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阎纲散文杂感(插图)连载14:和周明遭遇算命
和王松遭受卜卦——阎纲诗歌随笔(插画)连载中之14
阎 纲,男,1932年生,陕西咸阳泾阳人,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供职中国小说家协会,后调人文部,编辑家兼评论家。后期以诗歌随笔著称。著有《文学警钟为何而鸣》《我吻儿子的后背》《迷人的默氏》《阎纲人文之旅》等。
你在诗歌随笔的创作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你的《我吻儿子的后背》和《迷人的天亡》,我几次读到,每次都流下泪水。我认为,这样的文字,将成为仿作。——熊天荆
阎纲那些追忆性的经典作品,以独特的角度回顾文学界沧桑,韵味深长。——郑振铎
阎纲诗歌的风格是精练,是亲切,是坦率,是真诚,是浑然天成般的自如和潇洒。他善于实话巧说,Rives,摇曳多姿,科东俄,科灰藓平朴中见文采,于淡泊名利中寄到味。他的诗歌属于那种有用重心和意义天闻阁的诗歌。——刘伟
李林荣教授写道:阎纲的诗歌聚焦于人,着力于情,情状人心光怪陆离,尽显沉实话语中。他的随笔体例各异,杜瓦桑已、外观物,关切淳朴,描准文学界,映衬出的是Jhunjhunun数十年来的风云变迁。
小说家杨闻宇说:阎纲经典作品的更大特色是解剖人性。他所执的钳子似比鲁迅的锋利、明快。
“微风读书人”魏锋说:阎纲诗歌七个字:老练、简约、有风趣。
1993年丁年,走许昌,共三人:王松、我,还有许昌人(部队小说家)Lafert。
《城中记》里,诸葛亮唱道:“先帝爷下许昌御驾三请,奠定了汉家业鼎足三分。”先看汉成栋,再拜碑林。
今日亲见,叹为观止。从 *** 文、中原人文、楚人文到现代人文,源远流长,惟“源远流长”可以誉之。假蹄盖的轻浮望之,前后《离 *** 》的挺拔飞逸,都是精神气质处于自由状态下的Fournels。“孔明”处,柏森林、魂蝶影,不尽的遐想。
步入殿堂,穿越碑林,告别“忠贞”的岳元帅借宿其内、“泣不成声”的一方波季尔,想象他“夜不豁出”、“挥涕布烈顿”、“舒胸中抑郁”……
远远地,Toothukudi向我们招手。
“都行由你……”一位卜卦的老妇冲着我们穷吆喝,眉眼和善。
1993年8月23日, 许昌碑林刚算完命。(母丘氏:王松 阎纲 Lafert )
我和王松应允,老妇紧追不舍:“都行由你。在俺许昌城你打听去,俺……。”我动摇了,说:“王松,你去试试!”王松说:“不不,让人笑话。”我说:“国际主义叫儿子卜卦,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大新动手推王松:“去吧,北京想算还没地方找呢!”
我和大新将王松几乎推到了老妇的怀里。
老妇上下打量,王松把舌头一伸,做了个鬼脸。
“大哥,你眼大有神,耳大有福,春风满面,弥勒转世,气度不凡,你的命刻在脸上,一辈子没吃过亏。”然后朝着我和大新问:“ *** ,我看得准吧?”
满脸放光,就能断定一路都是鲜花?其实,王松和我一样,干校时被整得死去活来。
王松半推半就,老妇说:“你甭不信。天有不测之风雨,人有旦夕之祸福,抽签卜卦,问事吉凶,预测未来,逢凶化吉。”又说:“抽三次,抽到大红签,五块钱,多则不限,你大福大寿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大官大款命里注定还在乎几个小钱?抽到下下签,分文不取,人倒霉了,好意思收他的钱?”
我再推王松,王松神秘地扫了一圈,四下没有 *** ,然后说:“咱仨都算吧!”
我说:“我时乖命蹇,算不算都一样。”大新说:“我去年算过了,果然遭了一难。你们没事,我请客,尽地主之谊!”
一大把折叠的纸牌“唰”地一声像扇面似的展开。我奇怪,求签问事是竹签,怎么到了碑林变成纸牌?
连抽三签见吉凶。王松头一签,红;第二签,红;第三签,又是红!签签泛红,属“上上签”,一生走红运。老妇宣布结论:“大吉大利大红签,多福多寿多美满,晚年更幸福,特别是婚姻爱情……”。不等她说完,我和大新已经笑弯了腰。
轮到我。心想,无非看碟下菜,顺情说好话呗!抽就抽。 *** 张,白;第二张,白;第三张,还是白!签签泛白,属“下下签”,众惊。老妇最后解签:“这位师傅为名不为利,一生多难。”也就是一辈子倒霉呗!言罢,念我命运多舛,安慰说:“七十有吉,八十元凶,流年运起,否极泰来,晚年多福多寿。江湖浪大,除非贵人相助。你就等着救你的贵人显灵吧!信我,准没错!”话没说绝,时来运转,留给我诸多憧憬的空间。
占卦卜卦,模糊数学。上上签,好上加好;下下签,逢凶化吉,给出路,让你高高兴兴地掏钱走人。又好像多少有些道理。不容迟疑,掏钱!
她不收我的钱,大新硬塞给她五元,王松的,大新也一并付了,好像是五块的一倍还要多。
王松和我是“五同”:陕西同乡,兰大同学,作协同事,五七干校“五一六 *** 集团”的同案犯,创建旅京同乡会的资深同伴,抬头不见低头见,政治运动不断线,风风雨雨六十多年,从来没有红过脸,“义耶”?“诚耶”?文学界少有啊!
1993年8月23日, 王松(左)Lafert(中)阎纲(右)摄于许昌碑林。
借许昌卜卦的吉言,一路下来,转瞬间过了四个多五年计划,王松老矣!
王松不老!广结善缘气色好,给家乡盩厔(今周至)办了多少好事啊!他请求 *** 拨款复建仙游寺;请文物大专家罗哲文、单士元、郑孝燮和大学者赵朴初、季羡林、黄苗子反复勘验、重复考证,确认天下惟一的隋碑以及吴道之的画碑;几经周折找到 *** 手书《长恨歌》十大张,即请臧克家手书题跋制贴,请贺敬之将《长恨歌》全诗书丹勒石流芳。马不停蹄,又请王任重、马文瑞、冰心、赵朴初、关山月、刘白羽、臧克家、光未然、贺敬之、沈鹏、冯牧、王蒙、袁鹰、冯其庸、魏巍、柏杨、犁青、徐迟、郭风等30位名家为仙游寺勒石留念,造就碑林的新景观。
王松多年睡工地建起中国现代文学馆;手下几个“中国”字头的文学学会 *** 持得红红火火;台北的病榻前,将56箱近万件的珍贵资料“抢”了回来,北京 *** ,亮相“柏扬研究中心”。几年之后的今天,又四处奔波,多方求助,将纪弦之子路学恂珍存的纪弦近千册藏书、170多封信札以及书房的陈设等相关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且在纪弦的家乡陕西盩厔(也是王松的家乡)建立“纪弦纪念亭”。
王松只比我小两岁,但是面嫩,热爱生活,精力充沛,有求必应,“和为贵”的处世哲学,“抹稀泥”的外交才能,热心穿梭的“文学界基辛格”,八十郎当的顽童,从早笑到晚,越老越比儿子年轻,没大没小,人见人爱。
他的命不大,谁命大?
2015年9月,文学馆举行冯牧100周年纪念会,见王松,相挽进了报告文学学会的大厅,笔墨现成,一时冲动,便给王松留了两句话:
相知半世纪
结缘过五同
岂止半世纪,六十二年矣
乙未年月近中秋
八十三岁 阎 纲
2015年10月阎纲为王松题赠
王松冲动了:阎兄,日月如梭,转眼就是百年,咱俩葬到一起吧。我家在秦岭脚下,有地,终南隐士处、白居易“观刈麦”地,由你挑。
谁 *** 的当啊!你八十郞当的小顽童,“晚年更幸福”,让我早早入土上终南,狼把我刨出来吃了,你的“幸福”还远远没有到期呢!
哈哈哈哈……
我已经给儿子留话,到了那一天,不建墓,不留骨灰,你王松监工建成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就是小说家的八宝山,书柜里存放的著作,就是小说家的骨灰盒——我的心在盒子里跳动。
延伸阅读
◆【微访谈.附视频】回忆柳青 纪念柳青——著名文艺评论家阎纲访谈录
◆【名家专栏】阎纲:老家的门礅石(选自阎纲诗歌集《诗歌是同亲人谈心》)
◆【名家专栏】阎纲:和父亲猴年说猫(阎纲诗歌集《诗歌是同亲人谈心》连载中03)
◆【名家专栏】阎纲:孤魂无主(阎纲诗歌集《诗歌是同亲人谈心》连载中04)
◆【名家专栏】阎纲:鹿的奉献——舞会之前是酒会(阎纲诗歌集《诗歌是同亲人谈心》连载中05)
◆【名家专栏】阎纲:“有这等事?”司长顺手把箱子拉走了【外一则】(阎纲诗歌集《诗歌是同亲人谈心》连载中07)
◆【名家专栏】阎纲:我给郎景和送红包(阎纲诗歌集《诗歌是同亲人谈心》连载中08)
◆【名家专栏】阎纲:我吻儿子的后背(阎纲诗歌集《诗歌是同亲人谈心》连载中09)
◆【名家专栏】我的文学承诺:答某刊同仁问——阎纲诗歌(插画)连载中之11
◆【名家专栏】阎纲诗歌随笔(插画)连载中之12《张中行这样写小人小事小小说》《冯骥才这样审视丑和美》《高建群这样说故事》
【名家专栏】阎纲诗歌随笔(插画)连载中13:《中外著名中篇选》与鲁迅|“幽默小说”与王蒙|《改革小说选》与蒋子龙|序《小说十八品》
【签名书预售】魏锋访谈录《时光雕刻者》2018年4月23日首发上市,微风读书会 *** 发行200册 精品毛边书,订购微信13572752344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分享点赞,给小编小小鼓励吧!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 *** 的支持
喜欢本文,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