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午酉亥自刑的人-干支纪年法的组合原则是什么
辰午酉亥自刑的人,干支纪年法的组合原则是什么?
干支纪年法的组合原则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但有其原则,则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前面阳数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中的阳数子寅辰午申戌相依次组合为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即十天干的阳数和十二地支的阳数组合一遍,共可组成三十甲子,而十天干中的阴数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中的阴数丑卯巳未酉亥也分别组合一遍共组成三十甲子,这就是天干地支的组合原则。
这六甲指的是什么?
李白5岁诵六甲,也不足为奇。六甲本意即:十天干:阳干甲丙戊庚壬,阴干乙丁己辛癸。十二地支:阳支子寅辰午申戌,阴支丑卯巳未酉亥。天干地支两两相配组六十然后一个轮回从头再开始。六甲:甲子一一甲戌一一甲申一一甲午一一甲辰一一甲寅。(纳音五行在我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明确说过了,有兴致的可以翻看一下。)以四方中始东方苍龙甲木配地支子水为首。六十甲子纳音诀即简称“六甲”。全文的内容包含五行生死旺相休囚。(星命星象八卦八字手相堪舆日家奇门基础入门基础全在于此!)这就是李白五岁时诵六甲基本内容,要想深入研究无穷极。[原创首发]野骆驼2021年9月1日。
六十甲子怎样才能有效记忆?
用个人心得给写个最详细而又简单的教程,能悟到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六十甲子是一个易学范畴的概念,实际上它并不是很复杂,但因为我们平时不太接触,所以看起来就有点玄乎乎的样子。我们平常说的“五十半百,六十花甲”中的“花甲”就是指的一个甲子循环,即本题目中说的“六十甲子”,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就基本用不到了。
六十甲子有着极强的规律性,如果洞悉了这些规律,记忆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要想轻松记忆六十甲子,首先应该把它的道理和规律搞清楚,单纯的死记硬背永远都不是一个学习的好 *** 。
我们先看一下六十甲子图的整体轮廓,见下图。
六十甲子图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搭配组成的,一对组合可以用来代表一年。整个图从左上角的甲子开始直到右下角的癸亥就轮完了一遍,也就是60年,所以叫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和人们常说的“一个甲子”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指这个甲子图轮了一遍,即60年。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甲子图是60一循环。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对这个图进行拆解,看看它是什么原理。
甲子图由天干和地支两大部分组成,天干就是上图中每个小方框中的 *** 个字,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当然地支就是后面的字了,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是需要强记的东西,必须要背过: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果我们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整齐一点放在一起,就是上面这个横条的样子。我们不难发现,竖看甲子、乙丑……这十对组合,正是上面的甲子图中的 *** 行,即从甲子到癸酉。用天来说这代表10天,用年来说这代表10年,单从图上来说这是一旬。
从甲子到癸酉,这一旬就算结束了。这时候十个天干都已经被使用了一次,但是在十二地支中却还有戌和亥没有被匹配到,这就是旬空,即空亡。
如果要继续匹配下去,那么十天干就需要继续循环,所以最原始的六十甲子图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下面这样子。
这个横条会一直延伸到甲和子的第二次匹配,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甲子循环,其中每一次匹配到癸之后的两个地支都是空亡。空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影响到干支的能量发挥,所以在遇到空亡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祸非祸吉难吉的情况,这就是更深层的一个话题了。
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图非常冗长,相当不直观,很难体现出它们的规律性。所以我们可以以十天干的结束为准另起一行,或者以十二地支的结束为准另起一行,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方形图。
所以实际上甲子图至少有“每行十个单元格”和“每行十二个单元格”这两种大的表达方式,这主要取决于以天干为主还是以地支为主。
如果只是讨论六十甲子的话通常是以天干为主,即采用每行十个单元格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甲子图:下图红色部分。
这就是甲子图形成的原理。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一下怎么能比较容易的记住它,也就是说它有些什么规律
首先因为天干数是10个而地支数是12个,都是偶数个,而且它们是分别依次两两配对的,所以偶数位的天干永远是匹配到偶数位的地支,反之亦然,奇数位的天干永远是匹配到奇数位的地支。如下图:红色天干永远是和红色地支配对的,黑色天干永远是和黑色地支配对的。
当然,在这里应该是论阴阳的而不是论奇偶数的——在易学领域,通常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原理是一样的:阳干永远配阳支,阴干永远配阴支。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回头看上面的完整甲子图,就很容易发现:每一个天干都有且只有6个固定的地支搭档。看熟之后,这个规律就会给我们形成一种比较直观的模糊记忆。比如我们如果看到了“甲亥”,就会觉得很别扭或很陌生,所以我们就比较容易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错误配对。
所以这个甲子图需要常看,看熟,至少要把甲匹配的这6个组合记住——要牢记,这非常重要。
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6对组合在奇门遁甲中是符头,也是整个甲子图的灵魂所在。
简单理解:六十甲子图被分成了6行就好像6支队伍,这6个符头就是每支队伍的队长。我们只要记住了这6个符头,那么其它的干支自然就可以很轻松地依次推算出来了。
如果要搞的比较专业一点,就很有必要好好认识和学习一下手掌图了,如下: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地支分布手图,这个图在易学领域里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所以必须要把它弄熟悉。
需要强调一点:不管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这个手图都要强行使用左手。因为在后期的学习和应用中,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都是大量存在的而且完全不一回事,所以如果使用右手会为进一步的学习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和麻烦。
确定了十二地支在手上的分布情况,我们只要把十天干带进去,在手上点吧点吧整个六十甲子也就出来了——那些能掐会算的大神在手上点来点去的其实就是在鼓捣这东西。
这个手图相当于一个公式模具(不仅仅是包含天干地支),点的过程就相当于在往里面套各种数据。所以题外话多说句,这东西很多人其实是有误解的,因为假大师太多了。实际上它是有数理模型的,并且能重复验证,符合科学的概念。
所以回过头来说,记住完整的六十甲子图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这很容易推算。相比之下更需要记住的是六十纳甲。
说实话,这个口诀想要完整熟练的背诵下来确实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干支都属于不太常用的字,而且这玩意也没什么具体的意义,确实是不太好背。
所以人们又把这段口诀做了一个简化,先记个大概,然后根据具体的干支再去进行精确推算:
甲乙锦江烟,丙丁没谷田,戊己烧城柳,庚辛吐杖钱,壬癸林钟满
上面说了手图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同样也可以把这些东西放在手图上去看。按照手图的规律去推算具体干支的纳音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件事,就不多说了。
除了六十纳甲之外,我们知道哪一年对应的是什么干支也比记住六十甲子图更有意义,比如一说今年2020年就知道是庚子年,一说2000年就知道是庚辰年等。
这都有非常简单的计算 *** ,但已经有点离题了,所以也不多说了,想学习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单独讨论。
——老蒲说体育(原“出棋不意”)为您原创分享,感谢您的点赞、评论和关注。
地支中从子到亥十二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十二地支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用天干地支的组合纪年?“亥”年为什么是“猪”生肖?
对于这些,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又不了解其由来,在此,六甲番人简单介绍,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干支 *** :
地支与天干组合在一起,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顺序依次相配,由“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一共有六十种组合,干支 *** 法以此纪年,每六十个为一个循环,俗称为“一甲子”。
二、干支历法起源传说:
《山海经》有记载“十日”、“十二月”的传说:“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传说中,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生下“十日”,常羲生下“十二月”,这个传说与“后羿射日”的故事关联,羲和和常羲分别为日月之母。
而先秦史官修撰的《世本》也提到,“黄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结合两书一起理解,大意是:
羲和占日,祭祀日,观测日,制订十个天干(日)。常羲占月,祭祀月,观测月,制订十二个地支(月)。
三、天干与地支组合:
《周礼·冯相氏》提到:“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则提到:“日月之会是谓辰。”
在远古时期,人类一开始从自身“十个手指”发明了“十位”计数循环,这个 *** 也用于计日,分别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是一个循环,后来又根据月相变化,以三十天为一个月,这就是太阴历的由来,又根据太阳位置变化(日地关系),一年分十二个月,为了区别于原本的纪日法,便以新的符号来表示,这就是十二地支。
后来干支联用,日与月都由天干地支组合来表示,进而又以此表示年和时辰,从此年、月、日、时都有了干支,这就是“四柱”和“八字”。
三、太岁:
“岁星”实际上是由木星而来,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岁星纪年法就是根据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来纪年,这十二年的名称依次是:“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简化后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根据中国远古传说,每个岁星都有岁神,也就是太岁,十二地支年就有十二位太岁当值,也就是子年由子太岁当值,丑年由丑太岁当值,以此类推,十二年轮回一次,太岁也被视为凶神,不同年科太岁所在的位置即为凶方,忌动土、建筑、迁移等。
在天干地支组合纪年后,六十年为一个运转周期,也就是六十甲子,因此又对应有了六十太岁星君。
四、太岁与生肖属相:
十二生肖有各种传说,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星宿说”、“图腾说”和“岁星说”,其中“岁星说”和“图腾说”有所关联。
“岁星说”的主要依据是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的周期,比如古人观察到某一年的鼠繁殖力很强,出现数量特别多,第二年则是牛易养易壮,第三年老虎出没等等,如此重复出现,形成自然规律,于是聪明的古人也将这一规律与十二地支年关联起来,该年以生命力旺盛的动物的形象作为符号。
而由于地支创建时采用二十八星宿部分星象符号,而二十八星宿又分为四组,称为四象,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十二地支便分别归入东南西北四象,比如“子”就位居正北方,而“午”则位居正南方,因此,相应的当值太岁也就有了方向位置。
古人又观察到十二地支年所在位置与某种动物的活动有关联,比如子年位置在北方,而北方的鼠更多,寅居东北,而东北多虎,辰居东南,而东南沿海为龙之故乡,从而形成了十二属相图和十二方位空间图。
以上是天干地支纪年、太岁传说和十二生肖传说的介绍,己亥猪年马上到了,“亥”五行属 *** ,位居西北方,属猪的朋友,请注意了。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十天千指什么?
在中国传统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大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配,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