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先和寅刑还是和亥冲-六仪伏吟全文
巳先和寅刑还是和亥冲,六仪伏吟全文?
六壬伏吟
伏吟有克还为用,无克刚干柔取辰。
迤逦刑之作中末,从兹玉历识其真。
若也自刑为发用,次传颠倒日辰并。(阳日用辰,阴日用日)
次传更复自刑者,冲取末传不论刑。
月建与占时相同,这时排出的天盘与原地盘是一样的,天盘十二神各居地盘本宫,称着伏吟课。伏吟课的三传取法比较复杂。首先要明白三刑的顺序:
①(朋刑)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按:丑刑的是戌,戌不能刑丑,戌刑的是未,未不能刑戌,未刑的是丑,丑不能刑未。
②(朋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按:寅刑的是巳,巳不能刑寅,巳刑的是申,申不能刑巳,申刑的是寅,寅不能刑申。
③(互刑)子刑卯,卯刑子;按:子刑的是卯,卯刑的是子。
④(自刑)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
伏吟课三传取法原则:
①四课上下有克,照常取克发用,中传取初传所刑的支,末传取中传所刑的支。 见例一
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即初传为辰、午、酉、亥),则中传取支上神,末传取中传所刑的支。
如果中传又是自刑的支(即中传为辰、午、酉、亥),则取与中传相冲的支为末传。 见例二
②阳日:如果四课上下没有克,取日上神发用,中末递刑取之(即初传刑者为中传,中传刑者为末传)。 见例三
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则取支上神为中传,中传刑的支为末传。
如果中传又是自刑的支,则取与中传相冲的支为末传。 见例四
③阴日:如果四课上下没有克,取支上神为用,中末递刑取之(即初传刑者为中传,中传刑者为末传,如果中传是互刑,末传取冲)。 见例五
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则取日干上神为中传,中传刑的支为末传。 见例六
例一,六癸日,伏吟
巳 午 未 申
辰 酉
卯 戌
寅 丑 子 亥
亥酉未巳卯丑 亥酉未巳卯丑 丑 丑
亥酉未巳卯丑 亥酉未巳卯丑 丑 癸
丑
戌
未
*** 课丑克癸,取丑发用,丑刑者为戌,戌为中传,戌刑者为未,未为末传。故六癸日伏吟课之三传,均为丑戌未。
例二,六乙日,伏吟
巳 午 未 申
辰 酉
卯 戌
寅 丑 子 亥
丑 丑 辰 辰 未 未 辰 辰 丑 丑 辰 辰 卯 卯 辰 辰 亥 亥 辰 辰 酉 酉 辰 辰
丑 丑 辰 乙 未 未 辰 乙 丑 丑 辰 乙 卯 卯 辰 乙 亥 亥 辰 乙 酉 酉 辰 乙
辰 辰 辰 辰 辰 辰
丑 未 丑 卯 亥 酉
戌 丑 戌 子 巳 卯
乙克辰,辰发用,中取支上神,末取中刑者 因中自刑,末取中冲
例三(详例略)
六甲伏吟,三传是寅巳申。
六丙六戊,三传是巳申寅。
六庚伏吟,三传是申寅巳。
例四,六壬日伏吟
巳 午 未 申
辰 酉
卯 戌
寅 丑 子 亥
寅 申 亥 亥 寅 寅 亥 亥 子 子 亥 亥 戌 戌 亥 亥 辰 辰 亥 亥 午 午 亥 亥
寅 申 亥 壬 寅 寅 亥 壬 子 子 亥 壬 戌 戌 亥 壬 辰 辰 亥 壬 午 午 亥 壬
亥 亥 亥 亥 亥 亥
申 寅 子 戌 辰 午
寅 巳 卯 未 戌 子
无克自刑发用,中取支上神,末取中刑者 因中自刑,末取中冲
例五,丁己辛三日(日支为丑、卯、巳、未)无克,支上发用,中取初刑者,末取中刑者,如中互刑,末取中冲者
丁己辛(丑日)三传为丑、戌、未
丁己辛(卯日)三传为卯、子、午
丁己辛(巳日)三传为巳、申、寅
丁己辛(未日)三传为未、丑、戌
例六,丁己辛三日(日支为酉、亥),支上发用,中取干上神,末取中刑
丁己(酉日)三传为酉、未、丑
丁己(亥日)三传为亥、未、丑
辛(酉日)三传为酉、戌、未
辛(亥日)三传为亥、戌、未
刚日伏吟课无克为自任格。
柔日伏吟课无克为自信格。
初传为自刑的伏吟课为杜传格。
------------------------------
附又诀:
六甲伏吟寅巳申,六丙六戊巳申寅。
六庚申寅巳三刑,壬辰壬午亥巳申。
更有四壬别立法,日先辰次末取刑。
六乙六癸克发用,中传支上末刑冲。
余下阴干丁己辛,发传辰上中末刑。
属蛇最怕的是什么?
你问的这个问题太幼稚了。要问属蛇的怕什么?其时在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周易,以及五行生克当中,所有属相,都有相生相克的说法,当然相克,相刑,相冲,相害,都不是好的结果。如果十二属相当中都相生,相合,相宜,大家都皆大欢喜,团结友爱,一片祥和的景象。人人都想这样,也是每个个人所向往的。可世间沒有一成不变的真理,随着社会大自然的变迁,人为环境的改变,以及每个人的性格不尽相同。这就应了《周易》当中的阴阳转换,五行相生相克的制化。才出现了好与孬的名词。至于怕谁不怕谁,也是和五行的物理变化所决定的。不是你想怎样改变就能顺心如意的。除了顺其自然发展外。人们也得闪轻躲重,尊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当你懂得这其中含意,你也就是在你一亩三分地里的圣人。也就用不着怕于不怕这样的心里了。根据五行生克的原理来看,你想刨根问底,我只能简单给你透析一下,这其中的说道。关于十二属相的排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位动物,用五行的符号,代替了这十二个动物名称。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犬,亥猪。古代历法之中的年,月,日,时,都是用这十二属相的代码,子丑寅卯....。加上十天干的组合,就是现在的六十花甲子,六十年一循环,计月,计曰,计时,都是如此。如果年循还多了,往往在普通历法中,沒有阳历的标注,大家很难弄明白,因六十年一循环,以后必有重复,所以不好分变你道得是哪一循环之人。可如果你精通《遁甲历》,就能分变清出,这六十大循环的原理,这里我不再阐述了。关于五行的相生,相克的论述是这样的,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戍合,辰与酉合,已与申合,午与未合。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戍相冲,已亥相冲。寅刑已,已刑申,子卯相刑,丑戍相刑,未辰相刑,辰,午,酉,亥为自刑。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已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申亥相害,酉戍相害,共六害。当然还有,申子辰相合,寅午戍相合,亥卯未相合,已酉丑相合,辰戍丑未相合。还有相会,寅卯辰会东方木,已午未会南方火,申酉戍会西方金,亥子丑会北方水。综上所述就能看出,各种属相的喜忌了。还里还有 *** 遇时也很重要,有两首诗是这么说的。 *** 遇时你不精,号为曰月不光明。时干来克日干上,早日须知时忌梗。第二首为:时干克日有灾危,用时当日需小心。若要急用绕时过,定主平安皆安稳。当然上述这些也不是绝对的,给十二属相的动物生长自身标准也有的不一样。如,蛇生在午月的话,在午月正是蛇在脱皮的时节,它在脱皮时,时间会很长,很遭罪,在这个时间里它一点自卫能力也没有,所以是不平安的时间,当然害怕呀。这就是生物学原理,它给五行又扯不大上了。好了,不说了,请各位自己去领悟吧。回答完毕,欢迎师者指正。
老师们看看这个八字男1983年9月22日天刚亮生?
男士:
癸亥 辛酉 癸丑 甲寅
《虎午奔巳》格
癸日见【丑 寅】二字。取寅刑,丑合。【巳】为标志。
寅刑巳:刑出巳中丙庚戊,而成为日主的正财,正官,正印。
丑合巳:合出巳中丙庚戊,而成为日主的正财,正官,正印。
命局中地支再得一【酉】字,栓住刑合而来的【巳】。
此命完全合格!
癸日坐丑时为寅
逢之寅丑便为奇
寅刑丑合巳中禄
此是功名福贵基
命局地支本来就有【巳】,虎午奔巳格局不成立。
命局地支本来就有【申】,冲击寅木此格局不成立。
大运:申 巳:波杂。风险。
古代常说的几更天是什么意思?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昼夜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昼夜的划分 ***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在欧美国家,以一昼夜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可分为60分,每分为60秒计算。由于计时器即钟表仅有12小时,只合一昼夜之半,于是以上午下午来辨别,以夜12时(下午24时)正,为0时,夜(上午)1时为1时,以正午12时为12时,下午1时为13时,下午6时为18时,下午11时为23时。昼夜的起讫时间,有两种不同的算法,欧美的24小时自0时算起,即自夜12时起算。在夜12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2时以后为次日。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夜晚11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在夜11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1时以后为次日。古时辰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俗称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今时间 23 - 1时 1 - 3时 3 - 5时 5 - 7时 7 - 9时 9 - 11时古时 子初 子正 丑初 丑正 寅初 寅正 卯初 卯正 辰初 辰正 巳初 巳正今时 23时 0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6时 7时 8时 9时 10时古时辰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俗称 日中 日昳 晡食 日入 黄昏 人定今时间 11 - 13时 13 - 15时 15 - 17时 17 - 19时 19 - 21时 21 - 23时古时 午初 午正 未初 未正 申初 申正 酉初 酉正 戌初 戌正 亥初 亥正今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18时 19时 20时 21时 22时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时辰用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 *** 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时辰子时 二十三点到一点 丑时 一点到三点 寅时 三点到五点 卯时 五点到七点 辰时 七点到九点 巳时 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 十一点到十三点 未时 十三点到十五点 申时 十五点到十七点 酉时 十七点到十九点 戌时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 亥时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经常与天干配合使用,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8个字,因以得名。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阴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 *** 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地支对应的生肖、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纪时的时刻、五行、阴阳列表如下。地支 生肖 节气时间段 近似阴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时刻 五行 阴阳 子 鼠 大雪—小寒 十一月 12月 23时—1时 水 阳 丑牛 小寒—立春 十二月 1月 1时—3时 土 阴 寅 虎 立春—惊蛰 正月 2月 3时—5时 木 阳 卯 兔 惊蛰—清明 二月 3月 5时—7时 木 阴 辰 龙 清明—立夏 三月 4月 7时—9时 土 阳 巳 蛇 立夏—芒种 四月 5月 9时—11时 火 阴 午 马 芒种—小暑 五月 6月 11时—13时 火 阳 未 羊 小暑—立秋 六月 7月 13时—15时 土 阴 申 猴 立秋—白露 七月 8月 15时—17时 金 阳 酉 鸡 白露—寒露 八月 9月 17时—19时 金 阴 戌 狗 寒露—立冬 九月 10月 19时—21时 土 阳 亥 猪 立冬—大雪 十月 11月 21时—23时 水 阴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这个生肖。人的岁数是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编辑]组合地支有六个组合,称为“ *** ”,有四个由三个地支组成的局势,称为三合局和全会方局,这种地支组合之后,亦会变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地支除了会合化局之外,地支还有互相冲克及相刑,故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地支 *** : 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为阴阳中正合化土 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丑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地支三会: 亥子丑会北方水局 寅卯辰会东方木局 巳午未会南方火局 申酉戌会西方金局 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 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 卯酉相冲 辰戌相冲 巳亥相冲 地支相破: 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丑相破 戌未相破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为无恩之刑 未刑丑 丑刑戌 戌刑未 为持势之刑 子刑卯 卯刑子 为无礼之刑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为自刑之刑 [编辑]其他用处地支主要用来排序。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来分章节,如《康熙字典》等。 西方数学刚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数学家用天干地支代表字母,十二地支分别代表k-v这12个字母,大写字母用代表小写字母的汉字加口字旁表示。
2001年七月六号早上三点四十是什么时辰?
问:2001年七月六号早上三点四十是什么时辰?
答:2001年七月六号早上三点四十是寅时。因为不管什么年月,早上三点到五点都是寅时。寅五行属木。生肖属虎。寅巳申相刑,谁也不让谁。寅刑巳,巳刑申,申又刑寅。这种组合为合伴犯罪。八字中遇见寅巳申三刑时,一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