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心咒108遍真正去取经的真的是六耳猕猴吗
地藏王心咒108遍,真正去取经的真的是六耳猕猴吗?
这年头,有许多人喜欢歪理,就连《西游记》这样的四大名著,也出现了许多自以为是歪解学者,抛出一些好像挺有道理的“阴谋”观念来误导读者。
比如有个姓吴的所谓西游专家,就有很多标新立异的观点。连唐僧的母亲满堂娇,一个为儿子忍辱偷生近二十年的伟大母亲,也遭到最恶毒的污蔑。
关于这个六耳猕猴替换了真孙悟空的事,也就被那些阴谋论者大加渲染,说得好像就是真的一样。但认真读过西游原著的朋友,应该不会受到蛊惑。
到灵山取经成功的,只能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混世四猴之说孙悟空搬救兵,在毒敌山除掉蝎子精后,师徒继续上路。可不久,路遇一伙山贼,孙悟空行凶打杀了两个凡人,引出了真假美猴王的事件。
这时候,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根本没法分辨。
上至天界,下至幽冥地府,观音和唐僧都念了紧箍儿咒,可两人完全一样。最后在地藏王菩萨座下灵兽能分辨,但不敢说,最终到灵山找如来辨认。
如来以慧眼观之,似乎查明了假悟空的来历,说了一番话,认定假悟空是混世四猴中的六耳猕猴:
“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如来的说法乍一听有些道理,可真是这么回事吗?
如来说的混世四猴:灵明石猴、赤 *** 马猴、通臂猿猴和六耳猕猴。如来称这四种为神猴,都不得了,各有不同的天生大神通。
有了这个说法,孙悟空便被许多人认为是 *** 种灵明石猴。如来是这样形容灵明石猴的: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这似乎和孙悟空的属性神通也差不多啊!
但还有两种如来所谓的灵猴,赤 *** 马猴和通臂猿猴,如来说他们也是神猴,具有莫大神通:
第二是赤 *** 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按说,这两种神猴应该也相当厉害呀,但其实这两种猴子,正是孙悟空在花果山时的手下。可是他们连最弱的混世魔王也打不过,如何当得起混世四猴?原文述:
猴王将那四个老猴封为健将;将两个赤 *** 马猴唤做马、流二元帅;两个通背猿猴唤做崩、芭二将军。
由此看出,这个混世四猴的说法,实为掩人耳目之语,又是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只是如来身为佛祖,说起来仿佛头头是道,没人敢怀疑而已。
二心竞斗孙悟空可是悟性绝高,如何不明白如来此瞒天之语?
真假猴王根本都是孙悟空。否则在念动紧箍咒时,不可能完全一般表现。两个人武器、招数、神通,都完全一样,哪里存在这样的事儿?
这紧箍咒,可是如来亲手打造的法宝,如来是一教之主,这六耳的假箍儿,若能演得这样逼真,怕是他比如来还要厉害了!
其实原因就只有一个,两个孙悟空,都是真的,一个为恶一个为善。
二猴打上灵山时,如来还说了一句话:
“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其实这才是如来的真话。孙悟空以前为妖,自然有恶念。他这个恶念并非是天生的,而是他刚刚学艺归来时,打死花果山那个“混世魔王”时,出了问题,此魔王的恶念钻进了孙悟空的身体,孙悟空后面才成了妖猴。
西游记第二章标题: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这标题后一句何解?其实就是说,孙悟空虽打杀了混世魔王,自己却元神与魔王合在一起,有了魔念。所以孙悟空亦正亦魔,人格是两面性 *** 的。
取经路上的孙行者,一直都有正魔二心。
取经路上,孙悟空行起凶来绝不手软。在车迟国,就杀了三个凡人,两个本来心地善良的道士(三大仙的弟子)、一个行刑的刽子手,都给他一棒打杀。还把宝象国公主的两个儿子,让八戒从空中扔下摔死,可见他是很凶残的。
这时候,就因为身体内有魔性在作怪。
在毒敌山时,孙悟空被倒马毒扎了,因此魔念分离,化出来另一个孙悟空。后来打杀山贼,被驱赶后,魔念分身赶来,竟然对唐僧动了棒子。
六耳猕猴,其实正是孙悟空的魔念,被如来拿下后。孙悟空当着如来的面,竟一棒把他打死了。这正是孙悟空灭了自己的恶啊!
如来虽然口上说惋惜,却对孙悟空很欣赏,并且随即说出了这番话:
“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孙悟空是个狠人,对于敢灭自己魔念的人,如来也是佩服的,如来这时就向孙悟空承诺了,取经成功后,会和唐僧一样,会让他成佛。
如果孙悟空不是这般决绝,在如来面前打死这个恶念悟空,最后他或许也只能和八戒等人一样,最多封个菩萨就顶天了。
人人心中,都有善恶二念,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这也告诉我们,当魔念滋生时,一定要坚决灭杀,否则就可能走上歧途!
评书水浒传108将排名?
三十六天罡:
1、天魁星 呼保义宋江
2、天罡星 玉麒麟卢俊义
3、天机星 智多星吴用
4、天闲星 入云龙公孙胜
5、天勇星 大刀关胜
6、天雄星 豹子头林冲
7、天猛星 霹雳火秦明
8、天威星 双鞭呼延灼
9、天英星 小李广花荣
10、天贵星 小旋风柴进
11、天富星 扑天雕李应
12、天满星 美髯公朱仝
13、天孤星 花和尚鲁智深
14、天伤星 行者武松
15、天立星 双抢将董平
16、天捷星 没羽箭张清
17、天暗星 青面兽杨志
18、天佑星 金抢手徐宁
19、天空星 急先锋索超
20、天速星 神行太保戴宗
21、天异星 赤发鬼刘唐
22、天杀星 黑旋风李逵
23、天微星 九纹龙史进
24、天究星 没遮拦穆弘
25、天退星 插翅虎雷横
26、天寿星 混江龙李俊
27、天剑星 立地太岁阮小二
28、天平星 船火儿张横
29、天罪星 短命二郎阮小五
30、天损星 浪里白条张顺
31、天败星 活阎罗阮小七
32、天牢星 病关索扬雄
33、天慧星 拼命三郎石秀
34、天暴星 两头蛇解珍
35、天哭星 双尾蝎解宝
36、天巧星 ***
七十二地煞星
37、地魁星 神机军师朱武
38、地煞星 镇三山黄信
39、地勇星 病尉迟孙立
40、地杰星 丑郡马宣赞
41、地雄星 井木犴郝思文
42、地威星 百胜将韩滔
43、地英星 天目将彭玘
44、地奇星 圣水将单廷圭
45、地猛星 神火将魏定国
46、地文星 圣手书生萧让
47、地正星 铁面孔目裴宣
48、地阔星 摩云金翅欧鹏
49、地阖星 火眼狻猊邓飞
50、地强星 锦毛虎燕顺
51、地暗星 锦豹子 ***
52、地轴星 轰天雷凌振
53、地会星 神算子蒋敬
54、地佐星 小温侯吕方
55、地佑星 赛仁贵郭盛
56、地灵星 神医安道全
57、地兽星 紫髯伯皇甫端
58、地微星 矮脚虎王英
59、地慧星 一丈青扈三娘
60、地暴星 丧门神鲍旭
61、地然星 混世魔王樊瑞
62、地猖星 毛头星孔明
63、地狂星 独火星孔亮
64、地飞星 八臂哪吒项充
65、地走星 飞天大圣李衮
66、地巧星 玉臂匠金大坚
67、地明星 铁笛仙马麟
68、地进星 出洞蛟童威
69、地退星 翻江蜃童猛
70、地满星 玉幡竿孟康
71、地遂星 通臂猿侯健
72、地周星 跳涧虎陈达
73、地隐星 白花蛇杨春
74、地异星 白面郎君郑天寿
75、地理星 九尾龟陶宗旺
76、地俊星 铁扇子宋清
77、地乐星 铁叫子乐和
78、地捷星 花项虎龚旺
79、地速星 中箭虎丁得孙
80、地镇星 小遮拦穆春
81、地嵇星 *** 刀鬼曹正
82、地魔星 云里金刚宋万
83、地妖星 摸着天杜迁
84、地幽星 病大虫薛永
85、地伏星 金眼彪施恩
86、地僻星 打虎将李忠
87、地空星 小霸王周通
88、地孤星 金钱豹子汤隆
89、地全星 鬼脸儿杜兴
90、地短星 出林龙邹渊
91、地角星 独角龙邹润
92、地囚星 旱地忽律朱贵
93、地藏星 笑面虎朱富
94、地平星 铁臂膊蔡福
95、地损星 一枝花蔡庆
96、地奴星 催命判官李立
97、地察星 青眼虎李云
98、地恶星 没面目焦挺
99、地丑星 石将军石勇
100、地数星 小尉迟孙新
101、地阴星 母大虫顾大嫂
102、地刑星 菜园子张青
103、地壮星 母夜叉孙二娘
104、地劣星 活闪婆王定六
105、地健星 险道神郁保四
106、地耗星 白日鼠白 胜
107、地贼星 鼓上蚤时迁
108、地狗星 金毛犬段景住
请问地藏菩萨佛号该怎么念?
念诵地藏菩萨佛号就是: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意思就是皈依南无地藏王摩诃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的意思
读一万声地藏圣号要多少小时?
大概三十分钟左右,因为人的语速正常的状态下是一秒钟六个字
你知道什么故事吗?
佛教和佛经
佛教创始人叫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大家注意他的出生年月是公元前56 6年,到公元前486年圆寂。中国孔子是公元前551年生人,胡适考证老聃可能是公元前570年生人。悉达多的出生年月刚好介于老子和孔子之间,可见他们完全是同时代的人。
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个王子,他的父亲叫净饭王,实际印度语原意是“纯净的大米”,中国人把大米叫饭,所以翻译为净饭王。他所在的这个小国叫迦毗罗卫国,那个时候印度没有统一,分为无数小邦国,他所在的这个小邦国处在今天尼泊尔附近。他的母亲叫摩耶夫人,生出悉达多之后仅七天就去世了,我们今天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她死于产褥热。因此后来在佛教上就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摩耶之幕”。因为他的母亲叫摩耶夫人,意思是指屏蔽真实世界的帷幕。
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仅7天母亲去世,净饭王尽仅得这一个长子,极为爱护,百般呵护,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其他他小的时候生活何其优渥,他幼年的时候,他的父亲曾经找过一个外道算命先生,大家注意只要在佛教里提外道“外道”二字,就是指佛教以外的宗教。佛教产生以前印度已经有了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小宗教,还有其他很多宗教。那么这种宗教文化里就都有“神秘文化”和“算命文化”,一个佛教没有产生以前的外道神秘文化算命先生,来给净饭王的这个小王子算命,说“此子将来或成名主或成教宗”,意思是将来要么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要么就是一个宗教创始人。
这使得他的父亲大为恐慌,因为他的父亲希望他将来继承王位,绝不希望他将来出家搞宗教这套名堂,因此就把他圈禁在皇宫之中,悉达多居然在19岁以前,也就是成年以前,从来没有出过皇宫,他根本不知道世俗人间的生活样貌,直到19岁,他才 *** 次走出皇宫,这就是著名的“四门游观”这件事情。也就是他走出皇宫,到外城的四个城南城门那去周游, *** 次目睹贫老病死,人间苦难,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感受叫——触目惊心。什么意思呢?我们正常人从小就生活在世俗社会之中,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我们熟视无睹,一个人从小在皇宫中封闭生活,成年以后才 *** 次看见世俗社会的苦难,我们就可以想象他当时遭受到怎样强烈的心理冲击。
所以悉达多回到王宫后从此迷迷糊糊地陷入一种半精神错乱状态,他实际上进入冥思状态,对人类的苦难开始思索,直到29岁,据传说他有一夜发现他众多妻妾睡姿丑陋,于是毅然决定出家,这这种说法当然是不能成立的,他一定是从19岁触目惊心的看到世间苦难,反复思索不得其解,于是决定出家修行,寻求真谛。
他出家以后,历经“忘我冥思”“少女献食”“以身饭虎”,就是他在密林里忘我冥想快饿死了,有一个少女飘然来到他身边给他送饭;有一次他在密林中,有一只老虎扑到他眼前,佛陀认为他已经没希望了,决定用自己的 *** 饲喂老虎,结果老虎又飘然离去,这叫以身饭虎。
最终菩提苦肠禅,冥思七日,终得正果,顿悟成佛。
这都是我们最简单的说明,细节故事我们不能多讲,因为太多了。
说一下释迦牟尼这个尊称的来源。释迦是乔达摩悉达多的族名,也就是他家族的名号,意思是既有仁爱之心又有能力的含义;牟尼是当时印度梵语,翻译过来是寂寞的含义,是指对在山林中修道而获得成就者的通称啊,这就是是释迦牟尼这个称号的来源。
释迦牟尼的称呼很多,比如佛陀。佛陀这个词在魏晋之前就有,他它最初拿用梵语翻译过来叫“浮屠”它的含义是“觉者”,就是有觉悟者。我们一提“浮屠”,会都会想到中国佛教界流行的一句话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在今天已经指佛寺内的佛塔,但实际上是佛陀当年的意译,以后念转音形成专称——佛陀。
后来也把获得圆满真理的觉悟者叫佛陀。
再有如来。大家熟悉《西游记》,始终把佛陀叫“如来”,要知道中国古代没有复合词,在佛教传入以前复合词还是非常少的,中国古代也没有真理、真谛、作业、世界等,这些词汇都是佛教用语,那么中国古人怎么表述像真理这样的概念,用一个字,这个字应该说用的是很恰当,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真理就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如”这个字表达远古时代的真理含。“如来”就是真理之现身。
他还有很多称呼如:世尊,天尊,沙门、瞿昙等等。
有传说佛陀顿悟,看透天下,一时决定 *** ,寻求解脱,被一个婆罗门教是普通教士劝阻,得知他的顿悟之想,深感惊讶,建议他传布思想、形成教派,于是佛陀后来45年讲经不辍。
佛陀在世讲经期间,他的诸多弟子当年就在听他讲经的时候做过笔记,记在当时的桦树皮或者贝叶上,佛陀灭寂以后,佛陀大弟子也叫上座部比丘 *** 次对佛经加以结集,听过佛陀课的人很多,其它小沙门觉得结集不足,于是后来有多次结集。,由此形成佛 *** 献。
大家注意佛教文献总成大藏,它由三个部分构成,叫经、律、论。所谓经,就是佛陀本人讲过的话叫经,在印度梵语里叫修多罗,被中国人翻译为经;所谓律,就是修佛所必须遵守的戒律,这是第二部分文献;第三部分叫论,所谓论,就是对“经”和“律”所进行的阐发和解释性的文件。经、律、论三部分文献构成的总体佛教文献,总称大藏经。
佛家学说在佛陀灭寂以后,佛经传承上千年,不免发生“层累效应”,也就是后人不断的在上面附加伪篡,因此当今学界对佛教 *** 的整理,认为确认度更高的原经 *** 为《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