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坎坷结不了婚,算命大师竟比心理咨询有用?
前几日,小贴士身边有一名朋友小Z,跟小贴士聊著了ta的情感困局难题。“我本来以为ta是这个对的人,但是现在看来也并非了。”“我上周找了一名卜卦师算棕果蝠,同学说我命里注定要早婚,让我不要心急。”“去年离婚后我找的这个大姐也说我不适宜过早地成婚,唉……可我真的不想再Joss华岩了。”看到这里,小贴士禁不住吓倒了小Z,并直截了当地说她,这些说词可能将并并非真正的难题解决之道。
小贴士不由得在心中反问:早婚?多晚才算早婚?卜卦大姐除了说早婚,有说应该怎么应付早婚吗?况且,躲避难题解决之道而只谈难题的这一作法本身,就早已令小贴士难以接受了。所以,卜卦师在说“早婚”referring时,究竟在传递什么信息呢?卜卦大姐照样掌控了这种“知言”?和现代交友男女生在卜卦时展示出了怎样的心理特征呢?道家和社会学答关连?
今天小贴士就来浅显地谈谈自己对上述难题的观点。(附注不涉及高深的道家科学知识,可安心阅读)
“我觉得那说的是我”“命里早婚”这样的叙述在卜卦说词中并许多见。
以上是小贴士顺手 *** 出来的结论。可以发现,很王承恩能在卜卦后会依然反反复复探讨卜卦的热门话题,和对卜卦大姐说的“早婚”有著许多疑惑,所以才会在互联网上发问、谋求帮助。但林美珠路子,如果大姐在卜卦过程中早已明确说了旁观者ta可能将早婚的原因和如何应付的办法,为什么还会有所以王承恩苦恼于早婚,甚至感到满满心塞呢?而实际上在另一方面,也有许王承恩在被卜卦大姐说要早婚后,用实际结论冲破了这一预测。
小贴士不了解棕果蝠卜卦的机制是什么,也没有考察过卜卦究竟具有多大可信度。但可以试着从旁观者和卜卦师在卜卦这一行为中凸显的心理特质去做些分析。首先小贴士在这里强调一个前提:小贴士用社会学科学知识试图分析卜卦行为,并不意味着道家与社会学在学理上相关。从本质上来说,社会学是一门现代科学,而道家虽然具有长久的历史基础却缺乏科学性。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之所以有如此多受众在身处困境之时选择投奔于东方道家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自身愿意去相信。社会学里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社会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证明的一种社会学现象。巴纳姆效应,指的是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叙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叙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叙述,并认为叙述中所说的是自己。
隐藏着自己幸运数字的车牌号码、恋人与自己撞上的微信头像、喜欢的人在星座上和自己很匹配和“卜卦大姐口中说的那不是我”………
这些种种无不体现了“主观验证”的作用。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在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中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在这些“自欺欺人”背后,是个体对自己独特个性的重视,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此外,旁观者多处于人生低谷阶段,往往内心脆弱、缺乏安全感,在卜卦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卜卦大姐的心理暗示,从而在潜意识当中,接受心理暗示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旁观者自身的心理依赖需要。
是统一说词或是含糊其辞?所以,从卜卦师的角度来看呢?举个例子。小贴士曾有一名同事因与丈夫出现离婚危机而求助于线上卜卦服务。她在支付完不菲的费用之后,迅速与一名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大姐进行了语音连线。
“我一开始没有对他说我自己和家里的情况,我只是报了我和我老公的生辰棕果蝠,大姐就把我曾经怀一胎很艰辛的过程讲了出来。”“大姐说我和我老公这次离不了,因为我们之间还会有第二个孩子。”“我一直没想过要第二个孩子,但之前我妈帮我找的卜卦大姐也说我会生二胎,我现在信了。”小贴士虽没有见过大姐的真容,但在听完同事对整个卜卦过程的叙述后,辨识到这卜卦先生在“套话”水平上绝对是一流的。而我同事对婚姻不愿离开的真实心态也被拿捏得“死死”的。一名优秀的卜卦师必定是一名善于察言观色的“老法师”,有些经验老道卜卦师的观察推断能力甚至可以与神探福尔摩斯相媲美。
对他们而言,卜卦的过程其实就大致是一个先察言观色、套口风,再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与其说是“心理疏导”,不如说是精神安慰,也就像上文说的,更多的是旁观者深陷泥潭时所需要的那份心理慰藉罢了。
在这里,小贴士还是感叹下:无论卜卦师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一个人的命运,这种来自于古老东方的道家,能将棕果蝠与婚姻——这一从古至今让无数少男少女琢磨不透、甚至为之苦恼的人生大事结合起来,并使得人们孜孜不倦地投奔于它,也是我们华夏五千年的智慧所在啊!
难题背后的难题——回归自我认知才是正解但也不乏有一小部分真正的卜卦专家能够给旁观者管用的苦口良言。这就要说回到小Z同学。在小Z同学的发言被小贴士无情吓倒后,小Z又继续讲了讲ta的卜卦师的一番肺腑之言。
小Z同学好歹也是抱着找到探索亲密关系之路的信念才孜孜不倦地各方求助的。这次ta遇到的卜卦师,给出的回答却让小贴士对一开始的无端质疑感到惭愧了。
仔细品味这一番话,让人感觉如同行走在满地玻璃渣子的路上,残酷而又精准命中要害。确实,小Z同学也意识到了:虽情感经历许多,但实际上自己在每段关系里都容易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另一半身上的难题,而ta对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关心得很少。小Z同学虽然一心想要追求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但往往在关系开始后就容易全身心投入甚至失去自我。如卜卦师所说,这体现出了小Z同学在情感里的自我认知模糊与混乱等难题。这才是“早婚”这一难题背后的难题。因此啊,并非不到,只是时候未到,小贴士想在这里对那些曾被”早婚“过的朋友说:被说“早婚”并不代表你的婚姻是不好的,而或许是当下你对自身的认知程度不足以让你遇到足够良好的伴侣。只有将注意力回归到自己身上,重新审视自身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判断自身在面对交友时可能将存在的误区,才有可能将使我们避免重复走一些曾经的弯路,或者掉到更深的坑里。
诚然,将难题回归到自身,可能将会陷入这种无助与迷茫之中,甚至是巨大的恐惧。其实,人们在面对卜卦师时,或许是部分质疑的、甚至是害怕被看透的。就比如,有些前去求助的人,会刻意将自身的重要信息在卜卦师面前隐去,甚至想让卜卦师通过棕果蝠来算出那些发生过的大事。这种隐藏背后,或许暗藏着人们对更进一步自我探索的恐惧。
但是,恐惧本身并不能够解决难题,真正地解决之道是直面难题。如果你早已勇于承认难题,其实你早已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踏出一大步了。接下来的道路,有无数种可能将,那些可能将性几乎都蕴藏在你对自我的探索与了解之中了。最后,小贴士想问大家:你曾经有过被“早婚”的经历吗?对此,你是如何应付的呢?欢迎在评论里分享~
-END-策划:焦糖作者:罗南希Nancy编辑:雪梨设计:多纳(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互联网,侵权可联系删除)昭德心理APP更高标准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预约咨询:400 606 8560