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紫云派-福建姓氏排名
紫薇斗数紫云派,福建姓氏排名?
1、陈姓:福建 *** 大姓,428万人,占福建人口的11.51%,是不是很吓人呢?最早迁入的陈姓是在晋朝开始的,目前全国陈姓人口排名第5位。
2、林姓:福建是林姓 *** 大省,390万人,占福建总人口的10.17%。走在福建的街道上,预见陈林两姓的几率高达1/5以上。南方林姓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 *** 等地,目前林姓在全国排名18位,可谓典型的南方大姓。

3、黄姓:黄姓是我国大姓,排名第7位。黄姓在福建排名第三位,217万人,是中原士族入闽四大姓氏之一。黄姓在福建有5大主要流派:紫云派、禾坪派、虎丘派、青山派、檗谷派。

4、张姓:张姓人口在福建约有207万人,相传在唐高宗年期间迁入。张姓人口在全国也是大姓,排名全国第三位。

5、吴姓:福建的吴姓也是比较多的,165万人,很多移民东南亚的吴姓人口大部分来自福建。吴姓人口在全国排名第9位。

6、李姓:李姓在福建有162万人,起源于唐高祖年间迁入福建,李元祥被称之为李氏入闽之太始祖。李姓在全国排名第2位。

7、王姓:王审知是福建王姓始祖,被尊为“王姓闽台祖”。福建有王姓人口154万人,而全国王姓人口排名第1位。

8、郑姓:福建有郑姓人口125万人,南迁始祖郑庠的次子郑昭被称为“入闽始祖”。全国排名中,郑姓人口排名第21位。

9、刘姓:114万刘姓分布在八闽大地,福建刘姓始祖为刘存,唐中和光启年间(公元885年),他率子、侄从河南固始县来闽。全国排名中,刘姓排名第4位。

10、杨姓:杨姓在福建有人口98万人,因为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杨姓向福建、广东以及海外大范围移民。杨姓排名全国第6位。
康熙为什么要将不足一岁的胤礽立为太子?
康熙皇帝生的孩子颇多,有记录的一共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这个阵容打一场足球赛,还能有充足的后备队员。
这么多孩子当中,皇次子胤礽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他年仅周岁大,就被立为了皇太子,生母是赫舍里皇后。为何康熙要将这么小的皇子,给立为皇太子呢?
01自古嫡长子继位,是最合适不过的继承方式。很多人说,立贤不立长,这种说法是真的站不住脚,因为你根本就看不出你的儿子里,到底哪个是真的贤明。
理密亲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康熙十四年十二月乙丑,圣祖以太皇太后、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太子方幼,上亲教之读书。六岁就傅,令大学士张英、李光地为之师,又命大学士熊赐履授以性理诸书。---《清史稿》
人都是会演戏的动物,真正的面目,或许你一辈子都看不明白。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王莽没有篡位之前就去世了,那么王莽铁定会成为另外一个圣人,因为这哥们儿实在是太讲道理了。
而嫡长子这就不一样了,永远是无法改变的。而且嫡长子只要智商没什么问题,是兄弟们的大哥,也能镇得住诸位兄弟,而且能善待兄弟们。
嫡子也就是正房太太生的儿子,嫡长子就是正房太太生的大儿子。正房太太的地位是小妾所无法比的。在宫中皇后的地位是妃嫔们无法企及的。胤礽并不是嫡长子,他是嫡次子。因为赫舍里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承祜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胤礽才派上了嫡长子的位置。胤礽出生于1674年,在前一年也就是1673年的时候,吴三桂带领三藩 *** ,几乎打下了半个江山。康熙在这个时候立皇太子,其实是为了稳固江山社稷。嫡长子继承皇位,这是中原王朝自古以来的传统。康熙皇帝立了皇太子以后,那么国家的根本也就得以延续了,这是康熙的无奈之举。
02康熙对赫舍里皇后,是有感情的。赫舍里皇后,应该是康熙皇帝最钟爱的女人。她12岁就入宫,成为了康熙的皇后,那时候康熙本人也才不过12岁大。所以说这两个人是非常有感情的,属于青梅竹 *** 那种。
赫舍里皇后给康熙生了嫡长子承祜死了以后,她非常伤心,又给康熙生下了嫡子胤礽。可惜因为这次难产,导致赫舍里香消玉殒。
圣祖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孙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女。康熙四年七月,册为皇后。十三年五月丙寅,生皇二子允礽,即於是日崩,年二十二。谥曰仁孝皇后。二十年,葬孝东陵之东,即景陵也。---《清史稿》
赫舍里皇后死的时候,恰逢三藩作乱。康熙皇帝是心乱如麻,他对赫舍里十分思念,从五月初五开始,康熙每天都要去赫舍里的梓宫看望死去的赫舍里,为她默哀,一直到吴越二十七日将她的梓宫送到巩华城为止。
此后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去巩华城拜祭赫舍里皇后34次,康熙十四年去了24次,康熙十五年去了15次。
要知道那段时间,康熙非常困难。平定三藩花费了足足8年时间,可见当时战局还没有朝着康熙这边靠拢。
此后康熙基本上每年都要去看望赫舍里皇后,即使新任皇后上位以后,康熙依旧毫不避讳地去探望她,可见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
在胤礽犯了大错,康熙要废掉胤礽的时候,曾经多次因为想起了赫舍里,从而不忍心下手。 *** 次废掉胤礽后,康熙甚至又想起了赫舍里,于是给了胤礽第二次机会。
03胤礽背后,是强大的索尼家族作为支撑。胤礽的母亲赫舍里,那可不是一般人家出身的女儿,她的爷爷是当朝首辅大臣索尼,不是卖耳机的那个。她的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可以说她们家,是荣宠一时。
尤其是索尼,当年是追随皇太极征战天下的名将,此后多尔衮和豪格争权的时候,以索尼为首的一干大臣们,表示只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登基,这才有了顺治登基的机会。
索额图,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索尼第二子。初授侍卫,自三等洊升一等。康熙七年,授吏部侍郎。八年五月,自请解任效力左右,复为一等侍卫。及鼇拜获罪,大学士班布尔善坐党诛,授索额图国史院大学士,兼佐领。---《清史稿》
所以说索尼对康熙这一脉的皇族来说,还是有恩情的。顺治皇帝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年仅8岁的康熙。他不放心年幼的康熙,所以就设立了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资历最老,是辅政大臣中的大哥。
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都要让索尼三分,康熙皇帝傍上了索尼这棵大树,那他的皇位可就稳稳当当的了。
此后索尼虽然在1667年就去世了,但是索尼的儿子索额图还在朝中,而且此时已经是平定鳌拜的大英雄,也是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之一。
胤礽当然是得到索额图大力支持的,所以康熙皇帝当时立胤礽为太子,也能够得到索额图及其家族的大力支持。
要知道皇帝一个人是玩不转所有事务的,只有靠大臣们齐心协力,都帮着皇帝一起做事,才能够让皇权真正体现出价值来。
总结:皇帝不生儿子不行,生太多也不行。皇帝家里是真的有江山需要继承,所以不生儿子是万万不行的。比如说明朝明武宗朱厚照,他就是整天只知道玩耍,却忘记了生孩子,31岁死了以后,只好把皇位让给了堂兄弟。断了明君朱佑樘这一脉的香火,此后备受后世皇帝们的冷落。
而且生不出儿子比较容易 *** ,比如说天启皇帝没儿子,把皇位给了崇祯,结果就 *** 了。同治皇帝没儿子,传位给光绪,光绪也没儿子,传位给宣统,结果也 *** 了。
可是儿子生太多,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康熙皇帝一口气生了35个儿子,其中有24个是长大成人的。
这么多儿子该选择谁来继承江山,其实是一件十分头疼的问题。不是说你立了胤礽做太子就搞定了一切的,因为其他儿子们都盯着这个宝座呢!
一岁就立为太子的胤礽,被其他孩子盯了几十年,最终还是被他们给搞下马了。雍正登基以后,将胤礽幽禁致死,享年51岁。
参考资料:《清史稿》
西安周边哪里有免费景点开放?
西安周边 *** 的十大免费景区:个个都不会让你失望!
前五个不会有争议,估计后五个会有一些网友不认同。当然也欢迎朋友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1、陕西历史博物馆AAAA依托陕西关中悠久而辉煌的历史,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170余万件),当然也是中国最值得参观的博物馆之一。
这个博物馆现有的名头有:
中国 *** 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央和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 *** 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 世界一流博物馆……
该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上至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下至清代,包括化石、石器、青铜器、兵马俑、陶瓷等各类型文物,著名的人面鱼纹盆、旟鼎、镶金兽首玛瑙杯、彩绘跪射俑、唐墓壁画等国宝文物,都收藏在这里。
该博物馆免费参观,但需带上个人证件,并注意个人防护。另外,该博物馆每周一闭馆。
如果是节假日前去参观,要提前预约,因为想去的人太多了。
2、西安博物院(小雁塔)AAAA它不仅是个博物馆,同时也是名胜古迹、园林景区,它包含文物展览馆、名胜古迹、园林景区三部分。
文物展馆建筑面积达16000余平米,陈列面积5000多平米,收藏了13万件文物,其中国家 *** 以上珍贵文物14400件以上。
名胜古迹主要是荐福寺。荐福寺最著名的的建筑,就是始建于唐代的“荐福寺塔”,也叫“小雁塔”。该塔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佛图等物。
此外,荐福寺还保留了不少明清两代的古建筑,其中钟楼内有一口金代铁钟,每天早上寺僧敲响古钟,清音远扬,被人称为“关中八景”之一,号曰“雁塔晨钟”。另外,寺内还有千年古树10株。
3、玉山AAAA和王顺山AA在西安东南方向,当年文学家韩愈写下“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地方,有一座山体高大,风光秀美的山,名叫王顺山,又叫玉山。
这里开发了两个景区,各用一名,一个叫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 *** 景区;一个叫玉山蓝河风景区,国家A *** 景区。两个景区都免费开放。
王顺山开发较为完备,以前曾是收费景区。现在虽然不收费了,但基础设施仍在,可以让游客体验到收费景区的旅游体验。
玉山蓝河景区风光不输王顺山,但开发程度较轻,风光原始、设施简陋。
4、历代帝陵关中是周、秦、西汉、唐代的建都地,这些朝代的帝王陵寝,也基本都在关中。
在这些帝陵里面,有不少是收费的,但更多的都是免费的,大家可以随时去忆古怀今。
西周王陵没有确认,秦始皇陵是收费的,暂且不论。
西汉共11个帝陵,9个在西安北的咸阳原上,2座在西安东。这些帝陵里,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收费20、汉景帝的阳陵收费90、汉武帝茂陵收费80。除此之外的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义陵、平帝康陵,大都散落在农田里,没有开发也不收费(杜陵开发了,但也不收费)。
唐代帝陵共21个,其中18个在西安附近,合称“唐十八陵”。
这十八个唐陵里,有三个收费,分别是唐太宗昭陵,收费35元;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收费100元;唐睿宗的桥陵,收费40元。其余的15个帝陵大都没有开发,也不收费。
5、大唐西市文化景区AAAA大唐西市原是唐朝长安城的两大市场之一,是当时 *** 繁华的商贸中心。
西安市推动了一项名为“皇城复兴计划”的项目,投资100亿元,在长安西市原址上,重建了大唐西市。
该项目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建有大唐西市博物馆、丝绸之路商旅街区、国际古玩城、西安城购物中心、大唐西市酒店、非物质文化遗产城、胡姬酒肆演艺中心等八部分。
该项目完成后,将成为西安的城市新名片,也是游客体验盛唐文化的不二之选。
6、西安世博园AAAA西安世博园,是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会址,在世界园艺博览会结束后,该园进行了半年的改造,改名世博园,对市民免费开放。
该园总占地面积达418公顷,其中包含188公顷的水域面积。园内主要景点包括:长安塔、珍宝博物馆、自然馆、儿童萌宠馆、长安园、秦岭园、关中园、红豆杉主题园、世界庭院、大师园等。
可以说,西安世博园凝结了许多园艺大师、建筑大师的心血。
7、白鹿原影视城AAAA白鹿仓AAAA白鹿原影视城始建于2013年,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功能,占地7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仿古白鹿村、滋水县城、景观步道、创意文化区、游乐园等部分。在此取景的影视作品有《白鹿原》、《兵出潼关》等。
此外,白鹿仓景区位于白鹿原影视城的西北方向,离西安城区更近,也是一个不错的免费景区。
8、汉城湖AAAA汉城湖位于西安市未央区,由原来的团结水库改造成成,免费的AAA *** 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团结水库是古代的漕运明渠,现有850亩水面。
9、 *** 街*** 街是闻名远近的美食文化街区,各种地方美食荟萃之地。
*** 街所在的北院门,原为清代官署区。改革开放后,有不少 *** 在这里开设店铺,使这里成为餐饮一条街,逐渐发展成一 *** 美食、风情街区。
有部分西安市民感觉这里的美食价格不够实惠,不过,这里人潮涌动的气氛,也是别的地方找不到的,有利不敝吧。
10、蓝田猿人遗址AAA1963年起,在蓝田县的部分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年代早至115万年前,被称为蓝田猿人。
以此为基础而建成的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位于蓝田县九间房镇公王岭,现为国家AA *** 景区,免费开放。
该博物馆占地1.3万平方米,展示了猿人化石、石器、动物化石等。
以上就是西安周边十大免费景区。如果你还知道有哪些不错的免费景区,欢迎补充。
五洲是指哪五洲?
五洲是指: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四海是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五洲四海组合起来意思就是世界各地。
读音:wǔ zhōu sǐ hǎi
近义词: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扩展资料:
五洲四海:
【出处】: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五洲四海”和“五湖四海许多人会认为“五洲四海”和“五湖四海”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相同,其实不然。二者所指的范围不同:前者指世界各地,后者指我国各地。
五洲 :
地名。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中。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五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钱振伦注:"《水经注》:'江水又东径轪县故城南﹐城在山之阳﹐南对五洲也。江中有五州相接﹐故以五洲为名。宋孝武举兵江州﹐建牙洲上,有紫云荫之,即是洲也。'"一说此"五洲"疑指"五湖"而言。见钱仲联补注。
四海 :
1.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2.犹言天下,全国各处。
3.指全世界各处。
4.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
5.喻指人气派大,性情豪爽﹑交游很广泛。
6.神祇名。
7.中医学认为人有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这四者与天下的"四海"相应。见《灵枢经.海论》。
三国正史周瑜怎么样?
熟读《三国演义》的读者,对周瑜一定不陌生,这是一位有背景、有能力、有地位、有容貌但嫉妒心极强的人物,《三国演义》为了捧诸葛孔明,而对周瑜极为不友好,我们朗朗上口的一些词汇也来自于此书,比如“既生瑜何生亮”、“智激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等,那么,实际上的周瑜真如《三国演义》所描述那样吗,正史里记载的周瑜又是怎样的人物呢?
讲到三国正史记载,不得不提《三国志》,《三国志·周瑜传》是已知较早记录的周瑜事迹的纪传体文学著作,作者乃西晋时期的陈寿,四川南充人,《三国志》成书时间三家归晋时间仅过5年(即公元285年),间隔时间短。同时,陈寿又是治学极为严谨的人,但凡不可靠的消息,一一不采用,以致《三国志》成书相对简略。正因《三国志》的简略,亦有南朝时期文人裴松之为本书做注,补充了大量较为可靠的材料。陈寿的《三国志》加上裴松之的注,使得此书较为丰满。我们今天所说正史周瑜内容,均出于此二书。先将史书中有关周瑜的介绍与生平事迹做个汇总:
周瑜,子公瑾,官宦之家。身材高大健壮,容貌俊美(长壮有姿貌、吴中呼为周郎)。与孙策关系甚好,“登堂拜母”;
兴平二年(195年),丹阳率兵迎策助孙策平定江东之战,时孙策为袁术部下,周瑜伺其不才,欲曲线回江东。同年交识鲁肃;建安三年(198年),与肃东归,授建威中郎将;建安四年(199年),随孙策要攻打荆州,升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破宛城,纳小桥为妻。同年进攻寻阳、刘勋,次年讨江夏,平定豫章、庐陵等郡。而后周瑜留下镇守巴丘;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托孤于周瑜。对孙权率先行君臣礼以支持孙权。并向孙权推荐鲁肃;建安七年(202年),力劝孙权不要送人质给曹 *** ;建安十一年(206年),讨伐麻、保二屯。俘虏了邓龙。向孙权推荐降将甘宁;建安十三年(208年),随孙权征讨江夏的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抓获黄祖;建安十三年(208年),联刘破曹,作为孙刘联军前线总指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复又征讨曹仁,大胜。战后建议孙权软禁刘备,孙权未采纳;建安十五年(210年),对孙权提出讨伐益州的战略—— 夺蜀(刘璋)、并张(张鲁)、联马(马 超),孙权许之,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进行准备工作,行至巴丘,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通篇,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的青年将领,尽其一生辅佐孙氏家族,亦是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策平江东之战,周瑜亲率大军迎策,给予极大支持。孙策遇袭身亡,周瑜带兵前往奔丧,率先与孙权行君臣礼以支持孙权。赤壁之战一片投降论调,周瑜坚持“抗战到底”以保江东基业。南郡之战带伤上阵击溃曹仁。看出刘备的威胁,上书孙权出狠招,可惜病故于回江陵的路上。如此之能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们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一位人物,居然会被人给气死,被他气死还差不多,至少小编极其羡慕。完全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个“小心眼”的周瑜。
周瑜 三国演义剧照
周瑜能力高、背景好,而其亦有宽广的胸襟,我们来看看史书上周瑜的性情是怎么样的:
陈寿的三国志对其的评价是:“性度恢廓”而同时期与周瑜接触过人又是如何评说的呢?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蒋干“公瑾雄烈,胆略兼人”——孙权“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刘备……
性情开朗、气度宽宏,这就是史 *** 载的周公瑾,真实一位漂亮至极的英雄(易中天语)。
小编也选取两首与周公瑾有关的诗作为结尾: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我是真得不错,一位喜欢历史、酷爱三国,做点原创,分享点有感触东西的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