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算命解梦姬昌和次子姬发都姓姬

admin2022-12-07 04:37:0523

周易算命解梦,姬昌和次子姬发都姓姬?

姬发、姬旦、伯邑考都是周文王姬昌的亲儿子,而且是姬昌的嫡子。伯邑考还是姬昌的嫡长子,是继承周西伯爵位的 *** 顺位继承人,相当于太子。为何伯邑考没有姓姬,这里有一段相当血腥的故事。

伯邑考的正式名称已经叫:姬考。邑,是商王对周部落的一种称谓;伯,自然是长子的意思。

伯邑考,就是姬考作为周部落的嫡长子,未来继承周西伯爵位的人。伯邑考是周部落的人对姬考的尊称。

伯邑考的结局非常的悲惨,这就要从他的祖父季历(甲骨文称之为周方伯)说起。周部落在季历这一代就已经相当的强盛了,特别是季历继位后,对周边的戎狄部落发动战争,兼并土地,抢夺人口,周部落在商王朝西部相当的强大。

周部落的崛起引起了商王朝的注意,作为奴隶制王朝,商朝的政体其实相当于联邦制,商王是天子,四周是一群被商王征服的异姓部落进行拱卫。商才是国,其他周边部落都被称为邑。

周西伯季历时期的商王是雄才大略的商王文丁,他眼见着周部落越来越强大,对商的威胁越来越大,决定对周进行打击。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干掉季历,周部落至少会安分得多,也只有这个办法既经济,又便捷。

商王要干掉周部落的首脑,一般人看来,谈何容易,但是对商王来说,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动点小心思。

商朝是个崇尚祭祀,敬拜鬼神的王朝,他们对祭祀相当的痴迷,甚至形成了中国历史以来唯一的一个政、教并立的王朝。

商朝政权建立的核心基础就是宗教信仰,或者说是祭祀文化,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信仰鬼神,推崇祭祀,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敬问上天,由上苍、鬼神来决定人间的事情。

这种宗教祭祀文化就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政治团体,那就是祭司,这和古埃及的法老政体比较接近。

商王掌握俗权,祭司掌握神权。他们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伤相杀,以至于后来商朝就覆灭在王权和神权的斗争之中,这是后话。

商王文丁决定除掉季历,就想到了祭祀这一招,毕竟此时的商朝大祭司就是商王室的贵族掌控着,商王决定举行一次巨大的祭祀活动,命令全天下所有的部落首领均要到商王朝国度朝歌来。

季历作为周部落的首领,不得不参加此次举行的祭祀,因为这场祭祀名义上不是商王发出的,而是大祭司提出的。

季历到了朝歌后,就被大祭司软禁了起来,当最后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大祭司宣布由于此次祭祀相当的神圣和重要,需要一份非常特别的祭品向上苍、鬼神祭献,才足以显示此次祭祀的诚意,才能得到上苍最准确的神谕。

不错,这份祭品就是人,在商朝,献祭人牲是更高等级的祭品,但是人牲又分很多等级,比如奴隶、战俘、平民,比如贵族,比如侯爵,比如部落首领,甚至比如王(死后的纣王后来就被周武王当祭品,举行了一次祭祀活动)。

季历就被大家推举出来当了那份最为神圣的祭品。其实,大家都清楚,这就是商王想出的阴招,大祭司是商王朝王室贵族,怎么说,怎么选,其实还是商王说了算。

季历就这么被文丁给杀了。

季历死后,他的儿子姬昌就继位当上了周西伯,继续统领周部落。姬昌上位后,他依然执行其父季历的征伐政策,他的野心比父亲季历还大,不但征战西部的戎狄部落,甚至还将周部落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黄河流域以东的地区,以及扩张到了长江流域一代。

这还得了!这个时候的商王已经是商朝最后一位国君,甚至可以说是商朝最为雄才大略的天子——帝辛。

帝辛,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纣王,也是中国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君王,没有之一。

纣王帝辛不但看到了周部落的野心,更注意到了姬昌的行动。姬昌一边用武力征伐不顺从的部落,一边用怀柔政策拉拢了四十多个对商王朝不满的大小部落,其中有一个比较大姜部落还与姬昌结成了政治姻亲。

姜部落首领姜尚的女儿季姜嫁给了姬昌的嫡长子姬考,对,就是伯邑考。

纣王帝辛敏锐地意识到周西伯的政治野心,这家伙地盘越来越大,联盟的部落越来越多,连远在中原地区的姜部落都成了儿女亲家,这还得了,做了他!

帝辛拿起了祖父文丁的杀手锏——祭祀。

可是这次祭祀姬昌并没有来参加,他不是傻子,自己的爹是怎么死的,他比谁都清楚,可是不去,又是违背王命,怎么办?反他 *** !

姬昌决定铤而走险,拉起队伍攻打商王朝,要说打仗,十个姬昌都不是纣王的对手,周部落再强盛,怎么也比不上商王朝。

姬昌的队伍刚过黄河,还没正经和商王军队干几仗,就被商朝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姬昌也被俘虏了。

被俘的姬昌并没有被纣王杀掉,而是关在国度朝歌的牢里,足足关了十年,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姬昌在牢里做起了研究,搞起了一门流行至今的学问——易经。

关着姬昌实在是纣王没有办法,姬昌在诸多小部落的威望实在太高,但是留着也不是个事儿,还是要杀了他。

纣王还是决定用祭祀的手段,此次选择的祭品就是姬昌,并且昭告天下,让其他部落的首领都在参加,说白了,就是杀鸡儆猴,你们看看,这就是 *** 的下场。

姬昌被俘后,周部落的实际掌权人就是姬考,也就是伯邑考。他听闻父亲姬昌要被纣王当祭品献祭后,心急火燎地带着自己的两个同母弟弟姬发和姬旦到了朝哥,请求纣王,放了父亲姬昌,在他们三兄弟当中选一个当祭品吧。

纣王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与其杀一个年老多病的姬昌,不如杀了周部落的未来继承人姬考。

于是,纣王就选姬考替换姬昌当了祭品。据《竹书纪年》等小众史料记载,伯邑考被献祭得相当的悲惨,首先是他的肋骨被一根一根地剥开,然后将他的肉剁成了肉酱,所有参与祭祀的王公贵族都分了一杯,这种肉酱被称之为“酌肉”。

纣王还没有忘记关在牢里的姬昌,也派人给他送了一份过去,姬昌明知是儿子伯邑考的肉,还是不得不吃了下去。

姬考被杀后,周部落的族人都为他感到惋惜,出于对他的敬重,尊称他为伯邑考。

纣王相当的讲信用,杀了伯邑考,就放了他的父亲姬昌,姬昌回到了周部落,却再也无心过问政事,就将周部落的首领之位和周西伯的爵位让给了次子姬发,也就是周武王。

姬发也不是个善茬儿,他并没有被纣王的打击吓倒,他继承祖父、父亲、兄长对商的战略,积极联络其他部落,形成了倒商联盟,甚至不惜娶了自己的寡嫂季姜当自己的王后,加强与姜部落的联盟,还邀请姜尚当了周部落的大祭司。

周易算命解梦姬昌和次子姬发都姓姬

梦到底有什么作用?

你天天会作梦嘛!梦是心变现的,具足一切境,梦境。梦境显与不显,那是缘,有这个缘,它就显了;没有这个缘,它不显。

其实,梦境也不是无缘无故生的,佛在大经里面讲,梦境有四种因缘会作梦,就是心会现梦境。

*** 种是宿业,过去生中所造的。有时候梦中梦的这个境界,从来也没有见过,也没有想到过,为什么会作这个梦?这一生没想到没见过,前生曾经想过做过,你阿赖耶识里头有种子,种子起现行。 诸位要晓得,睡眠的时候,不如清醒的时候,清醒的时候,意志比较容易控制;睡眠的时候,意志不能控制。不能控制,所以在多生多劫之前的宿业,有的时候会现行,控制不住会现行,所以会作很多奇怪的梦,有这些梦境出现。

那么第二种是妄想,心散乱妄想会作梦。这个妄想的时候,我们也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道理。

那么第三种呢,有预兆的梦,就是未来的事情,明后天的事情,或者几个月以后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你在梦中就出现了,是种预兆的梦。 由此可知,三世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要不通三世,怎么会预先有预兆呢?这个预兆就是未来的事情,怎么未来的事情已经知道了?所以说,是因果决定通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第四种,鬼神入梦,鬼神来托梦,这个也是有因缘的。假如我们要是梦到过去的,或者是家亲眷属朋友,那地藏经上有,说得很明的。凡是梦到这些,都是他有困难,他有痛若的时候,想来求你帮助。那梦到这个,我们学佛的人知道,晓得这个情形。 到第二天,我们可以给他念一卷经,或者给他念几百声,念一千声佛号,给他回向,这个就是对他帮助。那么还有他好像非常看到贫穷可怜,愁眉苦脸的样子,可以诵经;在鬼道里头,也可以烧一点纸钱给他,这个是鬼神入梦的。

我在过去,好像是在大概总有二十年前了,我有一个朋友,他来跟我说,他说他梦到他的邻居。那个邻居也是他的同事,邻居的太太过世了,他在一个星期当中梦过三次,看他很苦,问他要钱,求他帮助。他就很奇怪,梦中的时候,忘了作梦,也忘了他死掉了,所以他还给她讲,他说你怎么会问我要钱?你没有钱用,应该找你先生要才对呀!他说我先生没有钱,求他帮忙。 他是个基督 *** ,他先生是个基督 *** ,基督 *** 不烧纸钱的,她一定落在恶鬼道,才没有钱用。所以他就来告诉我,他一个星期梦到三次,都来讨钱。 我就告诉他,你给他烧点纸钱;烧了纸钱之后,再梦不到了,可见得她是来求帮助的,这是鬼神入梦,求帮忙的。

所以梦境有四种,这个四种因缘。 所以心具足一切梦境,必须要遇到缘,它才起现行。那么性具,就是本性里头本来具足,具足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十法界是一现九隐,一个法界现前,九法界不现前。但是在我们这个人间,我们能够看到两种,这个人法界是完全现前,畜生法界是部分现前,畜生种类非常之多,我们见得不完全,只见得一部分。

那么其余八种法界我们见不到,这个是缘上的关系,那就属于事造了,事造的三千。 这几句话不但说明这个道理,更要紧的是后面这两句,依正本圆融,生佛无殊致,这个两句话很重要。 依正圆融,也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天地与我是一体,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圆融的,这是诸佛与大菩萨,果地上的境界,这是真实的。

惟人自召你怎么看?

"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其实意思很明确。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俩面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句话也带有哲理意味,可以分开理解。祸福无门,不管是福还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话,福祸总相依,有时候感觉说的都有道理。

福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天天期盼的东西,可具体到事物上也难考究,可是祸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可是具体到事物上我们都能看的到,福祸无门就是这样,老人们常说,人活着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其实挺有真理性。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人生岁月蹉跎,每时每刻都是在矛盾中生存,在这祸福相依的岁月里生活,那福到底是什么呢?

人们常说:人如果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过完一生,那就是享福啦。简单而又通俗的道理,说的是实话,也是现实中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东西,福就是这样平常,我们一生平安,没有病痛的折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随遇而安直至老去,那就是福气,也是一生的追求。当你病痛来临的时候,当你躺在病床上 *** 的时候,你就会羡慕那些健康的人,哪怕他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人。可是你虽然家财万贯,但是恨不得用尽你所有的积蓄去换回自己的健康!经过了生死你才会懂得健康的重要性,经历过折磨你才会感悟到幸福是什么!福就是这样平常,看不到可它无处不在,它就在你我身边!

那么祸呢?祸是我们人生中可看得到的东西,有时候祸事都能预料,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给我们遗留下不少的财富,自古就有《周易八卦》《周公解梦》等等古书流传至今,所有祸事皆可用它来预料,这也是先天可判断的依据,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每一句流传下来的句子都有它的哲理意味,祸福无门,祸有时候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是人生中每个人最不愿意看到和经历的东西,可是它每时每刻都在你我身边,人们常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简单明了的八个字全释了生死。自古祸从口出的例子举不胜举。

扩展资料:祸从口出的故事,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常被武则天压制,早就心有不满,总想着把她废为庶人,他找到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商议。

上官仪说:皇后专横,海内失望,应废黜以顺民心。唐高宗就让他起草废后诏书。武则天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向高宗申辨,唐高宗李治心软了,又怕武则天怨恨,就说:这全是上官仪教我的。

上官仪卒,被武则天抄家。

从古至今因为自己的嘴惹祸上身的人太多了,所以说祸事大部分是自身的原因所导致的,惟人自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祸事虽然我们都不想经历,但是它就在我们不经意中出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人传人的话就会变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深受其害的人为数不少。祸事也有我们难以预料的故事,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发生交通事故出事之人也为数不少,酒驾、醉驾等等造成的伤害不在少数,这是现实中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所以说祸不单行。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就要时刻保持清醒,不管说话还是做事,都要尽量避免去惹祸事上身!祸真的很难接受,可是它真真切切地让每个人感受,虽然未知的祸我们不清楚它会不会发生!可是我们听到或者看到的故事那是天天都有,举不胜举。对于我们来说,只能从哪些已经发生的祸事中我们不断去吸取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祸事的发生!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在我看来我们只能随缘,随心、随性,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平常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人多处守嘴,人少处守心!日出而作,日暮而栖,简单而平凡。人生无常,福祸相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古训如此,只要我们身体健康,心灵健康,祸事终归少一点。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只希望我们都能平安健康度过一生,无病无灾享福一生!

你相信周公解梦吗?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周公”是谁。周公原名姬旦,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即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也是周成王的叔叔。

历史上没有关于“周公会解析梦”的记载,而周公也没有写过“周公解梦”的书。

我们平常说的梦见周公,出自孔子的《论语》:“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是一个频繁出现在孔子梦中的人,也表达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推崇。“周公解梦”都是后人借“周公”之名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具有“权威性”,增强“可信度”。

凡在世之人皆要做梦,这是一个至今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人们普遍认为是“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但也有很多“恐怖诡异”之梦。

每个人梦醒总要回忆梦中之事,想要知道梦后吉凶如何,于是,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根据客观事物的规律对解梦进行研究并修订成书。研究的 *** 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作者把自己做的梦记录下来,再记录接下来几天发生的事情;二是走访调查他人做的梦和梦后发生的事情,通过长时间记录、分析,寻找梦对现实的影响和规律。

笔者看过不同版本的《周公解梦》,书里描述的梦,基本上每个人都做过:比如“梦见被狗咬被狗追”,“梦见 *** 之事”,“梦见洪水、下雨,下雪”,“梦见自己死或别人死”,“梦见吵架”,“梦见大笑或大哭”,“梦见丢钱或捡到钱”,“梦见很恐怖诡异的事情”等等很多梦境。

把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形成预测,从这一点来看,“周公解梦”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

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写了一本关于梦的书《梦的解析》,他认为“梦里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这一点笔者也认同。

《周公解梦》,是古传的文化遗产,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算命相面”等书籍一样,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玄学范畴,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说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有人要问:做一个梦管几天?笔者经验:梦管七天,七天后不再灵验。

(周公画像)

你认为历史上哪个皇帝的嗜好最奇葩?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嗜好奇葩的皇帝怎么说呢,有好色的也有好蛐蛐的,有好诗词的也有好木匠活的,但奇葩皇帝出的最多的是明朝,可以说各种奇葩都汇聚一堂了。

爱玩打仗的明武宗

明武宗,历史上给的评价就是爱打仗,问题是他不是爱打仗,而是爱玩打仗。

他曾经在文武大臣面前夸下过海口,我能'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于是就有大臣起哄:您倒是取一个给我们看看呀。

于是明武宗就带着大臣们来到了校场,只见校场里沾满了明军的士兵,这就是“百万大军”,然后中间一匹马上绑着一个人,这就是“上将”,然后明武宗骑着大马,手持大刀冲到这个绑着的人面前手起刀落,把这个人的头砍了下来,接着在场的明军士兵高呼万岁,于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就这样完成了。

周易算命解梦姬昌和次子姬发都姓姬

在场的大臣们哭笑不得。

为了能出去打仗,他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朱寿,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一遇到打仗了,他就派“朱寿”为大将军,领兵出战。

带着几十万大军到长城变溜达了一大圈也没碰到多少蒙古人,倒是抓了不少蒙古的牧民,于是砍了他们的头,回来说“大捷”了。

最为滑稽的莫属宁王的叛乱了,本来宁王是在江西南昌叛乱的,这场叛乱很快被王阳明给平定了,还没等到“朱寿”出征,仗就打完了,这让“朱寿”非常不爽。

于是他就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战”,在南京城,他要宁王骑着马,拿着“兵器”跟他单挑,自己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大刀冲上前去,宁王此时已经被打败了,自己都被俘了,哪敢跟他动手?一个回合就被挑落下马,然后被士兵们“俘获”了,这才算是过了把打仗的瘾。

除了爱玩打仗,他还喜欢玩女人,就在京城建了个豹房,天天 *** 乐了起来。最后在一次游玩中不幸落水患了病,才30岁就挂了。

道士皇帝嘉靖

嘉靖是历史上著名的懒政皇帝,基本二十多年不上朝。

早期的嘉靖曾经受过惊吓,是缘于对宫女太残酷,以至于有一天夜里被一群宫女勒了脖子,差点被勒死。

如果你是那个时候的大臣,你叫他“陛下”他是不高兴的,你得叫他“真人”,他才会高兴。

既然是“真人”,那么说出来的话就不能让人很容易理解,不然就不是“真人”了。有一次他问一位大臣“卿与德齿如何?”这位大臣看了就傻眼了,这是啥意思?当时能够理解这种话意思的还能有谁呢?只有严嵩了。于是他就去找到了严嵩,当然,这破题也不能让严嵩白破了,自然是要孝敬不少的。于是严嵩就说,“皇上是在问你,你和王德这个人谁的年龄比较大。”

于是第二天这个大臣马上就跟嘉靖汇报“报上皇上,我生于那年那年,王德生于那年那年,我是那年参加的革命的,对您一直是如何效忠的”云云,说的嘉靖非常高兴,自然就升了他的官。

嘉靖如此,满朝文武就可想而知了,在嘉靖懒政的情况下,朝廷是搞得乌烟瘴气。

懒政皇帝万历

万历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在位48年,也是继嘉靖之后最懒的皇帝,也是前后二十多年不理朝政。

前期在张居正的时代,明朝还算是励精图治,国力得到了发展,但是在万历执政之后,张居正去世,他也就逐渐地懒政起来,不理世事,安心玩乐,整个国家在他的手上基本是走了下坡路。

木匠皇帝天启

天启皇帝是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很多皇帝要么好色,要么贪财,要么喜欢玩打仗,要么爱好文艺。而这位皇帝竟然喜欢做木匠活。

可以说是个艺术家,如果不做皇帝的话倒没什么,问题是他做了皇帝。

于是他一天到晚什么事情都不管,只管着做自己的木匠活,而他身边的魏忠贤每次都在他做的起劲的时候上来给他奏报事务,这个时候他就什么都听不进了,让魏忠贤自己去处理。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魏忠贤逐步把持了朝政,把整个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周易算命解梦姬昌和次子姬发都姓姬

不过他的木匠确实做的非常好,有一次他要自己手下的 *** 拿着他做的一扇屏拿到市场上去卖,还特地嘱咐'没三千金不卖“。 *** 就拿着他的作品到了一个卖家具的店子,老板当场就出了三千金,可见他技艺的高超。

其实,如果天启皇帝只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匠人是没问题的,问题就在于,他做的是皇帝。

抠门的崇祯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一个抠门抠到家的皇帝。

在明朝的最后一年,1644年的时候,他手上只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一支能打的部队了,此时关内的明军主力已经被李自成消灭,一路都要打到北京了。

为了调关宁铁骑到北京来,需要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军费,这就愁坏了崇祯,他要大臣出钱,大臣基本都不出钱,最终这个事情不了了之,就在于凑不出一百万两白银。

后来李自成拿下了北京,从崇祯哪里抄出了三千二百万两白银。

关键时刻,自己有三千二百万两白银,就是舍不得出一百万两白银来救命,这样的皇帝也真是抠到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