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变得更加健康的代价是,你不再是众人口中的好人

admin2022-09-15 14:34:4936

心理变得更加健康的代价是,你不再是众人口中的好人


文丨斑斓的花

来源丨公众号:拔草部落(ID:bctribe

心理变得更加健康的代价是,你不再是众人口中的好人



周末晚上窝在家里刷了杨采妮首次执导的大荧幕作品《圣诞玫瑰》,对其中的一个场景印象特别深刻。


在审理 *** 案的法庭现场,作为被告律师的薛肇文(夏雨饰)问被告的太太茗俊(秦海璐饰):「周太太,请问周先生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人?」


茗俊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是个好人,百分百的好人。在工作上他很有责任感,也很顾家,很知道疼惜我和女儿。」


电影放到这里时,我还没有办法分辨出周文暄(张震饰)是不是无辜的,但内心偏向残疾钢琴女教师李静(桂纶镁饰)才是受害者。


我在想,为什么我会觉得李静才是受害者呢?因为她身患残疾而同情她吗?老实讲我不是那种爱心泛滥的人。因为在 *** 案里,女人总是受害方的习惯性思维吗?好像这也不能完全说服自己。


之后躺在床上,我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直到我把答案锁定在了「好人」「百分百的好人」上,我才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会偏向李静。


我总是对「好人」保持了很高的警惕,特别是「百分百的好人」,更让我觉得是一件很吓人的事情。


坚定地说着自己先生是「百分百的好人」的茗俊,其实也是动摇的吧?她也在挣扎,是该相信自己一直以来的感受,还是法庭上的对白与证据。



 1 

当我们在说「好人」「坏人」时,

我们真正想说的究竟是什么呢?


所谓的好人与坏人是如何区分的呢?尺度与标准是什么呢?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是好是坏时,是依据一个时期、阶段内的所做所为,还是以整个生命为长度来评价更合适呢?


大概没有人会突然问自己,我到底算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也一样,因为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合适。


调侃地问朋友L,你觉得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他说他小时候偷过父母的钱,闯过红灯,乱丢过垃圾, *** 过公物,打过架;也抓过小偷,做过义工,捐过钱——他不知道这样是算好人还是坏人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会发现真的没有办法用「好人」「坏人」如此简单的字词去评价一个人。


我试着去想,当我们在说「好人」「坏人」时,我们真正想说的究竟是什么呢?当我们开始问自己是「好人」「坏人」时,我们真正想做的又是什么呢?


我唯有从自己身上去找答案,大概才能说服自己吧。


 2 

我是坏小孩?


小学时,我偷过奶奶两百元钱,毫无疑问这当然是一笔巨款,那时候两块钱都够我们花上好几天了。爸爸知道后,用细细的电线抽我,手上都打起血泡。


我当时没有哭,不是因为我有多坚强,而是我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哪怕是现在回忆起来,那股倔强劲仍旧让我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从那时候开始,我被当成了「坏小孩」。父母正常地与别人交流时,我都会胡思乱想,陷入恐惧,我害怕他们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害怕更多的人来责备我是「坏小孩」,嘲讽我,诋毁我。


比起偷钱,我更害怕的是别人看待我的眼光、评价我的用语。


奶奶去世的时候,家里人发现奶奶存的那几千元「小金库」不在了,我是知道的,奶奶晚年时,叔叔伯伯们已经把 *** 钱忽悠得差不多了,根本没有钱了。


像是多年的委屈终于得以伸冤,我痛痛快快地在 *** 坟前哭了。我想起码奶奶至少有用过两百元的,而不是存了一辈子钱,至死也没舍得用。


至少我曾经偷了奶奶两百元,每天放学就去超市买了很多好吃的,带回去和奶奶、姐姐一起吃。我更爱买奶奶喜欢的绿豆糕,那时候我们吃得可开心了。


虽然在因为偷钱而挨打时,奶奶极力地保护了我,可那时候我还是恨她。难道奶奶会以为,我一个小孩子,会自己挣钱买东西给她吃吗?吃得时候为什么她从来没有问过我钱从哪里来的呢?


如果我是「坏小孩」,那大人们呢?


心理变得更加健康的代价是,你不再是众人口中的好人


 3 

我是坏孩子?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说我妈「你好虚荣啊」,我并不知道这句话对她的伤害会有多大,我也不在乎,直到五月休假在家的某一天,面对一些争论,我妈说我特虚伪。


之后的一个月,我在任何时候都会想起「虚伪」,导致我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我真的很虚伪吗?那可是我亲妈说的啊,她应该不会只是对我「虚荣」的报复吧。


持续的自我怀疑,让我觉得十分不安,也学会反思,我对妈妈说的那句「你好虚荣啊」对她的伤害也是很大吧。


或者,在妈妈眼里,我是一个「坏孩子」,所以才会用这能刺痛我的词形容我。又或者,妈妈其实看到了那个懦弱,总在试图逃避,试图掩饰,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曾经用了很多残忍的话语伤害妈妈。她给我爱时,我说缺钱;她给我钱时,我说她除了给钱什么也不关心我。可平心而论,妈妈还要怎样做才算对我好呢?


我成绩不好,她从来没有责备过我、放弃过我;


我早恋,她不会专横地阻止我,而是让我学会保护自己,教我怎样对别人好,告诉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爸爸住院,她便扛起家里所有的负担,不要姐姐和我有任何的经济压力,还安慰我们,减少我们的精神压力;


我说想要买房,她就把家里的存款打给我,不管别人告诉她不要给女儿那么多钱,早晚得嫁出去,多存点钱防老的劝告——我做的任何决定,她都鼓励我、支持我。


这样想来,我一直都不是一个正统意义上的「好孩子」,更多的像是个不乖又任性的「坏孩子」。作为 *** 性格的妈妈,总让我照见自己的自私、狭隘、丑陋不堪,「虚荣」是我唯一可以诋毁她的词语。


很多时候我在想,这辈子遇到我妈,大概是老天为了告诉我:要认命,人这一辈子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只能仰望,无法超越。而我先前所有对妈 *** 抗争,都是因为我还不愿意那么早承认自己的无能与无力罢了。



 4 

我是坏人?


去年,读武志红的《巨婴国》时看到一句话,说:心理健康,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一个常见的代价是——我不再是众人口碑中的好人。


我有着怕麻烦的性格,不希望给别人制造麻烦的同时,内心其实也不希望别人过多地麻烦自己(虽然别人的求助也会尽力帮助)。


想必会有一些人认为我绝情、冷酷吧。这虽然谈不上是「坏人」的表现(毕竟我也没有刻意想要去害谁),但我也绝不会是他们口中的「好人」吧。


坦白讲,我没有那么豁达,做不到完全不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也曾找一些答案想要安抚自己,告诉别人我没有做错。


「集体主义的真相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太低,导致大多数人的里子是破碎的,必须千人一面,用共生的方式,追求和他人的融合,以此将个体镶嵌进一个集体性自我中。」


我告诉自己,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没有必要为了迎合谁、融进什么集体,而委屈了自己,这样我会不快乐的。


周国平不是说过吗?自爱者才能爱人,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他带着对自己的怨恨到别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会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显露出来。


还有啊,每个人都应该自立。


心中的自我还须明白:有些痛苦是无法分担的。别人的关爱至多只能转移你对痛苦的注意力,却不能改变痛苦的实质。甚至在一场共同承受的苦难中,每人也必须独自承担自己的那一份痛苦,这痛苦并不因为有一个难友而有所减轻。


虽然糊涂比清醒让人少去许多多思的痛苦,但我还是愿意清醒地活着,就算被误解也无所谓了。


 5 

当我们问自己是「好人」「坏人」时

不过是反思自己的人生罢了


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哪会面对那么多的大是大非,哪会有那么多机会直面人生高度的考验?


当我们在思考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时,不过是终于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了,开始明白自己的局限在哪里了。


有一天我在《传习录》上看到了一句话,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开始原谅作为「坏小孩」「坏孩子」「坏人」的自己。算是与自己和解了吧。


咸鱼碎碎念


是好人

也是个坏人


 壹心理测试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心理实验所

也是一个陪你探索自我的公众号


▲ 长按二维码加入 

点击关键词,可查看相应测试

三生三世欢乐颂楚乔传王者荣耀

视觉游戏色彩错觉色盲记忆

异性同性缘分专长穿越


点击“阅读原文” - 测试你是滥好人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