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算命出家修行是什么意思

admin2022-11-26 17:18:5648

出家人算命,出家修行是什么意思?

首先谈出家与在家的定义。 所谓的出家,就是经典所说的剃发著染衣的人,也就是出离世间的家,剃除头发,身上穿著坏色衣,与世俗人有所区别,这样的人就是出家人,亦名沙门。这样的出家人可分为五种: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其中比丘是指受具足戒的出家男众,比丘尼是指受具足戒的出家女众,沙弥通常是指不满二十岁受沙弥十戒的出家男众,沙弥尼通常是指不满二十岁受沙弥十戒的出家女众,式叉摩那是指学六法的沙弥尼。然而一般人所认为的出家众,以比丘、比丘尼为代表。 在家人是指没有剃发、著染衣的人,通常是指蓄有头发、身著华丽衣服的人,与穿坏色衣的出家人有明显的区隔。这样的在家人可分为优婆塞、优婆夷,其中优婆塞是指受五戒的在家男众,优婆夷是指受五戒的在家女众。 所以,合此出家五众、在家二众,名为佛门七众;如果剔除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三种,剩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种,简称为佛门四众,也是一般学佛人对出家与在家的共同称唿。 在佛门中,要成为真正的出家人或者在家人,都要受戒,如前面所说。所以,在佛门要成为比丘、比丘尼要受具足戒,其中比丘具足戒共有 *** 十戒,比丘尼具足戒共要五百戒,这是大概的说法;实际上,比丘共有 *** 十戒左右,比丘尼戒共有三百四十戒左右。然而,比丘、比丘尼都是今世尽形寿受持,如果舍寿了,比丘戒、比丘尼戒就消失了。所以说,比丘戒、比丘尼戒仅有一世而已,舍寿后其戒体就消失了。 在家人得要受五戒,那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 *** 、不妄语、不饮酒,也就是不杀害众生、不偷不抢众生的财物、不与配偶以外的异性邪 *** 、不讲不如实语乃至欺骗众生的虚妄语以及不喝酒五种。在家人如果受持这五戒,未来世可以保住人身。而且佛也告诫:要得这个人身真的很难得,如同指甲上的泥土一样那么少,可是失去人身却如大地土一样那么多。或许有人不相信:“真的是如此吗?”那么后学用科学家所举证的例子来说明好了。 在这地球上,人类大约有七十亿人口;以及科学家证明,每一个人身上的细胞大约有四十兆到六十兆那么多,然而人类身上的细菌,却是比人类的细胞来得多,有九倍之多,也就是说,每一个人身上大约有三百六十兆到五百四十兆的细菌在自己的身上活动。依佛法来说,每一个细菌都是有情,而这些有情以前也曾经得到人身,后来造下种种恶业,乃至诽谤佛的 *** ,或者诽谤善知识等,下堕三恶道,后来在人间得以细菌的型态出现。如果以一个人与其身上的细菌的数量来比较,不正是很清楚告诉大众:要得到这个人身真的很难得,失去这个人身真的很容易啊!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细菌有情在人的身上活动。因此,今世能够得到人身而不持五戒,未来世很容易失去这个人身,犹如爪上土及大地土譬喻一样,再回头已经不堪回首,不能不慎啊! 又,比丘、比丘尼受了具足戒,或者优婆夷、优婆塞受了五戒后,应该要受菩萨戒。为什么? 一者,佛在《梵网经》曾开示,菩萨戒“是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善学。”(《梵网经》卷二) 也就是说,菩萨戒乃是菩萨未来要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的根本来源,也是菩萨的根本戒,更是佛弟子们的根本;所以佛弟子应该要受持菩萨戒,应该要读诵菩萨戒,并且要依菩萨戒所说的真实内容如法持戒。 二者,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也开示:“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 也就是说,能够受持菩萨戒的人,其实已经入于诸佛法界中,入于菩萨数中,而且可以超越三劫的生死苦,所以应该要受菩萨戒。由于菩萨戒乃是成佛之戒,不受菩萨戒而能成佛,那是痴人妄想,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也是菩萨戒名为千佛大戒的由来。 三者,菩萨戒乃是三聚净戒,也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所谓的摄律仪戒,就是菩萨要受持一切清净戒;也就是说,只要是清净的戒,菩萨没有不受持的。摄善法戒就是修一切善法;只要是善法,菩萨都要修学。饶益有情戒,只要能够利益众生的,举凡一切财物等以及 佛所说的 *** ,菩萨都能够布施出去,让众生有所受益。因此,受菩萨戒就是要摄一切律仪,摄持一切善法,乃至尽形寿利乐有情无有穷尽。 既然出家人受了菩萨戒,当然要以菩萨戒为正解脱戒,以前所受的声闻戒成为别解脱戒。为什么?因为声闻戒乃是菩萨戒所析出来的戒,作为声闻解脱三界、未来可以入无余涅槃的依归,或是作为未来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的正解脱戒;所以,菩萨戒含摄了声闻的别解脱戒,声闻人受了菩萨戒以后,应该以菩萨戒为依归,不应该受了菩萨戒以后仍然以声闻戒为依归。如果出家比丘、比丘尼受了菩萨戒以后,仍然以声闻戒为正解脱戒,不以菩萨戒为依归,认为菩萨戒是别解脱戒,这样就不如法了。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乃是声闻的心态,认为声闻的具足戒远比菩萨高贵,才会有这样的错误认知。却不知道,声闻戒仅有一世而已,舍寿了,声闻戒体已经失去了;而菩萨戒是尽未来际、尽形寿受之,不会因为舍寿了菩萨戒体就失去了,反而含藏在如来藏里,带到未来世。然而现见佛门中,许多人以出家表相来认定,所以到处充满了声闻的心态。这样的现象自古以来就有了,不是现在才有。 在《大唐西域记》曾有这样的记载,可以让有声闻心态的佛弟子作为借镜。在中印度有一秣底补罗国,当时有一论师名为德光,本来是修学大乘法,后来看了《毗婆沙论》,退失大乘法,转变为小乘行者,专门评破大乘法;后来对佛经义理无法深入理解,所以一直有许多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当时有一阿罗汉名天军,他有神通,可以往来兜率陀天,觐见 弥勒菩萨听法及请法。因为这样的缘故,德光论师遂请天军阿罗汉帮忙,希望到兜率陀天觐见 弥勒菩萨,以解决目前的疑问。天军阿罗汉遂以神通接引德光论师到兜率陀天觐见 弥勒菩萨;可是德光论师看见 弥勒菩萨身穿天衣、头戴天冠,而且享有天福,不具有出家表相,所以不肯礼拜 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也知道德光论师慢心很重,所以不肯为德光论师说法开示以解决他心中的疑问。如是经过三进三返,到了第四次,德光论师还是想要觐见 弥勒菩萨;天军阿罗汉认为德光论师慢心很重,所以不肯帮忙德光论师再次觐见 弥勒菩萨。 从上面例子来看,德光论师的心态就是标准的声闻心态,是以出家表相来认定一个人是不是有修行的人。这样的情形自古以来就发生了,不是现在才有。这样的声闻心态,就是认为现出家相才是最尊贵的、最崇高的,如果现的是在家相,譬如 弥勒菩萨现天人相、在家相,不是出家相,声闻人绝对不会礼拜 弥勒菩萨。可是,他们有没有注意到,观世音菩萨不是也现在家相吗?如果以声闻心态的标准来看,根本不能礼拜 观世音菩萨的,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是继续礼拜 观世音菩萨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由此可知,所谓的出家人,并不是以出家表相来认定的,而是以他有没有法可证,他有没有实证三乘菩提的解脱智慧及般若智慧,乃至道种智、一切种智来认定的;如果他没有实证三乘菩提之任何一种菩提及智慧,虽然现的是出家相,他仍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诚如 弥勒菩萨在《大宝积经》开示:“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大宝积经》卷八十五) 弥勒菩萨开示:如果仅是剃除著染衣而被称为出家人,这样的出家人其实具有出家表相而已,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佛所认定的而真正的出家人,那就是菩萨,因为他能够实证自心如来本来离一切相,了知自心如来本来具足一切法,了知自心如来具足三乘菩提的内涵;并以此正知见在三界中成熟一切有情,能够这样说法利乐有情的真实义菩萨,才是真正的出家的人。 所以,弥勒菩萨已经很清楚开示:能够亲证三乘菩提而发起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并以此智慧以及亲证自心如来离一切相的正知见来教化有情,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出家人;如果没有亲证三乘菩提,也无法用三乘菩提的正知见来教化众生,这样的人虽然已经出家了,仅是具有出家的表相,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名为假名出家人。 又,禅宗祖师也常说:“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也就是说,在外行脚的参禅僧进得了丛林寺院,就要分辨道场的住持是不是证悟的人,当著面要弄清楚他是黑衣还是白衣。这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只要是亲证生命实相的人,不论他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他就是黑衣,是出家人;如果他没有证悟,尽管他现的是出家相,他还是白衣,不是出家人。 此外,达摩祖师也开示:“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鬓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达磨大师血脉论》)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亲证自心如来,而不是以他是否剃除须发来认定,就算他现的是在家相,他还是出家人,是黑衣,亦名菩萨僧、胜义僧,已列入僧数中;如果没有亲证自心如来,尽管他现的是出家相,他还是白衣,是在家人,乃至为佛门的外道。 以上述所说的准则来检视佛门中的佛弟子们:是否就是黑衣菩萨僧,是否就是白衣,乃至佛门中的外道? 譬如,有佛门外道主张:“意识是不生不灭的法。”当你听到这样的说法,你一定很清楚,他是常见外道无疑。为什么?因为 佛在《四阿含》都说,意识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从第八识出生的法,本身是被生的法,是虚妄法,也是生灭法,一点都不自在,怎么会是 佛所说的第八识常住法呢?尽管这位外道现的是出家相,以佛门的标准来说,他仍然是外道,仍然不是佛门的出家人,仅具有出家表相而已。 又譬如,佛门有一外道提出“大乘非佛说”的主张,认为“大乘法不是佛亲口说的,是后来佛弟子们加以结集出来的”。当他提出这样主张,你一定很清楚知道,他对 佛陀的说法根本不信受,所以才会提出大乘非佛说的主张,认为大乘法是佛弟子长期结集出来的。此外,他还是应成派中观六识论的行者,对于 佛陀所说的一切法、诸法的根本如来藏加以否定,认为他是不存在的,“一切众生只有六个识而不是八个识”。这位佛门外道,怕被众生认为他是断见外道,所以另外施设一个别于 佛所说的“意识细心”,来弥补众生各有八个识的说法。可是,他这样的主张已经将 佛的根本推翻了,在经典都说这样的行为名为谤佛,未来的果报真的很严重。 又譬如“坦特罗佛教”主张,要不断的保持遍全身快乐的觉触,然后观察这快乐的觉触无形无相,成就他们所谓更高、最究竟的法,再也没有比这个法更高了。您听了他们的说法,不仅觉得荒唐,而且还真的很离谱。由此可知,坦特罗佛教所教导的法乃是欲界最重的贪爱,连欲界都离不了,还有可能出三界吗?既然连三界都出不了,还有可能成就更高无上的法吗?想也知道,当然不可能!因为坦特罗佛教行者说法违背佛说。 又譬如有一个坦特罗佛教行者,认为“意识是一切染法与净法的根本”,也就是认为万法都是以意识为根本,万法都是从意识出生的。这样的说法完全违背 世尊在经典开示:万法都是以第八识为根本,不能外于第八识而有万法的存在。如果外于第八识而有万法的存在,这样法一定是具足断见与常见。为什么?因为否定第八识存在,就是断见外道;又怕被人说成断见外道,再反执意识心为常住法,成为 佛所说的常见外道,说意识不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 前面已经说明出家与在家的定义,以及两者所持的戒律的不同;更说明了出家与在家的真实义理,就是能够亲证三乘菩提,并且能以所亲证的智慧来教化众生,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从上面分析结果证明:佛教是主张出家与在家制度两轨并行,而且不相违背。所以说佛教不会反对在家制度,其原因有三: *** 点、由于出家人专心弘扬佛的 *** ,不在日常生活用心,所以才需要在家人提供出家人生活所需的四事供养;不仅让出家人在生活上无所匮乏,而且还可以培植自己的福德,作为未来见道的资粮。为什么?因为 佛曾开示:真正的出家人乃是福田,而且是真正的福田,不是毒田,可以累积自己的福田,未来有因缘探究什么是生命实相时,就有机会明心见性。 第二点、由于在家人提供四事供养,让出家人生活无所匮乏,可以专心办道;再由出家人将所证的 *** 如理说出,让在家人能够建立佛法的正知见,乃至未来有因缘可以明心见性。 第三点、由于有出家与在家制度,使得这两者的制度可以并行及相辅相成。譬如,出家人可以专心办道,为在家人解说三乘菩提的内涵,在家人则提供出家人四事供养。如果这两者之任何一方有所偏差时,譬如将 佛所说的 *** 说成是外道法等等,另一方可以出面将其导正,而不会往外道乃至往邪 *** 外道偏去。所以说,佛教必须有在家及出家制度两轨并行,才不会有所偏废。——摘自《三乘菩提学佛释疑》,华严妙智网(

*** :// *** hymzw.net/zjdz/xfsy/

)另外学佛释疑中也有很多关于佛法的疑问解释,非常详实,考证细腻,希望能帮到您!阿弥陀佛!

出家人算命出家修行是什么意思

我家祖传算命?

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什么叫迷信。迷,通俗讲做迷糊,是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的意思。但若组词做“痴迷”、“迷恋”则是中性偏褒义之词。迷信,则是痴迷更痴迷的信一种学说或者事物,思想意识为其左右,是否迷糊了,不一定。有人痴迷一种学问或十分的执著一件事物,则是信念坚定,若是善念,必利己利人。反之,亦然。

由此,可以说,算命不是迷信,不过是一种术业,或者一门学问,过去,则是一种职业。若是痴迷了,便是迷信。

中国古代算命术的由来

据可靠文字记载,中国自商代以来便有算命术,甲骨文就是记载当时算命的过程和结果。这种算命术叫龟占,甲骨文上的文字,基本上就是“卜辞”。所谓“命”,包括自然界的变化,世事和人事,不仅仅是现在所说的“算八字”。

殷商时期的西岐开始流行蓍草占卜,也就是“易占”。易占的结果被不断的总结、提炼,最应验的被记录下来,就是卦辞和爻辞。卦象、卦辞、爻辞后来被编纂成书,这便是《周易》。《周易》在西汉时开始被大规模的解读、解析,八卦被赋予象、数、向、义、理等新的元素,为易占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提高了《周易》的应用效率,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与此同时,以京房为代表的《周易》象数派,引入邹衍五行终始学说,代入天文学阴阳干支概念,更准确的诠释了《周易》祥察周天变化之本义。京房的易占,就是后来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甲法”,又称“六爻预测法”。

纳甲法是周易预测正宗 *** ,别看奇门遁甲、大六壬,以及“易隐”等易占多么的高古神奇,其实都是在纳甲法的基础上,不断代入元素,运用不同工具,增强了信息量和预测的难度而已。

由于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与易占,民间逐渐以此引申和分流。人们发现,人的出生信息与天文干支是相通的。于是,也按照易占的方式,运用阴阳五行的运行规则,推算人的命运。由于这种预测术是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为基准点,来运算人的未来,便称为算命。又因为年月日时是构成人出生时的四大支柱,这四大支柱又是由八个天干地支组成,所以,算命术又叫做“推四柱(四柱预测)”、“算八字(掐八字、八字预测)”。

出家人算命出家修行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预测学大致就是这两大分类,其实也是本宗于一源。这两大源流后来又继续分支,大致有堪舆术、测字术、相术等等。至于马前课、圆梦术、择吉术,等等,属于民间杂占,并非正宗 *** ,也不是周公、诸葛亮所发明。熟悉周易基础理论,掌握阴阳五行规则,这些杂占不在话下。

中国古代算命术不是迷信

本文导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如何对待中国古代算命术,需要有一个辩证的思想。因而,我从两个层面来简要讲一讲个人观点。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周易》的价值和内涵。《周易》是研究宇宙变化规律的大学问,是人类更高等的哲学。我不赞同中国古代哲学是朴素的辩证法之说,有《周易》在,就是一座人类文明的巅峰。

所谓“周”,并不是朱熹所言之“代名也”,而是周天,也就是宇宙。“易”则是由日月构成了这个字,日落月升,月落日出,是周而复始的交替,古人早就由此认识到天是圆的,是谓“周”。由此,得出太阳、太阴概念,这便是中国古代预测术的重要基石。《周易》就是根据周天的变化,推演宇宙间万象变迁。而五行终始学说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形态构成,此说迄今无法推翻,而且因为其赋予了阴阳概念,即便是反物质出现,五行学说也立得住。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形象的揭示了宇宙间目前认知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也隐含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事物变化规律。

周易之“易”有三义,我认为,“太仆掌三易”并非指的是“连三、归藏、周易”,而是指周易的三种变化状态,即简易、变易、不易。连山、归藏、周易是“易”发展的三个阶段,原本就如一棵树,由种子到树苗到成材,是一棵树长成的三个不同的时期而已。若是把太仆掌三易说成是连山、归藏、周易,则太仆只掌一易,是句废话。

周易之三义中,简易就是每个卦的爻变,没有改变卦的属性,是内部的量变。变易则是六个爻全部由阴变阳或者由阳变阴,变成了另外一个卦,则其五行属性发生了根本改变,是质变。不易,则是一个卦没有动爻,没有发生变化。然而,由于自然运行发生了日月、节令、方位等等的变化,不变的卦暗藏着变化。这就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理论的最早诠释。

落脚到算命(算八字)上,人在出生时就带有先天信息,要不,何来“先天性不足”之说呢?这个信息就是八字,比如,我写这篇回答时,有一个小生命隆重来到人间,则其生辰八字为:己亥 乙亥 己酉 壬申(今日立冬),古代以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方位也以干支标记,那么,这个小生命的出生信息就与宇宙相通了(宇宙即时间和空间)。如此,其四柱上的每一个干支信息,就要与时令、方位相适应,并中和其他柱上的生克关系,否则,就会产生不寻常的信息。而随着他(她)的不断成长,将面临每一天每一时自然信息的变化,其成长过程就要以其先天信息应对这些变化,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实践证明,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密码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读的。中国古代算命术基于这样的原理,我想,它不是迷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古代算命术又是迷信,为什么呢?

出家人算命出家修行是什么意思

*** 是更大的硬伤

算命术自发明以来,祖师爷教人以善,帮助世人趋利避害。但是,由于这个行当逐渐职业化,其弊端便逐渐凸显出来。首先一条,便是宣扬 *** 。

所谓 *** ,就是人的命运是先天性的不可改变的,无论如何努力,都是枉然。这种 *** 有一定道理,但却不是古代算命术的精髓。古代大师讲得很明白,他们把人的一生分为“命”、“运”两个层级,命是先天性的,运则是成长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的出生无法选择,即便是现代医学发达,可剖腹产选择出生时间。但是,从我的实践来看,几乎无一例能够按照事前预测得到想要的“麟儿”。我们得尊重宇宙规则,遵循自然法则,人的意志若是强加给自然,纵然一时得逞,也不可能决定一生的命运。为何?

命,是人生的出发点,然后,要经过漫长的跋涉,才能到达终点。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遇到风和日丽、大道坦荡的顺境,也将经历险山恶水、暴风骤雨的逆境,甚至有致命的打击和生死的考验。这就是“运”,运就是人生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运”,这不过就是选择人生道路,不断完善自我的问题。

在算命术中应用,就是以人的出生信息,与每一段的运程(大运)、所处的年(流年)月(月令)日(还可以推算到时辰)、方位、所处的环境、所交往的人群,所从事的职业,等等诸多元素相比较,综合判断人的状态,推演未来变化趋势。

而这些元素同样以阴阳干支来代表,形成一个小宇宙,来分析判断人在这个小宇宙之间出于何种状态。如果好,就继续在这个小宇宙中运行自己的“命”。如果不好,则可以来一次小小的时空穿梭,进入到另一个小宇宙。这个其实不难,比如,身边的环境不好,可以稍作改变,移动一下方位即可。

然而,很多职业算命人并非如此运用古代算命的精髓,宣扬 *** 者不在少数。这样,就造成了对命运的迷失,从而失去了人生方向,以及对未来的判断而丧失信念。中国古代算命术是被玩坏的,自己把自己送到了“迷信”的路上而遭到历代排斥甚至打压。

其次,很多江湖骗术伤害了这门古老的技术,被无情的扫进了迷信的垃圾堆。江湖之上有高手,也有积德行善、助人为乐的大师、高人,他们以自己的良知默默的传承技艺,不夸大算命术,谨慎的从业或者潜心的研究。这样的大师值得尊重。

但是,一些有术或者无术的江湖术士,从业道德非常低劣。技术较高者,先讲准一个人此前发生的事情,得到高度信任后,便信口雌黄,编造其人未来的灾祸。然后,索要钱财,帮人“解灾”。到此,有谁敢不信?在此,绿野老道揭秘一下,所谓解灾,就是时空趋避。上面讲到,咱们可以来一次微型时空穿梭,选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位去做相同或者不同的事情。比如,咱们要踢一场球,预测出选定的日子下大雪,那么,我们再另选一个日子,这场球岂不是踢成了么?这样,根本就不需要搞那些荒唐的仪式,甚至画符、吃解药解灾。

至于学了几句口诀便敢街头算命的人,他们只是混生活而已,并无害人之心。懂得这一行的,尽量别去打扰他们吧。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正是邪,完全在于从业者的选择。这种选择,也是“运”的抉择。算命原本不是迷信,咱们千万别自我迷失,自陷迷信泥淖。而要以科学的辩证态度,谨慎对待,任何夸大、神化、乃至于居心不良都要予以 *** 和去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做学问的一个基本态度。

上述言论仅供参考,如有冒犯哪位大师,敬请谅解。

算到自己被抓的命运了吗?

八卦算命看相都是从《易经》爻卦中演绎而来的,周易在中国几千年来一直被视为算卦书。古人对伏義画卦的准确率是非常认可的,通过卦、卦辞和爻辞这种形式,判断人事的吉凶祸福,虽然现代人提出怀疑,其实一般人对周易的了解只在层面上,更深层次的讲它是包 *** 数学、天文、历法等多方面的科学内容,是一部哲理的书,其内容包罗万象如社会、阶级、家庭、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祭祀、战争谋略、诉讼、观念、伦理、农林畜牧渔猎等等。我国古代大军事家、政治家和谋略家无不精通巜易经》,从姜子牙、孔子、孙武到张良、诸葛亮、刘伯温、曾国藩到近现代的很多名人都推崇这本书。

从我们现今社会讲,真正能对《易经》研究透彻的人很少,“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街头巷尾所谓的“大师”都是盅言惑众,察言观色,为金钱利益而来的,很多 *** 临时抱佛脚,出事了去寺庙求“高僧”超度免灾,哪个能够算出来,他几时被抓,心地不善、做尽坏事,所谓“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你找谁推算也是无用的,该来的自然来。 任何一种带有全社会性质的意识,都不会因为社会发展变迁而中断。《易经》做为百家经典之首,能够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久不衰,可见自有其内在的哲学思想。

上辈子是和尚这辈子命运好不好?

这个不一定,就看上辈子你做的好不好,现今有许多人确实是上辈子或之前是出家人,现在当老板或当大官。但现在已经不起作用了。

经常背后花钱给我和孩子算命?

在寺庙,出家僧众焼香是表法的,顶佛足拜佛,是修去一个修行人的功高我慢之心。形势不等同行动,行动超越任何形势。:

在家众不管是在家和去寺庙燒香拜佛,无非是求佛菩萨保佑:永远平安无灾,事业兴旺发达,升官发财,子孙繁荣昌盛,永无病灾,永远健康长寿等等。要知道佛菩萨是保佑不了任何人之所求。凡事都是事在人为。燒香拜佛之所求,才是真正的迷信。迷了的菩萨,迷了的佛。

祘命一说,这一世人生之命运,也是通三世因果。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的一出生年月日时四天干四地支的排列组合,你前世一切善恶的所做所为信息,全都储存在你出生的四天干四地支里面了。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四天干四地支的排列组合为:“命”,从出生至老年,所经历的每一个阶段的时间为:“运”,二者合起来就称为人的命运。一个人不仅要知道自已命运的好坏,还要知道自已一生的运气的好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了解自已的命运。人的前世慈悲善良,行善积德,这一世就有好的八字组合,自然是好命。但还要走好运。如果命不好,走好运,同样寒去春来。人有凌雲之志,没有好运助,也难遂其愿。因此行好运,可为人命之不足补之益之。行恶运时,则须对凶事知之防之避之。所以人要了解自已的命运,绝对不是迷信。

求祘命之人,一定要防跑江湖摆地摊批八字的骗子,他们会骗取你们的钱财。我曾试探过一个摆地摊批八字的一个女人(吉林省的)我让她给我女儿祘一下,一年之内有没有灾。她推祘后,告诉我,你女儿今年有大灾。我问她,你能不能解?(我女儿什么灾都没有)她说能解,你得多拿钱才能解,就是破财消灾。我问她需要多少钱?她说得八百元。我问她,你祘得准确吗?一点都没有错!救你女儿吧。后来我对她说,能把你的八字告诉我吗?我给你祘一祘,她问我你会吗?我说我刚开始学,她把她年月日时报给我,我给她祘完,问她对不对?她说我砸她摊,她给我叩了三个头,要拜我为师。我问她800元还要不要了?她说哪敢,哪敢。这就是骗人的家伙!所以求祘命人,千万别上当受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