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故事|杨村的寺庙(三)——关帝庙和极乐院

admin2022-11-19 03:00:4325

好景不长本社会公众号正式发布了公开征集通告后,粉丝们积极主动参与,热情高涨征稿,截止目前已公开征集经典作品几百篇。他们打来的经典作品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有发展史文献、有散文,有故事情节民间传说,还有水道美图和紫菊。

在此,小微向好友们表示表示感谢,非常感谢他们对小微的全力支持!您的全力支持就是对他们更大的引导!但小微在此也告诫各阶层粉丝好友,征稿时一定看清楚公开征集明确要求,按明确要求的文件格式上报,并写清您的详尽联系 *** 等。

从上周五开始,他们以“发扬水道意蕴,普及化水道科学知识,发扬水道信念”为核心理念,相继为他们献上好友们打来的经典作品,使他们进一步介绍每晚在他们身旁MD224CH奔涌的大水道,曾有著什么样古老的发展史和感人的民间传说故事情节。

水道春雨【摄影家:杨顺望】

水道故事情节

发展史文献:河村寺院

河村发展史古老,寺院为数众多,不出井泉。在艰难发展史的社会变迁中,多半虽已散失,但作为发展史充分反映一个地区人文的出土文物古物,迄今闪耀闪烁,更让人细细品味宴乐。以后他们如是说了大 *** 寺、八郎爷庙钟鼓楼和大庙【点选镜像方可查阅书名,今天他们再给他们如是说两座庙宇--大庙和大悲院。

五、大庙(大老爷庙)

早年间,河村有两座大庙,分别矗立在御河(水道)东西两岸。一座在河西今上善大街南头东侧,俗称“大老爷庙”;一座在河东,俗称“小老爷庙”。

清康乾盛世时期,河村有两条街最繁华:一条是在河西,从北阁到龙王庙五里长的大街,两旁回、汉饭馆、安寓客商,大大小小的买卖铺一家挨着一家。饭馆整天刀勺乱响,香味扑鼻。大摆渡口是南北来往行船装卸货物的码头,每晚总得有个十艘八艘的“对槽子船”停泊在河边,那装卸货物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每晚不折腾到二更天不算完。另一条是河东的大庙大街,典当钱商、油粮糟坊,露头露脸的大商店,金漆的门脸、通天的招牌一家比着一家。但是河东这些个大字号,十之 *** 都是山西人经营的。山西人当时在河村称得起是“财大气粗”,说话占地方,很有些势力。山西人为了商议事情或者是聚会应酬,便在河村河西花钱买了块空地盖了一座“山西会馆”。会馆里边东面盖的是戏楼,西面盖的是两进深的五间大殿,前厅是聚会议事的地方,后边则是供奉关羽神像的所在。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这位关老爷的生日。这一天,所有旅居河村的山西人都穿戴整齐,扶老携幼聚会在会馆里面,除去大吃大喝外,并请来外地戏班。佳肴美酒,锣鼓喧天,关上大门独享其乐。地方上除去极少数官绅巨富请去得以参与外,多半数当地人无缘入内。

运河故事|杨村的寺庙(三)——关帝庙和极乐院

年年如此,可把地方上的群众气坏了。交涉不成,先是隔墙谩骂、继而投砖掷瓦,最后竟发展到动武群殴。事情越闹越大,地方官无法调解了,官司便一直打到武清县正堂。山西人告地方“欺生排外、干扰庙会”,地方群众告山西人“占地谋产、扰乱治安”。官司折腾纠缠了好几年,也反复起落了好多次,最后还是山西人败了讼,山西会馆最终输给了河村。但有个条件:山西会馆必须归公改庙,私人不得染指。转年山西人又在河村河西岔街南侧买了一块地方,另建了一个山西会馆。但也有附带条件:就是不许再建戏楼。地方上打赢了官司,随着便有邑人杜玉林等人出头募化,将原来的山西会馆统统拆掉,重新扩建,格局未变,仍然是西面神殿,供奉着供奉着“亘古一人”楠木雕刻的坐观《春秋》关帝小像,此系出自名家之手,栩栩如生。东面戏楼,楼分两级,楼顶是翠瓦重檐,四角飞翘;基层中间有甬路直达正门,门临北水道西岸,门额有字“大庙”。历时200余载。这应是清朝嘉庆初期的事。

戏楼落成,庙宇“开光”之日,适逢山东漕运总督告老还乡路经河村,舍舟登岸谒庙礼神,曾当场以笤帚为笔书“小梨园”三字为戏楼献匾,署名小弟子。

民国时期,“拆天庙,改学堂”大庙被作为河村镇初等小学。1972年,小学迁址,在原大庙的旧基上建一座巍峨高耸的自来水塔。当年关老爷治病除灾、驱邪避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招财进宝、庇护黎民等的“全能”法力,誉满中外,而今自来水输甘露于民众,为民造福。

六、大悲院

在早些年的河村八街毯厂一带,过去有一所古刹,名曰:“大悲院”。是绝多半数佛教信徒特别是中国净土宗信徒的活动场所。河村的大悲院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建造的,万历在位48年,他一生笃信 *** ,曾令天下广筑禅林,故河村乃建造了“大悲院”。

正殿供奉着大肚弥勒佛及18罗汉。庙堂宏大,殿阁崇巍,翠瓦青砖,飞檐四翘。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南倒房五间,中有山门,可供出入。院内绿荫蔽地,清风徐来,凉爽宜人。人卧门槛上可午休纳凉。足见门槛之宽大。亦可想象庙宇之宏伟。

寺院建成后,三百年间,香火极盛,寺僧为数众多,且多绝学之士,常有一些云游僧人,到那里挂单。每晚香火缭绕。暮鼓晨钟。于礼经通忏之余,皆酷爱诗文,每与邻僧唱和,颇多佳作。清康熙、雍正年间,大悲院寺僧元震与河西务寺僧明馥合刊的《闲云阁诗集》为代表作。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国联军入侵,寺毁僧散,一片残砖碎瓦,满目荒凉。

据《御河人文发展史文献》整理

分享理论 武装思想 共同成长

发展史 | 人文 | 党建 | 发展

……

征稿、转载及新闻线索提供,请联系微信号kinju-jueqi

运河故事|杨村的寺庙(三)——关帝庙和极乐院

搜索微信社会公众账号“ 武清微学习 ”或“ wqwxx123 ”获取武清最新资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