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算命是什么意思做哪些副业可以稳定地 *** 50
梦见算命是什么意思,做哪些副业可以稳定地 *** 50?
在这副业刚需的时代,我们如何在8小时工作之外赚到一些收入,则是需要好好研究的,毕竟谁都不想要只靠死工资生活吧?
在我看来, *** 的副业就是在不打扰主业的情况下还能赚到很多钱,所以今天推荐这3个副业,投入成本少、收入却相当可观,一起来看看吧。01 驾校 *** 我的朋友圈就有一个叫小林的同学发些驾校 *** 的广告,刚开始以为这是他的工作。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他一家驾校的 *** ,驾校那边承诺每招到一个学员,就给他200元-500元佣金。遇到旺季的时候,他可以做到2-3万的业绩收入,即使淡季的时候,他也有几千块的额外收入。他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通过调查了解后,知道驾校学员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上班族两个群体,所以他把目光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因为之前本身就是 *** 中介,就是发 *** *** 信息的那一类,以至于积累了相当多的人脉,找到一些学生做他的小 *** 也不是什么难事。他在大学里面寻找小 *** 后,然后给小 *** 阶梯佣金,比如说一个月招五人到十人,每个人提成200;一个月招十人到二十人每个人提成300等等奖励措施,这个具体的佣金可以按照跟驾校谈的佣金来定。就这样,他组建起了自己的 *** 支 *** 团队。推广方式就是联合大学附近的餐馆和店铺来做营销,比如免费给他们做菜单、纸巾盒,上面加上自己的广告,另外还在餐厅门口放易拉宝广告等等,在该家餐馆介绍过去报名有一定的优惠。这样一来,达到了互惠共利的目的,彼此促成对方的生意。很多大学都会有很多活动,是需要拉赞助的,他也适当地参加,打出名气。然后跟学生会等学校部门弄好关系,以后不仅仅是驾校招学员,还有很多其他的线下项目都是可以 *** 作的。如此一番营销宣传之后,他已经在驾校圈子里打出名堂了,不仅找他报名的学员多了,找他合作的驾校也多了。后来,他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之后,干脆直接出来单干,驾校分校已经开了三家。不得不佩服他做生意的能力,整合资源为我所用,发挥到淋漓尽致!驾校 *** 这门生意进入门槛比较低,实际上手难度相比其它高度依赖流量与转化技巧的互联网项目,也不是太高,主要还是看“执行力”。在我看来,学校不仅是个大流量池,且流量集中,传播速度快,示范效应强,一旦上手做出一个学校团队,下面就会很容易复制。不止可以做驾校 *** ,也可以去跟其他机构谈合作,如:小语种机构、英语培训机构、考研机构等等这些教育机构进行合作,现在很流行的课程分销,也很适合大学生这个受众群体。所以,只要你有办法把一个群体的人流量聚集起来,绝对不愁没钱赚。02 塔罗牌占卜师前几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女孩子突然一窝蜂地推荐塔罗牌,那段时间的朋友圈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测运势、测感情的人一大把,还把它分享到朋友圈。就是放在今天,也依然有很多女孩子络绎不绝地测试。何谓塔罗牌?塔罗牌是由欧美传入中国的古老占卜工具,一些人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某种心灵感应,将这种心灵感应和内心的感觉,用图像具体化,再通过占卜师解读其中的含义给占卜者。
这是一个很小众的副业,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但相信的人又特别相信,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跟多年前,疯狂流行的星座一样。即使每天固定只有一个客户向你付费,一天的生活保障就有了。坚持一段时间回头客多了,一天有两个老客户回购,房租跟日常开销也有了。所以,不是虚拟产品不赚钱,要看你卖什么,怎么卖。那么如何利用塔罗牌赚钱呢?*** 步先 *** 学习塔罗牌知识。先在 *** 上购买一副塔罗牌,一般商家都会送你一套完整的学习资料。而且现在各大平台,其实有很多关于塔罗牌的干货,你把它全部搜集起来,用心地学习塔罗牌的知识,都够你成为一名专业的塔罗牌专业师。学习完之后也不要着急赚钱,可以先和身边的朋友测试一下,技术过关了。再找10个朋友练手,直到朋友对结果都很满意,你就可以出师了。第二步就是找客户。*** 、闲鱼、朋友圈都是可重复引流的平台,抖音上关于塔罗牌的视频也不在少数,空余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学习下他们是怎么做的视频,这对于长期发展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再不然,现在很多公众号和网站都有在招塔罗牌师,只要技术过硬,这份副业是不愁赚不到钱的,属于一本万利的副业。写到这里,我想到同样是作为半道出家的占星师莫小棋,人家那才叫一个厉害,被称为是“娱乐圈的 *** ”。自从她不再演电视剧起,便开始就走上了星座研究这条路,神奇的是她预言过的每一个明星都应验了,还开了自己的星座文化传媒公司,这应该是占卜占星行业内最成功的例子了。03 做任务+虚拟资源项目赚信息差的钱,网上天天会有一些平台搞活动来拉人气或者提升自身知名度,用户通过完成平台发布的任务来获得现金报酬或者实物奖励。很多人只讲知道网上有任务,看着有些人做 *** ,但是不明白任务的原理,原理很简单,就是现在电商的日子也不好过,都想方设法的要新用户,所以很多人就专门的收集这些任务,给没有信息渠道的朋友,从中赚点搬砖的钱,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找到任务和想做任务的人呢?以下就是一种 *** !这里指的是一些公司为了提高人气知名度而特意举办的各种 *** 活动,用户只需要简单参与就能获取一定的现金奖励,有时候还会有实物话费这些等等。我现在就是做的一个软件发布的项目和任务,朋友推荐的,软件名字叫做连银汇,类型很多,有做任务的,有一些 *** 的基础培训课程,各种虚拟资源项目教程等等,有兴趣的可以百度搜下就知道,除了任务还有一些新手 *** 的 *** 培训课程,各种资源资源项目教程等等,我也是涨了不少见识,比较适合新手小白,能学知识技术能当做 *** ,刚接触做些简单的活动任务类 *** 月赚了两千多块钱, *** 作都很简单每天就花1个小时,所以更多的时间就做里面的虚拟资源项目,一天也能有几十百把块,虚拟资源很丰富,有汇总,关键是有带做的!软件里单做任务的话就当做零花了,正常一月能挣千把块,毕竟不花什么时间,赚的就少,像我做里面的虚拟资源项目后期还是可以实现高收入的。虚拟产品 什么是虚拟产品?简单来说就没有实物,不需要发货,客户购买产品后可以通过 *** 或者微信邮箱等发给客户,这样呢,我们的订单就搞定了。比如你卖的可以是教程,软件资料,素材等等,这些我们统称为虚拟产品!它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一份资料,可以复制复制再复制,就像一台印钞机,你每一次复制都是印刷钞票。而且当天可以 *** 作赚钱。对于多数人来说, *** 也可以很轻松,毕竟也是我正在 *** 作的项目,下面是这个项目的部分(每天截取了两个小时)收入图。这个项目没有成本,订单金额就是纯利润!为了防止项目泄露,订单号就不晒了。一般一单几块到几十块不等,偶尔能碰到一两个大单,之所以敢说暴利,是因为项目没有成本,订单金额就是纯利润!白天平均3-6单,这是一个可以24小时赚钱的自动化项目,包括吃饭、走路、睡觉、甚至啪啪时都有钱赚。现在网上项目很多,标题也很浮夸,动不动就日入几万,试问有几个人能拿出实际收入来证明一下?当然不排除涉灰的,还是外边的空气自由点,奉劝那些想一夜暴富的朋友悬崖勒马!不管你 *** 作什么样的项目,一旦选择了,就要深入去学习,不断地优化,要把它做好、做精,要把自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这个领域的达人。一个人自学的能力很重要,比如,前两天我们分享的知道达人项目、头条号音频项目,很多人都感兴趣,但是去稍微尝试一下,就发现很多问题,不知道如何注册,注册了不知道如何上传,如何认证......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小问题,都是必须你自己学会去解决的,不然往后的运营,你会更苦逼。万事开头难,做项目也是一样的,不要怕困难,更不能浅尝辄止,要摸索,要学习,更要坚持!最后,祝大家手有余粮,心中不慌;学一门技能,大杀四方中国书法的魅力何在?
中国有光辉灿烂的文化,文化的核心就是书法!从中国书法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窥见到中国文化的脉络,中国书法的发展是由完全的实用性到实用与艺术相结合,以及到现在逐渐脱离实用走向艺术化,中国书法从四百多年的隶变开始进入了汉代,艺术的表现力在逐渐的加重,到东汉隶书达到鼎盛时期,其另一个表现形式就是真、草、隶、篆、行的出现,实用推动了书法的发展,隶书虽然较篆书提高了书写效率,但是还不能满足应用,于是在汉简上就出现了草写的简牍,章草就出现了,随着章草的出现,诞生了一个纯艺术化的书体——-草书,草书成熟于东汉,其代表人物就是后人称为草圣的张芝。经历了四五百年风雨,迎来了一个中国书法史上伟大的时代——-魏晋时期,三国的代表人物是锺繇,晋的代表人物就是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初唐的孙过庭在其撰写的《书谱》里曾经描写过这几个人的故事,王羲之说:顷寻诸名书,锺、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看来在书圣王羲之眼里只有张芝和锺繇。书法走到今天,艺术化逐渐取代了实用,同时也引来了一个如何评判书法作品的优劣问题,从书法的发展脉络来看,书法的发展离不开承袭古人的书法艺术,而与时俱进地发展,也是艺术发展之规律。写字与书法是有本质区别的,写字仅仅是把字展现出来,而书法里却蕴含了至文字诞生以来的艺术规律———法度,没有法度书法什么也不是,在法度中书法可以任意发挥,从古到今,获得书法的法度没有正确的学习 *** 和功夫的倾注是不可能的!
如何才能学好周易?
学好《周易》的一个最重要的 *** 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因为学习《周易》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离不开我们的实际生活。至于,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学好《周易》呢,从我的认识来看,只要进入了《周易》的大门,就算学好《周易》了。因为,我学习研究《周易》20几年了,自我感觉,还在《周易》的门外徘徊。
《周易》可以从象、数、理、占来进行划分了学习。《周易》中象、数、理、占四者为一体。从学习《周易》来说,是不可分割,比如,不能把《周易》的象与数抛弃,单独学其理,也不可以将其理不顾,而单独学其占。
对于学习《周易》,我想借用名著《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一句话“左议立谈自以为无人可及者,临危应变而百无一能者,比比皆是。”很多人单独只学所谓的《周易》之理,可以说滔滔不绝,且不说是否对实际人生产生有益的指导,就从脱离象、数、占来说,对《周易》之理诠释也难脱“望文生义”之嫌。
很多人说到《周易》的占,认为就是六爻、奇门、六壬等的预测术,其实也是有区别的。“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所以说,《周易》本身是从八卦推演事物的发展来确定事物的吉凶的。而建立在《周易》与五行基础上的预测术,定吉凶的根本是五行的生克制化。所以说,学习《周易》的占,是学习用八卦去推演事物的发展。
在象、数、理、占四位一体的学习《周易》,如何与实际相结合呢?《周易》的占就是其与实际相结合的手段之一。
以慰藉藏在你内心深处的那片春光?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相信下面这个故事一定能慰藉你内心深处的那一片春光!
在唐贞元年间的博陵县(现在的河北博野县)有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聪颖,才气逼人,但是性情孤傲,平时除了寒窗苦读,就是独自出游。
贞元十二年的清明时节,刚刚在长安考完科举的书生来到都城南郊游玩。一路上杨柳花飞、莺歌燕舞、春意盎然,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他顿觉神清气爽。
他一路漫行,看不尽的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正陶醉于南郊的美景,却不知不觉离城已经很远了。此时他觉得口渴乏力,想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顺便讨口水解解渴,以便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城去。
这里是乡村僻野,农家住得极为稀疏零落,他极目远眺,望见不远山坳处有一片盛开桃林,在桃花掩映中隐约有一间茅舍,于是快步朝山坳走去。
走到山脚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的桃林:桃花正艳,挂满枝头,微风吹来,清香袭人,让他以为误入了桃花源中。
稀疏的桃林间有一条仅能一人通行的弯曲小径,沿着小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篱笆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
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书生心想:“哪位高人在此隐居,竟有如此闲情雅致。”
正在此时时,一少女双手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莲步轻移地走向书生,轻轻地唤一声:“公子,请用茶。”
书生这才回过神来,见少女正向自己走来,泛着微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青秀和纯洁,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风采。
一时间,书生竟然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随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泛红了脸蛋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
书生不由得春心萌动,险些难以自控。还好他平日里饱读诗书,还算通情识礼,他努力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在少女面前失态。
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及来意,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身份。
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轻描淡写说了一下自己的小名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书生自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就这样两人在屋中沉默了一会儿,为了打破尴尬的局面书生将话题转到景物上。他大赞此地风景秀美,如诗如画,是游春踏青的理想之地。
少女只是静静的听他高谈阔论,含笑颔首表示赞同,却并不多说话。说到春天,书生诗情大发,又对古今著名的游春诗词品评了一番,最后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完,他含情脉脉地望着少女,期待她的回应。
聪慧的少女当然明白他的弦外之音,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对着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的翩翩公子,情窦初开的她心中自然是春意荡漾、小鹿乱撞。
但一向知书识礼的少女,又怎么能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呢?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早已爬上了面颊,只是偶尔用含情脉脉的目光向书生一瞥,一碰到他的目光又像触电一样迅速地收回。
更加羞怯的她只能低头望着自己的脚尖,模样更显得楚楚动人。面对少女的无措,书生也是手足无措。虽说饱读圣贤书但平时极少接触女孩的书生自然不明白少女的心思,见少女长久不语,还以为自己言语冒犯了她。
在那个时代最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是非常忌讳的。在这春日午后的暖阳中,两颗火热心彼此都被对方深深吸引着,然而“发乎情,止乎礼”,两个饱受圣贤教育的年轻人守住了底线没有做出越轨之举。
眼看着太阳已经落下山头,书生只好起身,诚恳地道谢后,恋恋不舍地向少女告别。少女把他送出院门,倚在窗棂上目送着书生离开,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这片桃林。
书生也不时地回头张望,只见桃花一般的少女,映着门前香艳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荡。
春日里一次偶然的相遇,在书生和少女心中都都擦出了爱的火花。在当时那个社会男女之情,对男人来说只是锦上添花,而对女人却是雪中送炭。
自从书生离开以后,少女对他一直昕昕念念,翩翩少年郎的影子一直萦绕在她脑海中,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
而书生回到家中,则是继续日夜寒窗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春游巧遇少女一事也就被暂时搁在脑后,以免因儿女情长荒废了学业。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好日子,书生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游巧遇少女的情景,爱的火花又在他心底燎原,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冲动,书生抱着兴奋急切的心情,一路马不停蹄来到城外寻找昔日的旧梦。
一路上桃花依旧红艳,春意依然盎然,但这一些景物都无法唤书生的兴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灿烂的桃花中的少女。终于书生找到了那间茅舍,看见一切如故,上次春游巧遇的景象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提了提嗓子隔着篱笆喊道:“小生春游路过,想讨些水喝!”他重复着去年说过的话,期盼着去年巧遇的那幕再次上演,但是过了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
他再次提高了嗓音高喊少女的小名,但是除了些许微弱的回音外,没有任何应答之声。书生推开篱笆一看,茅舍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铜锁,预示着主人早已不在此地。书生顿时觉得如一瓢冷水浇头,心中炙热的爱火顿时熄灭了。
书生独自坐在院中桃花树下.一阵春风吹来,缤纷的花瓣飘落一地,过了许久仍不见少女归来。此时的日头已经落山,他怅然地望着四周的景象,讪讪地从窗棂中取出笔墨,在房门上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如果此时屏幕前的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汉武帝和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什么关系?
刘秀和汉武帝刘彻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不过两人在谥号上,有点承接关系。
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在名义上承接西汉,继承刘邦血脉的皇朝正朔,可实际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主张,却已经是和西汉相去甚远,加上东汉的都城建在“洛阳”,与长安相比,东汉的政治、军事位置位于中原之东,因此称东汉。
在汉光武帝驾崩后,汉明帝及东汉朝廷给刘秀讨论着上谥号,因为刘秀是继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之后第三位“武功”伟大的皇帝,而且刘秀还是从底层升上来的,经历了大小战争的亲征皇帝,比之刘邦都毫不逊色,于是朝廷倾向于给刘秀“武”的谥号。
从“格局”的角度来看,刘秀乃是不严格意义上的“开国皇帝”,因为西汉早已经被王莽“终结”了,虽然后世历史不怎么提起“新朝”,只论西汉、东汉,但是新朝确实是存在过,刘秀等人也是崛起于“新朝末年”而不是西汉末年。
但刘秀也还是刘汉皇族的一员,脱离出身说功绩并不合适,所以类似于他的祖先刘邦“太祖高皇帝”这样的谥号,他肯定是获得不了了,权衡之下,给他安排一个“武”的谥号,那是最贴切的。
因此给刘秀的谥号用上“武”字,是妥当的。
可接近又有一个问题来了,刘秀除了有一个已经被追为“太祖高皇帝”的祖先,他还有一个被追为“武”(汉武帝的谥号单一个字)的祖辈汉武帝刘彻,所以谥号“武”已经被用了,如果拥有这个“武”谥号的皇帝功绩并不突出,东汉朝廷还敢给他改一下,但问题是拥有这个谥号的,乃是伟大的汉武帝刘彻,那么刘秀就不能再是汉武帝。
这种事情让汉明帝很郁闷,他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以前留下的“谥号”就是这么几个,如果再没有合适的,那么就只能自己造一个了。
虽然这是难题,但总有人能够解决,于是朝臣们发挥才智,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使用“双谥号”,于是这便重现了“双谥”,也叫做叠谥,在先秦时期,这种双谥号的情况常见,比如“秦昭襄王”、“秦庄襄王”,这些便是双谥号。
之所以之前想不到这样,那是因为双谥号乃是周代常用的,西汉时期并没有这样沿用,这就导致众人对此十分犹豫,可文字上的事情,本质就在于人自己能够自洽,当没有办法的时候,双谥就是 *** 的办法。
就这样,刘秀的谥号就诞生了,他被定谥为:汉光武帝。
相比西汉皇帝的单字谥号,刘秀的谥号确实是有点长了,但从字面的意思上来讲,还是可以让百姓有很直接了当地认知,比如他们可以理解为刘秀有“光复大汉”的功劳,,也是这个谥号,从思想上,更加确定刘秀和刘汉的继承关系。
“光”与“武”,光也是“谥法”里面有所记载的,正所谓:
“功格上下曰光,能绍前业曰光,居上能谦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所谓“能绍前业,这个“绍”字,就是继承的意思。
在《尚书》中,就曾有过:“绍复先王之大业”的说法,所以这个绍,其中所表达的“继承”的规格很高。
那么什么是“规格”呢?
这是文字特有的一种阶级性。
继承的事情,上至王公大臣,下至百姓之家,都是常有发生的,但是因为他们的地位不同,叫法也不一样,比如普通人家的继承叫做“遗”,而贵族和王公大臣的继承叫做“袭”,那更高统治者的评价自然是高很多的,所以统治者真正能把往昔辉煌再次重现的,就叫做“绍”。
而刘秀“绍”的是什么业呢?
绍的正是汉朝的武功大业,这个“武”,也可以理解为汉武帝时代的伟大,东汉朝廷认为,刘秀做到了当年汉武帝做到的事情,没有给汉武帝丢脸,因此,汉光武帝和汉武帝,在意义上是存在着联系的。
不过该说的是,这两位皇帝,在实际血缘上,没有关联。
即便是问汉光武帝本人,汉光武帝都会说他是汉武帝的后代,但是他所说的后代的含义,跟咱们现如今讲的血缘关系是不一样,他们所认为的后代,就是一个家族内部的前后辈关系,特别是东汉这个“汉”,在当时,与以前那个西汉是同一个汉。
可刘秀属于刘邦的血脉后代,却不属于汉武帝刘彻。
刘彻乃是刘邦的曾孙,是刘邦的三世孙,而刘彻,是刘邦儿子刘恒这一脉的,原来叫做“代王脉”,后来刘恒当了皇帝,并且传承下去了,才成为了主脉,原本的主脉刘盈一脉,则是被陈平和周勃等人斩尽杀绝了。
刘秀祖上的血脉本来也属于“主脉”,不过到了汉武帝之后,就渐渐远离了主脉,那就是因为,刘秀的祖先是汉景帝的第六子刘发,被封国长沙,号长沙王,刘发的弟弟刘彻当了皇帝,加上“推恩令”,刘发这一脉注定会成为支脉,但要比高祖之子的后代们好得多。
按照祖宗说法,刘发是刘秀的“五世祖”,刘秀就叫做刘发的“五世孙”,刘秀可以把汉武帝叫做“五世叔祖”,但同样因为已经是“五代”之后的叔祖,血缘关系几乎等于没有了,因此刘秀和刘彻只能是传承上的关系。
而汉朝人也许想不到,汉朝的格局变化竟然如此激烈,刘发这一脉的后人都能当上皇帝了,按照汉武帝留下的政治遗产,不说让后代的子孙皇帝传承万世,再传个十代,估计问题也是不大的。
可西汉后期的“外戚干政”的习惯实在是太严重了,刘彻本人一直“提防”的外戚干政问题还是没防住,想当年刘彻为了避免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在刘弗陵登基后干政,都赐死了钩弋夫人,由此可见汉武帝的决心。
谁知道汉成帝直接将汉武帝苦心设计的局面给毁掉了,在他登基之后,他立即扶持母亲王政君的家族,后来导致出现了王莽这一个变数,在汉朝还算鼎盛的时候,篡夺了大汉的江山,还因为王莽一系列思想超前,实践和执行力却拉垮的计划把西汉给整废了,最后因为内外混乱,刘家的江山暂时被 *** 。
这种乱世,对刘汉宗室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不过这种“灾难”,也是仅限于处在“上层”的刘汉宗室,跟刘秀这种处在“底层”的宗室无关,正相反,这种乱世对刘秀这种人是有益的。
所以刘发的子孙们,就崛起于新朝乱世。
刘秀说是刘发的血脉,但其实也不是嫡脉的。
因为推恩令的缘故,刘发的儿子们除了要另外分封“爵位”,还要在刘发死后,由汉朝廷来对他的封国进行“划分”,给予这些侯爷们相应的“封地”,刘秀的祖宗刘买,被封为了“舂陵侯” ,封地在如今的湖南宁远。
而“舂陵”这个地方,在新朝末年出了两位皇帝。
一位是同为刘发的五世孙的更始帝刘玄,另一位就是刘秀。
单从刘买这一支的血脉上来讲,刘玄的地位比刘秀更高,因为刘玄的曾祖父乃是刘买的长子,所以继承了舂陵侯的爵位,而刘秀的曾祖父刘外却不是刘发的长子,已经没有再次分封了,只是靠着宗室的身份做了一地的太守。
不得不说舂陵这个地方是神奇的,为什么会在新朝乱世中崛起,没有人说得清楚。
暂且不说刘秀,就光说更始帝刘玄,他就曾经因为 *** 而不得不离开舂陵,后来带领着 *** 分子在平林正式起兵,所以他的崛起是带有一些“草莽风气”的。
刘秀的崛起轨迹和刘玄也是相似的,他们麾下的军士有着五湖四海的人,其实也有很多从舂陵带过来的人。
因为经过刘买几代子孙在封地的繁衍,舂陵乡这个地方已经有了很多刘家人了,说得高大上点,这都是皇室血脉,事实上同样也说明了,刘汉宗室的这份血脉在舂陵,并不值钱。
所以刘玄和刘秀麾下的队伍是强大的,他们极具凝聚力,而这股凝聚力和来自于骨子里的自信,在王莽对一切逐渐失去控制的时期,刘玄、刘秀纷纷起兵,响应推翻新朝的农 *** 动,一时之间,天下大乱。
也许是天命眷顾,刘玄和刘秀这两支部队合二为一后,屡屡取得胜利,刘秀也层层晋升。
打到了河南的“淯水”后,这支 *** 队伍就开始要建立政权了,按照能力和功绩来说,刘秀和他的哥哥刘縯更加突出,但众人还是选择了性格偏向懦弱的刘玄。
之所以选择刘玄,不因为别的,就是他们仍旧以“身份”来定义地位,而在这几个“ *** 代舂陵侯”的后代里面,选择一个地位更高的,那绝对就是刘玄了,毕竟当时只要是有刘汉皇室参加的 *** 队伍,打出的旗号都是光复汉室,显然选刘玄更符合标准。
刘秀兄弟其实是有点意见的,但是形势比人强,所以他们兄弟两无法直接提出来,而刘玄也看出了他们兄弟两的不满,为了安抚刘秀兄弟,刘縯也被赐予了重任,任大司徒,也算是给足了面子,既然可以和谐相处下去,那就暂时继续合作了。
随着新政权的建立,刘玄这个政权被称为“更始政权”,其本人被称为更始帝。
因为手底下的能人很多,有一部分宗室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政治理念和治军理念上,都有很清晰的思路,这也让更始政权越来越顺利,刘縯立下的功劳也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刘縯的能力正式掩盖过了身份的差异,所以他更得人心,这也导致刘玄开始感到害怕了,因为刘縯也是刘买的子孙后代,要说资格,不比他差多少,如果能力比他高出太多,那么刘玄就危险了。
与此同时,刘玄手下也有很多人有杀掉刘縯的呼声,趁着一次刘縯手下勇将刘稷对更始帝有不满言行的时候,刘玄发动了兵变,杀掉了刘稷和刘縯,等于是一下子把“舂陵刘家集团”给一锅端了,这件事造成了刘秀的 *** 。
大哥被杀,更始帝也没有放弃对刘秀的虎视眈眈,因为刘玄占据着大义,刘秀没有办法和刘玄正面抗衡,刘秀只能率领部下远走,也是这种困难的环境下远走,让刘秀找到了河北集团的支持,刘秀一下子有了雄厚的根基。
河北集团给了刘秀很大的助力,先是大量的财富支持,而后是充足的人才支持,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吴汉、耿弇、寇恂、景丹、王梁、盖延、耿纯、任光、李忠、邳彤、万修、刘植十二人都是来自于河北集团,这些人,都是刘秀站稳脚跟的资本。
后来刘秀一步步反推,与赤眉军两路夹击除掉了更始帝,经过河北集团的“拥护”后的刘秀,开始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刘秀带领着手下的将领平定国内的其他割据政权,最终一步步统一天下,重新建立“汉朝”。
刘秀除了消灭了其他政权,成为了中原最强大的政权,随后还稳定了外部局势,震慑了匈奴,开辟了一个不逊色于西汉内外环境的世道,功绩也可谓是非常之大了。
所以在东汉建立的时候,跟刘秀有着同样功绩的祖辈皇帝,也只有汉高祖刘邦,就算是汉武帝,也仅是击败匈奴,却没有横扫国内对手的功绩,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秀的存在确实是强大的,东汉朝廷说他光复了汉朝的荣光,重现了汉武帝时期一般的功绩,这是合理的。
但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对国内的“门阀”的态度上,刘秀却是比不上汉武帝,汉武帝的心中乃是皇权至上,根本不会被门阀所裹挟,但刘秀却是被门阀所裹挟了,这也导致东汉和西汉的开局是不同的,刘秀借力河北豪强集团,也奠定了东汉皇权始终势弱的无奈局面。
结语:刘秀这个皇帝在后世人的评价中是呈现“两极化”的,有人说刘秀乃是千古一帝,功绩不输于刘邦,但也有人说刘秀乃是“千古罪人”,不仅没有对匈奴赶尽杀绝,还对匈奴表现出“包容”的态度,这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匈奴大面积迁入中原,为后来的“五胡乱华”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
和刘秀同样的是,汉武帝被后世人的评价也是两极化的,有人说汉武帝北伐匈奴,打得匈奴抛弃漠南,此乃千古功绩,但也有人说汉武帝制造 *** ,巫蛊之祸连自己的太子皇后都逼死,加之长年穷兵黩武,让百姓苦不堪言,他乃是一个“暴君”。
其实这两位皇帝的评价两极化,正体现了“人红是非多”的道理,没有一个伟大的人是没有缺陷的,所以他们也是因为功绩太大,不得不说一句“同病相怜”了。
本文原创自“ *** 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