星动一般代表有好事,这倒是很灵验。按照十二主星宿中记载:“红鸾原是天喜星,逄吉发动必迎亲,男逢财神女逢官,不现婚嫁也添丁。”淘运阁提醒大家,如需催动红鸾星,让桃花旺起来,可在卧室挂一个“淘运阁情缘锦囊”即可。 红鸾是紫微斗数星曜之一。“红鸾星动”,是一些古代术士根据天象按命理推算而来,是星象学上的一种卦象,如果有人说你红鸾星动,说就是说你要结婚了: 古典命理坚持婚期可算,由两个模式推论而得,一是红鸾、天喜或天姚、咸池会照流年货大限命宫时,俗称红鸾星动;二是化禄照入夫妻宫,吉力增势,必有嫁娶的诱导。 红鸾象征喜气。 红鸾为人亲切,含蓄。 红鸾加会左辅、右弼,有亲和力,有人缘。 红鸾加会文昌、文曲,风度佳,有情趣。 红鸾加会天魁、天钺,感情机运多。 红鸾加会禄、权,科,得财,人缘佳。 红鸾加会火星或铃星,感情多波折。 红鸾加会擎羊、陀罗,不定性,感情多波折。 红鸾加会火星、铃星、擎羊、陀罗、地空、地劫感情多波折。 大小限遇红鸾,有喜庆之事。

封神榜上谁的神位更大?

殷商末年,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当兴。人间如此,天上亦有重大变故,昊天上帝因手下无强兵能将,让玉虚宫十二金仙俯首称臣,元始天尊自是拒绝了,这才有了三教并谈封神榜。

武王伐纣结束后,姜子牙开始了封神。封神榜上共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分为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这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大多都是封神大战中战死的截教修道者,还有阐教的修道者、商周大战时期战死的猛将以及一些忠臣义士。按照通天教主所言,封的神是有尊卑的,姜子牙封神时,因素也很多,修为高的不一定神位高,可以争取更大神位的也就那几位。

封神榜上高神位的正神

1、柏鉴

柏鉴是轩辕黄帝的总兵官,在大破蚩尤时战死。当年柏鉴被火器打入海中,千年来一直是一个游魂,不能脱离苦海。后来,清虚道德真君给柏鉴指了一条明路,让他等候持有封神榜的姜子牙。遇见姜子牙后,柏鉴算是有了出头之日,督建了封神台,封神大战时期他又负责用百灵幡接引魂魄入封神台。其实,柏鉴就相当于姜子牙的徒弟。

封神时柏鉴是 *** 个受封的,是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柏鉴名义上是三界首领,统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实际上是不管事的,这些正神本来就是为昊天上帝招的,肯定是听他差遣的。柏鉴在封神大战时没有立过功,他本身实力也不高,而他由游魂成为封神榜上的 *** 人,也是因为离不开当年跟随人皇轩辕的关系的,元始天尊卖人皇一个面子。所以,柏鉴这个职位看着很厉害,实际上主要是享清福的,这个职位在道教神话体系中也并没有存在。

2、黄天化

黄天化是武成王黄飞虎的长子,阐教清虚道德真君的大徒弟。在阐教三代弟子中,黄天化都是佼佼者,拥有莫邪宝剑、火龙标、攒心钉、花篮等强力法宝。封神大战时,黄天化是姜子牙座下四大先锋之一,屡次冲锋,曾斩杀陈桐、魔家四将、陈庚、余庆。

封神世界是个以法宝为主的世界,圣人出手也是直接上法宝。黄天化是个特殊的存在,他有很多法宝,却很少用法宝,基本都是用八棱亮银锤单挑,最强的莫邪宝剑就只用了一次。莫邪宝剑可是清虚道德真君的镇山之宝,想想当初当初殷郊的番天印、殷洪的阴阳镜,就可以看出莫邪宝剑的厉害了。黄天化就是因为不用法宝屡屡吃亏,最后夜袭孔宣大营时,死在了高继能手中,他也是运气太差了,终究上了封神榜。

封神时黄天化是第二个受封的,实际上是封神大战的 *** 人,被封为三山正神丙灵公。炳灵公是道教神话的重要神仙,传说是东岳大帝的第三子,属于泰山诸神中的一个,是辅佐阴天子、掌管鬼箓的冥神。在《封神演义》中,黄天化是掌管三山的正神,职位更高了,不过并没有特殊执掌。

3、黄飞虎

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是殷商的镇国武成王,与太师闻仲是商朝的两大重臣。黄家七世忠良,在殷商位高权重,后因纣王无道导致黄飞虎妻妹惨死,黄飞虎一怒之下反出五关投靠了西岐。投靠西岐后,黄飞虎再次被封为开国武成王,在武王伐纣中多有战功。

黄飞虎是一员猛将,但他并不会法术。单论凡人猛将,黄飞虎的武艺还是很强的,枪法如神,多次刺死敌将。不过,武王伐纣主要是修道者的对决,黄飞虎就吃亏在不会法术,多次被困被擒,到后期,圣人都出来了,别说凡人了,再厉害的修道者也没用。黄飞虎也算是历经了无数风浪,很多大战都挺过来了,最后却在快打入朝歌时,在渑池县被张奎斩杀。

封神时,黄飞虎被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是五岳之首。不同于柏鉴、黄天化,也区别于崇黑虎、闻聘、崔英、蒋雄四岳大帝,黄飞虎是有实权的人物,他不仅是东岳大帝,还有一道特别加敕,执掌幽冥地府十八重地狱,勘对人神仙鬼生死转化,总管人间吉凶祸福。这才是黄飞虎比其他神位更厉害的地方。

东岳大帝出自于道教神话体系,就是民间崇拜的泰山神。泰山神是治理天下的保护神,还主管着世间一切生物的生死,也是阴曹地府十殿阎君和十八层地狱的主宰者。历朝历代对泰山神都尊崇有加,他的身世也多有不同,有金虹氏说、太昊说、 *** 说、黄飞虎说等。道教神话采用的是《神异经》中的金虹氏,是 *** 王的第五代孙,最为人知的还是黄飞虎,庙宇的塑像也多是黄飞虎的形象。

4、闻仲

闻仲是殷商的太师,帝乙的托孤大臣。同时,闻太师也是截教金灵 *** 的弟子,一流的地仙,法力极为高强。在封神大战时,闻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身为殷商元老,他忠心耿耿,誓死守护成汤的江山,而身为截教弟子,他又是截教修道者下山帮助殷商的关键原因,很多人为此上了封神榜。

为了殷商,闻太师 *** 西讨,以一己之力拱卫着殷商的江山社稷。西岐叛乱时,闻太师再次出征,他说一定会回来的,却终究没能旗开得胜,在绝龙岭死在了云中子的通天神火柱中。

姜子牙封神时,闻太师被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这个职位是掌管雷部的,手下有二十四位天君催云助雨,除了兴云布雨,雷部也负责诛逆除奸。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道教神话体系的高层神系,是南极长生大帝的化身,掌管雷部。雷声普化天尊主生杀枯荣、善恶赏罚、行云布雨、斩妖伏魔、号令雷霆。天尊手下有三十六雷公,严格遵照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命令,代天实施刑罚。

5、金灵 ***

金灵 *** 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截教女仙之首。历经百千劫,金灵 *** 道德已全,却终因封神大战而下山。封神大战时期,金灵 *** 曾在万仙阵中斩杀洪锦、龙吉公主,其后更是一人独战文殊广法天尊、 *** 真人、慈航道人三大士,不料酣战之际,燃灯道人突施偷袭用定海珠打来,直接打死了金灵 *** 。

姜子牙封神时,金灵 *** 被封为坎宫斗姆正神。坎宫斗姆是众星宿之首,可以驱使八万四千群星恶煞。在道教神话体系中,金灵 *** 的原型是斗姆元君,这个就更厉害了。相传斗姆元君有九个儿子,两子是四御之中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其余七子是北斗七星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因此,斗姆元君被尊为“众星之母”,管理星斗群真。

紫薇斗数 陀罗-为什么还能当上天庭的天蓬元帅

6、姬伯邑考

伯邑考是周文王的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周文王因为触怒纣王,被困在朝歌,为营救父亲,伯邑考带西岐三宝七香车、醒酒毡、白色猿猴进献给纣王,代父赎罪。不想,妲己两番三次引诱伯邑考,不从的伯邑考被妲己陷害,最终纣王杀了伯邑考,并做成肉丸子送给了姬昌。姬昌早已通过占卜知道真情,却不得不忍痛吃下丸子,也是因此纣王觉得他卜卦只是浪得虚名,放他回了西岐。等姬昌返回西岐后,心痛之下,吐出三只小白兔,此乃伯邑考三魂所化。

姜子牙封神时,伯邑考因忠孝被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是四御之一,是辅佐玉皇大帝的尊神,地位仅次于三清和玉皇大帝。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统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在宋朝时期经常把紫薇大帝和玉皇大帝一起供奉,地位非常之高。

除了这六位,还有几位正神地位非常高。九龙岛声名山炼气士吕岳被封为瘟癀昊天大帝,率领瘟部六位正神;火龙岛修炼的焰中仙罗宣被封为南方三气火德星君正神,率领火部五位正神司掌纠察人间善恶;魔家四将被封为四大天王;九龙岛四圣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要论人气还是要数赵公明,是民间影响更大的财神。封神时,赵公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 *** 玄坛真君,和手下四位使者负责迎祥纳福、追逃捕亡。在民间这五人更是五路财神,分别是中路武财神赵公明、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深受人们的信仰。至于赵公明的三个妹妹三霄,虽然法力高强,死后却被封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这个神位执掌混元金斗,仙、凡、人、圣、诸侯、天子、贵、贱、贤、愚落地先从金斗转劫,听着很厉害,实际上就是民间的坑三姑娘,又称厕神。另外一个就是号称最后一个人皇的纣王,被封为天喜星,主持人间婚嫁,也是很悲催了。

在封神榜中的所有神位中,更大的还是要数伯邑考,是四御之一。闻太师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六御之一的南极长生大帝化身,神位也是非常之高,此外就要数金灵 *** 的坎宫斗姆,黄飞虎的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实权非常大。

中国古代神话北帝是谁人?

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紫微大帝(诞辰农历四月十八日),又称为“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紫微大帝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道教四御之一,位居玉皇上帝之下,辅佐玉帝管理星界。紫微宫又叫紫宫、紫微星,位处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属帝王之所居,隋唐故宫名曰紫微城、明清故宫名曰紫禁城即是这一来历。紫微星是位于上天的最中间永远不动,位置更高的星,故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因此对他极为尊崇。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普天星斗,节制鬼神与雷霆。

《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曰:“昔北极紫微玉虚帝君,居紫微垣中,为万象宗师,众星所拱,为万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阙,下领酆都。”按《犹龙传》云:“紫微北极玉虚大帝,上统诸星,中御万法,下治酆都,乃诸天星宿之主也。北极驱邪院是其正掌也。”

统率北极四圣等众,又有上清十一大曜星君(七政四余)、北斗七元、左辅右弼、三台星君,南斗六司,中斗三真、擎羊陀罗二使者,十二元辰本命星君,六十甲子太岁星君、云天二十八宿,斗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斗中神仙诸灵官众、周天列曜星君、天罡大圣、魁罡星君等如此这些普天星斗,河汉群真。

紫微大帝位高权重,参谋广泛。从考制宇宙劫运,到天下国家兴衰,再到三界仙真升降,再到群生的祸福寿夭。神通无边而能顷刻摧倾三界群妖魔怪;威德广大而节制雷霆之运行。

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和孝公主?

为什么会有和孝公主后半生生活凄惨的想法?是因为死了老公,还是因为死了老公公。

山主有言:“女不强大天不容”,唯有一个人的气度、品质、精神面貌,才是反映一个人幸不幸福的最终标准。受宠的老幺。

乾隆皇帝共有二十七个子女,其中儿子十七个,女儿十个,虽比不上康熙,但还算多产。但古代医疗、饮食条件有限,夭折孩子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在皇室。

是故乾隆十个女儿中有五个都早逝了,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第十个女儿,也是最小的小女儿。人都说父母大都更爱老幺,乾隆得此爱女时,已经是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可谓老来得子。

既然是老来得子,自然不胜欢喜。乾隆一辈子有许多后妃,但是前后封有名氏的却不多,只有十八个,和孝公主的母亲惇妃仅列第十七位,还曾因为打死了宫女而被贬为嫔。可见,在乾隆那里有多受宠是很难证实的。但是惇妃之后又复得妃号,这可能还是与十公主和孝受宠有一定缘故。

在大清朝制度里,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封“固伦”,相当于亲王,而嫔妃生的女儿基本都封“和硕”,相当于是郡王,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所以乾隆其他四个公主的封号,只有三女为孝贤皇后所生,被封为固伦和敬公主,第七个女儿为孝仪纯皇后所生,也被封为固伦和敬公主,其他几位包括第九女,虽然也是孝仪纯皇后生,但只封了和硕和恪公主,更别说四女皇贵妃苏氏的女儿了(被封为和硕和嘉公主)。

反观惇妃女儿的地位,在乾隆眼中简直如同天使下凡、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生。

爱她就给她皇位!

据说和孝公主之所以能获得乾隆如此另眼相待,主要是她在外貌上酷似乾隆,女儿长得像爹,自然自己看着也开心。

因此乾隆有时参加什么大型活动,都会常常把她带在身边,反观其他几位姐姐,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乾隆甚至说过这样的话:“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这绝对是真爱啊。和孝公主也十分遵从“圣意”,在性格以及衣着打扮方面都颇有男子风范。

“性刚毅,能弯十力弓。少尝男装随上校猎,射鹿丽龟,上大喜,赏赐优渥。”(关晓彤演绎的十公主)爱她就给他(培养) *** 的男人!

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月,乾隆看上了与和孝同岁的俊朗非凡的和珅独子,并赐名“丰绅殷德”,给和孝做额附。

和珅深得乾隆皇帝信任,可谓能人,况且和珅年轻时也时帅气逼人,丰绅殷德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其实最重要的乾隆要把和孝嫁给丰绅殷德的原因是,和珅是乾隆宠臣,把和孝娶回家,就是娶了一个祖宗,还不得供着,不至于让和孝受什么委屈。其次,嫁给和珅等于还在乾隆左右,没有远嫁。在有清一代,公主远嫁蒙古联姻是传统,像三公主就嫁给了色布腾巴尔珠。

把和孝留在至亲身边,还在乾隆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保护,其实是对她更大的宠爱了。

而且自从封绅殷德与和孝成婚后,就被受命御前行走,又授散秩大臣,管理内务府造办处等,是典型的肥差。后来又兼总管内务府大臣、正白旗汉军统领、护军统领等,都是要职。

并且,似乎丰绅殷德这个 *** 金钥匙出生的官二代、富二代,实在没有什么打拼的必要,不如他的父亲和珅会投机钻营,在政界野心勃勃。

丰绅殷德最喜欢搞些琴棋书画,从他的诗集《延禧堂诗钞》中也能看出此人才华横溢,很有文学功底。

和孝早早看出和珅结局。

尽管丰绅殷德对政治没什么抱负,但和孝毕竟是“皇的女儿”,眼力见识都不凡,她较早的发现了和珅这种蛮横专权、中饱私囊的做法,或将在日后受到清算。

事实果然应验。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以89岁高龄薨誓,随后嘉庆帝就展现了他迅速而高效的手段,将和珅软禁宫中。最后控诉和珅二十项罪名,很快送上断头台。

自然是和孝公主出面,向他的哥哥嘉庆求情,这才保住了和珅家族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嘉庆皇帝)

皇的女儿+品性一流=任何环境都能逆袭。

和孝公主自嫁给丰绅殷德好,非常勤劳,持家有方,绝对是个好媳妇,将整个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尽管和珅获罪,但是宅地和花园还是留下了一半给和孝,他们一家就住在淑春园里,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内。

(北大内,一塔湖图,原淑春园)

物质方面虽然比从前看上去资产缩水,但说实话,和珅这个人虽然聚敛无数资产,本人却以小气闻名的,对家人十分苛刻,当然对和孝公主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无论如何,和珅被打倒后,基本是丰绅殷德主家,前文我们也知道这个贵公子对打理家务可不怎么上心,只会吟风弄月,所以山主猜测,这时候的和孝应该比从前更有地位(毕竟她是拯救和珅一家的主角),也更得自由。

当大家都关心一个女人的男人究竟在不在意她,爱不爱她?似乎这才是幸福最重要的标志,和孝最关心是这个家庭的大体、子嗣的未来。

家庭的大起大落也使丰绅殷德格外消沉,整日郁郁寡欢,要不就是诗词歌赋,要不就是酒色自娱。之后丰绅殷德作死的因辞退和孝公主府里的长史奎福,被奎福报复,揭发他书写诗稿中有影射朝廷之语,并且还要毒害公主等捕风捉影之事,被重点查看。

这些都还不算什么,其中最被坐实的一条罪名是丰绅殷德不知检点,竟然在国服期间也就是国丧时把一名小妾带到坟园里乱搞,生了个女儿。这下可好,一对生辰立马落下实证,这在清朝可是犯了大忌,再隐瞒不下去,嘉庆谕旨将他交到了慎刑司圈禁起来,后又看在和孝公主的面子,让他在家闭门思过,不许出门。

只有和孝可以正常出入,丰绅殷德自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此丰绅殷德更加萎靡,身体也更虚弱,各种疾病缠身。哮喘、肺病、失眠、耳鸣,再加上痔疮的折磨,虽后来经过宽大处理,贬赴乌里雅苏台任职,但病情加重不久就在三十五岁时盛年时去世。

好在丰绅殷德给和孝留有两个女儿,虽然寡居,但也不至于孤独凄苦。之后在嘉庆嘱托下,嘉庆的儿子道光更是对和孝十分关照,不仅将和珅获罪时查抄的“恒生当”赏给了和孝,还在西直门外查抄的六顷土地给予她。也算衣食无忧。

(道光皇帝像)

其实这些都与和孝个人素养有关,和孝公主一直坚持习武涉猎,精明练达,才能在无论何种境遇中,都能立足本分,这才能得以善终。

道光三年(1823)九月初十日,和孝公主因病去世,时年四十九岁。道光赐银料理后事,并亲临公主灵堂祭奠。

(和孝公主像)

山主有言:真是“女不强大天不容”,唯有一个人的气度、品质、精神力量,才是反映一个人幸不幸福的最终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