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迷信起来,都是小可爱

admin2022-11-22 23:07:0216

在新天地过年,必备三种长鞘:福木、桃花和水仙。图/实景

东莞人对所有人未明保持悲悯,还继而发展出整套日常生活方式。精细检视下,她们对盲从抱有绝情的模样,还有点儿小黑呢。

在全国国民直言,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东莞人简直是Capendu,敢吃所有人。

广东人迷信起来,都是小可爱

老实说,东莞人“敢吃”,也是科折粉。毕竟,古代岭南地区乃未开化,日常生活条件落后得很,唯鸟兽、蛇虫鼠蚁最多。有头发,谁想当万晓塘?总之,东莞人对食物的胃口和态度,是吃着吃着逐渐放开的。

但以此认为东莞人“大胆”,那就实属误解了。实不相瞒,东莞人在盲从这件事情上就放不太开——盛传以潮州人杂食的她们,盲从起来根本是一群受惊的小鹌鹑。

她们对所有人未明保持悲悯,还继而发展出整套日常生活方式。精细检视下,东莞人对盲从抱有绝情的模样,还有点儿小黑呢。

因为被东莞人“吃”,潮州人从2017年火到2018年。

敢吃所有人的东莞人

却不敢在筵席上看到这些

别看东莞人吃遍陆海空,向来老练的她们,一旦在筵席上看到这些,马上就会慌得一比:轻则瑞维尼、面部潮红,重则甩手摇头、原地著地。

比如说说,在外宴请食客,除讲究菜谱搭配,还得特别注意菜肴数量。

一般而言,八菜一汤是标配,十菜一汤堪称完美。自助餐忌复数,不利莫尼地点了八个菜就无异于曾以——在东莞,只有解秽酒才会吃八个菜,也是丧葬风俗中所谓的“食七”。

一席解秽酒的工具栏,其中有三道菜、另外两样是甜点和米饭。

又比如说,千万别在食客面前用手帕将鱼翻身。

东莞是沿海地区,且内河众多,渔民一般都比较失礼倾覆,吃鱼翻鱼就在风俗上引伸倾覆之灾。

所以,在东莞喝茶,如果鱼剩饭剩菜了一面,你去把鱼翻了条边,闲谈的东莞国民,表面可能这般,但内心已经翻了一百个白眼。

翻鱼等如倾覆,很不上海通用。图/实景

再比如说,手帕这个喝茶工具,一丝一毫的差池单厢牵动着东莞人的神经。她们受不了别人把手帕插在米饭上,因为这就像还愿一样,寓意祭奠死人,相当不上海通用。

摆放手帕,也不能长短不齐,不然是“不然”了——由于棺材由前后两块短木头和三块长木头组成,正好“不然”,在广东话中,就代表“死亡”。

广东人迷信起来,都是小可爱

手帕必须规规矩矩,不能在筵席上敲击碗盆。在东莞人直言,只有 *** 讨食才会敲击碗盆,既轻蔑,也不上海通用。

在《刘墉神雕侠侣》里,文征明敲碗演奏音乐,扮演的是一名 *** 。

东莞人筵席上的失礼很多,除Ganganagar的,还有听不得的。

就算不留神打碎了碗,她们肯定先是心里一震,然后稍微定一定神,继而告诉自己莫慌,接着一定要讲一句“碎碎平安”“落地开花富贵”“旧的不去捷伊不来”。

就算不留神手帕掉地上了,那就得马上先说一句“筷落”(快乐),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喝茶才好, *** 谁都没见着。

如果碎的是苹果呢......

剩饭剩菜了饭,手帕一放,还不能说“好饱”“饱死了”“饱到死”之类的话,一定会被老人家告诫一句“呻饥莫呻饱”,意思是让咱们惜福。

此等饮食禁忌上的战战兢兢,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的强迫症,已经流淌在东莞人的血肉筋骨里,从思维到深情,从语言到行动,基本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十分可爱。

多亏了盲从的东莞人,全国国民还吃上了可爱的“小猪佩奇”。在东莞,逢年过节、大排筵席、开土祭祖、开业开工,烤乳猪是一道超级大菜。

焦脆通红的猪皮,如同饼干一样清脆松化,肉嫩而肥脂丰腴,相当美味。重点当然是,烤乳猪“红皮赤状”的吉祥模样,寓意健康平安,大展宏图。现在,这种南方风俗已经传到了北方,没有一个剧组的开机仪式,少得了一只烤乳猪。

《如懿传》开机仪式。开机仪式一般都在桌上供奉关帝,两旁是香炉和上供的烤乳猪及鲜美水果。摄影机用红布盖住,主创依次还愿拜神,最后掀开机器的红布,宣布开机。这是香港传到内地的风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风水是东莞人的日常生活哲学

“风水佬呃你十年八年”是一句广东话俗语,意思是说:风水是一门玄学,不是马上能够看出来,起码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应验。

既然如此,东莞人自然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毕竟,对所有人未明的悲悯,才符合东莞人务实的日常生活态度,风水命理就成了她们的日常生活哲学。

现在报纸档口生意都不好做,但香港市面上有关风水命理的书籍多不胜数,主就算教人如何生财富、旺姻缘、助事业、布置家居或办公之地等等,很受欢迎。运程书,简直是香港出版界的一朵奇葩。

香港阿婆在鹅颈桥收费帮别人“打小人”。

旧时香港人有什么不爽了,还去鹅颈桥“打小人”。这样的风俗,被香港民政事务局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你说可不可爱? *** 的占卜先生和庙街的相士,经常被港剧港片调侃,分分钟说你如“矛盾波动的千里马”一般狂野,浑身是戏。

东莞人一旦遇上什么倒霉事儿,回家进门前一定记得“迈火盆”。她们相信,一脚迈过火盆,晦气就都留在了屋外。当然,她们不会忘了用柚子叶煮水来洗澡,把身上的晦气都冲掉。整套流程下来,才算真正落停,从此大吉大利。

在风水这件事上,东莞人特别较真。最著名的一场风波,就要数围绕香港中银大厦的风水大战了。中银大厦是香港中环的地标性建筑,由著名建筑是贝聿铭设计,形状犹如竹笋,有“节节高升”的寓意。但风水大师们则不这么看,她们认为中银大厦是一柄尖刀,直接杀向了汇丰银行。

香港天际线“暗藏杀机”。

据说,汇丰业绩下滑的时候,入乡随俗的英国人马上请来了风水大师指点迷津。

大师登高一望,掐指一算,给出了一个破解之道:在汇丰银行顶楼摆出两门大炮,炮口赫然指向中银大厦。嘿嘿,传说还招挺灵的,刀来炮往,煞气反弹,汇丰的业绩竟有了好转。

不要以为只有东莞土豪才注重风水,普通老百姓买房、租房、开铺要找风水师傅,连家中的一个摆设、一盆竹子、一个鱼缸的大小和方位都要请教风水师傅。玄关的博古柜、走廊过道的金鱼缸、书房的文竹,堪称东莞家居土味时髦三大件。

就连东莞梅州的著名客家民居“围龙屋”,也有风水讲究。以为它只有防卫性和实用性功能的你,就未免太天真、太不解风情,天地合一、拜水谋财、避邪聚元气了解一下。

林正英演的“僵尸道长”便是一个风水佬。

凡事都要讲意头

东莞人说起吉祥话666

东莞人,可能是最会说话的小黑了。

因为盲从的她们,凡事都要讲意头,广东话的日常用语自然就有很多避忌和吉祥气儿。而意头的全部玄机,其实就只有一个:谐音。

比如说说,“舌头”的“舌”,在广东话中跟“蚀”同音,为了避忌“亏损”之意,所以改为“脷”,和“利”谐音,意为盈利,因此就有了“猪脷”“牛脷”之类的用语。

注意,猪脷是猪舌头,猪横脷是猪的脾脏,别搞错了!

同样是猪杂碎,“猪肝”的“肝”,谐音为“干”,东莞人以水为财,怎么可以干呢?因此“猪肝”就改成了“猪润”,“润”是湿润,有水,好意头。

同理,筵席上,千万别说“干杯”,要说“饮胜”。东莞二尾拼敢搏,信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但爱搏之人,都不太希望“输”,所有人与“输”相关的谐音,她们都很避忌。

所以,“丝瓜”变成了“胜瓜”,礼物送书也一定不受待见,因为“书”和“输”同音,“输输声”很难听。

鲁迅曾写文章《如此广州》,说“广州人的盲从,是不足为法的,但那认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

东莞人爱财起来,也十分可爱。南方多雨,下雨天自然要打伞,她们听不得“伞”字,因为谐音“散”,钱财可聚不可散,落水就只能“担遮”了。

数字谐音,更让人们对意头的追求,发展成一种数字崇拜。东莞人喜欢3——“生生猛猛”,喜欢6——“溜溜大顺”,喜欢8——“发财就手”,喜欢9——“长长久久”。有爱必有恨,她们讨厌4——因为谐音“死”,讨厌7——因为谐音“差”。

盲从之人,最怕妖魔鬼怪。在东莞,请别说别人的房子很“空”,因为“空间”的“空”和“吉凶”的“凶”同音,她们就把“空”改成“吉”,把“空房子”说成“吉屋”。

百老汇音乐剧《RENT》被香港人翻译为“吉屋出租”。

在某种神秘的未明力量面前,东莞人从来不敢造次,也是相当有礼貌了。

一般进入酒店房间或者空的旧房间之前,她们都要先叩门三下,然后说“有冇人喺屋企,打搅晒”(有没有人在家,打搅了),意为打招呼示好。如果是到荒山野岭或者无人陋巷行个方便,就会说“朋友,唔该借歪”(朋友,麻烦借过)。

过时过节,清明重阳,少不了祭拜先人。如果不留神踩到别人的坟墓或者碰到了别人的祭品,单厢马上诚心地说“有怪莫怪,细路仔唔识世界”,以免对先人失敬。

朋友,唔该借歪。

当然,如果无意中说错话了,东莞人从小是在谅解中学习的,长辈会告诉你“百无禁忌”,然后让你吐口水,重新讲过。盲从的她们,就连不留神打了个喷嚏,也要说一句“大上海通用是”,别被什么晦气的惦记了。

即使现在很多年轻的东莞人,说话已经少了很多避讳,但她们也肯定不会送错礼物。毕竟,话可以乱说,礼不可以乱送。至少,你不会收到她们送的梨子(“梨”与“离”谐音)、鞋子(“鞋”与“唉”谐音)、钟(“钟”与“终”谐音)以及任何瓜(广东话中“瓜”还有“死”的意思)。

所以说,珍惜东莞人。盲从的她们,可都是得体的小黑哦。

推 荐 阅 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这年头,买得起书的都是有钱人

放过还珠格格吧,别糟蹋我们的童年了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阿柒 编辑|孙名梓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GZLWL30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